君道 修身 > 改過
德懋ヾ懋官ゝ,功懋懋賞。用人惟己,改過弗吝。勉於德者,則勉之以官,勉於功者,亦勉之以賞,用人之言,若自己出,有過則改,無所恡ゞ惜,所以能成王業者也。(卷二 尚書)
【註釋】ヾ德懋:懋音「茂」,mào ㄇㄠˋ。謂在德行上勉力。ゝ懋官:謂授官以示勉勵。ゞ恡:同「吝」。
【白話】品德修養好的人用官職嘉勉他,功勞大的人用獎賞嘉勉他。己有德,用的人便有德,有過則改,無所吝惜。
景公ヾ正晝,被髮ゝ,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門ゞ(門作閨下同)。刖跪々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慙ぁ而不朝。晏子入見。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髮乘六馬以出正門,刖跪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賜,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あ於刖跪,以羞社稷。吾猶可以齊於諸侯乎?」晏子對曰:「君勿惡焉。臣聞之,下無直辭,上有惰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於是令刖跪倍資無征ぃ,時朝無事い。(卷三十三 晏子.雜上)
【註釋】ヾ景公:齊景公,姜姓,名杵臼,在位時有名相晏嬰輔政。《史記.齊世家》記載他「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論語.季氏篇》記「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喜歡打獵,箭法卻不高明。晏子勸諫他,齊景公能納諫。在位五十八年,國內治安相對穩定。曾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ゝ被髮:被音「批」,pī ㄆㄧ。披散著頭髮。ゞ正門:此處作正閨,指宮中小門之意。々刖跪:刖音「月」,yuè ㄩㄝˋ。斷足的人。刖,刖刑,又稱剕(音「費」,fèi ㄈㄟˋ)刑,中國古代一種酷刑,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刖刑在夏朝稱臏(bìn ㄅㄧㄣˋ,作動詞時意為「削去膝蓋骨」),周朝稱刖,秦朝稱斬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蓋骨(臏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說法。跪,指足。ぁ慙:同「慚」,羞愧。あ見戮:戮音「路」,lù ㄌㄨˋ。被羞辱。ぃ倍資無征:加倍獎勵,免於徵賦。征,賦稅。い時朝無事:隨時可以朝見君王。
【白話】齊景公大白天披著頭髮,駕著六馬大車,載著婦人出宮中的正門。刖足的人擊打他的馬,使車子返回,說:「你不是我的國君。」景公感到羞辱,並且不再上朝。晏子入宮進見。景公說:「前幾天我不對,披散著頭髮,駕著六馬大車出宮中正門,刖足之人打馬使車返回,說:『你不是我的國君。』我因為你和諸大夫的輔助,能夠統率百姓保有宗廟,現在被刖足之人羞辱,使社稷蒙羞,我還能同諸侯並列嗎?」晏子回答說:「君王不要害怕。我聽說,下面沒有直諫的言辭,上面一定是有懈怠的君王。百姓大多不敢講真話,君王的行為就會驕縱。古代明君在位,百姓多敢於直言上諫。君王愛聽有用的話,百姓就不顧忌,沒有不敢說的話。現在君王有錯,刖足之人直言禁止,是君王的福氣,所以我來慶賀。請獎賞他,以顯示君王愛聽有益的話;以禮對待他,以顯明君王接受諫言。」景公笑道:「行嗎?」晏子說:「行。」於是命令對那位刖足之人加倍獎勵,免於徵賦,可以隨時朝見君王。
朝有過,夕改,則與之ヾ。夕有過,朝改,則與之。(卷三十五 曾子.脩身)
【註釋】ヾ則與之:給予讚許和肯定。
【白話】別人早晨有過錯,晚上已能改正,就給予讚許。晚上有錯,次日早晨便改正,就給予肯定。
復ヾ而不改,隕身覆家ゝ,大者傾ゞ社稷。是故君子出言愕愕々,行身戰戰ぁ,亦殆あ免於罪ぃ矣。(卷三十五 曾子.脩身)
【註釋】ヾ復:再回到原來的樣子,重複。ゝ隕身覆家:隕音「允」,yǔn ㄩㄣˇ。指身敗家亡。隕,死亡。覆,傾倒。ゞ傾:音「清」,qīng ㄑㄧㄥ。敗亡。々愕愕:愕音「餓」,è ㄜˋ。直言無諱的樣子,也作「諤諤」、「咢咢」、「鄂鄂」。ぁ戰戰:畏懼戒慎的樣子。あ殆:音「帶」,dài ㄉㄞˋ。幾乎、將近、差不多。表示設想的語氣。ぃ罪:過失。
【白話】一再重複犯同樣的過失而不改過,會招致死亡、毀家的災禍,更嚴重的會招致國家滅亡。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用直言無諱的態度來講話,小心翼翼的做事,才能免於過失。
〈象〉曰:「洊雷ヾ,震。君子以恐懼修省ゝ。」(卷一 周易)
【註釋】ヾ洊雷:洊音「見」,jiàn ㄐㄧㄢˋ。接連不斷的雷聲。洊:同「薦」。再、屢次、接連之意。ゝ修省:修養道德,省察過錯。
【白話】〈象傳〉說:「接連不斷的雷聲,這就是震動的象徵。君子此時應當心生敬畏恐懼之感,因此修養道德,省察己過。」
子曰:「顏氏之子,其殆ヾ庶ゝ幾ゞ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無祇悔々,元ぁ吉。』」(卷一 周易)
【註釋】ヾ殆:大概,表揣測。ゝ庶:差不多,近似。ゞ幾:心念、事物變化時的隱微跡象、先兆。這裡指知幾,能洞察機先,念頭、事情一發動便知結果。唐代孔穎達先生編訂的《周易正義》中說:「幾,微也,是已動之微。動,謂心動、事動,初動之時,其理未著,唯纖微而已。」々祇悔:祇音「其」,qí ㄑㄧˊ。大災禍。祇:大。悔:過失;災禍。ぁ元:大。
【白話】孔子說:「顏淵這個人,差不多接近知幾通達的君子了!有了不好的念頭和行為,沒有自己不知道的。知道了,他不會再次重犯。《周易》復卦初九爻辭說:『迷途了,走出去還沒有多遠,就能適時回頭猛省,便不至於有太大的災禍,經此警覺,則有大吉。』」
才敏過人,未足貴也;博辨ヾ過人,未足貴也;勇決ゝ過人,未足貴也。君子之所貴者,遷善ゞ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餘。(卷四十六 中論)
【註釋】ヾ博辨:從多方面論說;雄辯。辨:通「辯」。辯論。ゝ勇決:勇敢而果斷。ゞ遷善:去惡為善,改過向善。
【白話】才智敏捷過人,不足為貴;博識善辯過人,不足為貴;勇敢決斷過人,不足為貴。君子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一心向善唯恐不及,改正錯誤唯恐遺漏。
夫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ヾ;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ゝ。失體喪心之人,禍亂之所及也,君子舍ゞ々。(卷四十六 中論)
【註釋】ヾ喪心:迷失本心。ゝ失體:迷失天賦的德性。體:稟性,德行。ゞ舍:放棄;捨棄。々:音「詹」,zhān ㄓㄢ。同「旃」。之,焉。
【白話】知道自己的過錯而不改正,叫做迷失本心;反思自己的過錯而仍不改正,就叫迷失天賦的德性。迷失本心和德性的人,就是災禍降臨的對象,君子是不會這麼去做的。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矣。從善改過,益莫大焉。(卷一 周易)
【白話】君子看到益卦,就知道見到別人的善言善行就應該努力效仿,有過錯就要立即改正。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白話】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犯了過錯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善行了。
太上不生惡,其次生而能夙ヾ絕之,其下復而能改。(卷三十五 曾子)
【註釋】ヾ夙:音「訴」,sù ㄙㄨˋ。早也。
【白話】人最高的境界是沒有惡念,其次是有了過錯能早早地斷絕,其下是錯誤復犯後終能改過。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ヾ改。」主,親也。憚,難也。(卷九 論語)
【註釋】ヾ憚:音「但」,dàn ㄉㄢˋ。怕、畏懼。
【白話】孔子說:「君子內心和外表不莊重,便沒有威儀,學問都不堅固。親近忠信之人(以他們為師),不和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有了過失,不要怕改正。」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ヾ。」(卷九 論語)
【註釋】ヾ矣:表示感嘆的語氣。
【白話】孔子說:「一個人有過而不改,這是真正的過錯啊。」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ヾ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更,改也。(卷九 論語)
【註釋】ヾ食:通「蝕」。指日蝕、月蝕。
【白話】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蝕、月蝕一樣:所犯的錯,人人都看得見;改正了,像日月蝕後重現光明那樣,人人都敬仰。」
古者聖王之制,史ヾ在前書過失,工ゝ誦箴諫ゞ,庶人々謗ぁ於道,商旅あ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卷十七 漢書五)
【註釋】ヾ史:古時在君王左右,掌管文書和記事等職的官吏。ゝ工:古代有負責讀誦詩文的官吏,常在君王身側進行規勸。ゞ箴諫:箴音「真」,zhēn ㄓㄣ。規戒勸諫的話。々庶人:平民百姓。ぁ謗:指責別人的過失。あ商旅:來往各地買賣貨物的商人。
【白話】從前聖王的制度中,史官在前記載君主的過失,誦詩文之工,讀誦規勸君主的詩文,百姓在道路上指責君主的過失,商旅之人在街市上議論君主的過錯,這樣君主才能聽到自己的過失。聽到了過失就改正,看見了符合道義的做法就積極落實,這是他們長久擁有天下的原因。
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ヾ其身,乃喪其軀,有行如此,之謂大忌也。(卷三十一 鬻子)
【註釋】ヾ賊:害、傷害。
【白話】人的重大忌諱是知道自己的過錯而不改正,以至傷害身心,乃至喪失生命,有這樣的行為,就是人之大忌。
先民ヾ有言,人之所難者二,樂知(知作攻)其惡者難,以惡告人者難。(卷四十六 中論)
【註釋】ヾ先民:泛指古人。
【白話】古人曾說,人難以做到的有兩件事,一難是樂於別人指出缺點並加以改正,二難是把別人的錯誤指出來告訴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