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要首頁 治要講堂 治要專題 治要書檔 治要桌卡 English


治要綱目

君道 修身:
戒貪 使命 勤儉
懲忿 遷善 改過
敦親 反身 尊賢
納諫 杜讒邪 審斷


臣術:
立節 盡忠
勸諫 舉賢

貴德:
尚道 孝悌 仁義
誠信 正己 度量
謙虛 謹慎 交友
學問 有恆 處世


為政:
務本 知人 任使
至公 教化 禮樂
愛民 民生 法古
綱紀 賞罰 法律
慎武 將兵 征伐
武事

敬慎:
微漸 風俗 治亂
鑒戒 應事
慎始終 養生

明辨:
邪正 人情 才德
朋黨 辨物 因果
 

 



  > 首頁 > 治要綱目 > 君道 修身 > 勤儉


君道 修身 > 勤儉

惟我周大王ヾ、王季ゝ,克自抑畏ゞ。大王,周公曾祖,王季卽祖也。言皆能以義自抑,畏敬天命也。文王卑服々,文王節儉,卑其衣服。自朝至于日中昃ぁ,弗皇暇あ食,用咸和ぃ萬民。從朝至日昳い不暇食,思慮政事,用皆協和萬民者也。(卷二 尚書)

【註釋】ヾ大王:即古公亶父(音「膽斧」,dǎn fǔ ㄉㄢˇ ㄈㄨˇ),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公的曾祖父。ゝ王季:即季歷,古公亶父少子,文王姬昌之父,周公之祖父。ゞ克自抑畏:以義自我克制,謙抑敬畏天命。抑畏,謙抑敬畏。々卑服:指穿著粗劣的衣服。ぁ昃:音「仄」,zè ㄗㄜˋ。太陽向西傾斜。あ皇暇:空閑,閑暇。皇,通「遑」,閑暇。ぃ咸和:諴(音「閒」,xián ㄒㄧㄢˊ)和,和睦。咸通「諴」。清朝朱駿聲《通訓定聲》:「咸,假借為諴。」清朝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咸,讀為諴。《說文解字》:『諴,和也。』咸和即諴和。」い昳:音「跌」,dié ㄉㄧㄝˊ。太陽偏西,日落。

【白話】唉!也只有我們周的太王、王季能自我克制,謙抑敬畏天命。文王很節儉,穿著粗劣的衣服。他從早晨到中午乃至午後太陽偏西,忙碌得沒有空暇吃飯,這樣使萬民都能融洽。


慈ヾ故能勇,以慈仁,故能勇於忠孝。儉ゝ故能廣,身能節儉,故民日用寬廣也。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ゞ。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爲道人之長也。今舍々慈且ぁ勇,今世人舍慈仁。但爲勇武。舍儉且廣,舍其儉約,但爲奢泰。舍後且先,舍其後己,但爲人先。死矣。所行如此,動入死道。(卷三十四 老子.德經)

【註釋】ヾ慈:愛的意思,猶言仁民愛物。ゝ儉:儉樸自然。ゞ成器長:長音「掌」,zhǎng ㄓㄤˇ。「成器」乃「大器」,「成」即「大」義。成器長就是大器之長。「器」,表示封爵,成器即為大方諸侯,成器長就是天子之別稱。々舍:同「捨」。ぁ且:取的意思。

【白話】「慈愛」則視民如子,盡力維護民眾的福祉,因此能產生勇氣;「儉樸自然」不但能儉省財貨器用,還能使百姓樸質無欲,生養滋息,因而民眾土廣;能做到「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凡事謙沖退讓,無我無私,則得到大眾的擁戴,所以能成為天下萬民的領導者。如果不能慈愛,只求勇敢;不能儉約,卻表現奢態;不能退讓,只求爭先,那就必定要滅亡了。


 

聖人卑宮室而高道德,惡衣服而勤仁義。不損其行以好(好作增)其容,不虧其德以飾其身。國不興不事之功,家不藏不用之器。(卷四十 新語)

【白話】聖人住簡陋的房子,而崇尚道德;日常穿戴很儉樸,而盡力於實踐仁義。不損害德行來增添臉上的光彩,也不虧損道德來美化自身。國家不動用民力去做無益於百姓的事功,君主家裡不收藏華而不實的器具。


子曰:「禹,吾無間ヾ然矣。菲ゝ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于黻冕ゞ;卑宮室,而盡力溝洫々。禹,吾無間然矣!」間,非也。菲,薄也。致孝于鬼神,謂祭祀豐潔也。黻,祭服之衣。冕,冠名也。(卷九 論語)

【註釋】ヾ無間:間音「見」,jiàn ㄐㄧㄢˋ。無可非議。間:間隙,此處意思是指其間隙而非議之。ゝ菲:音「匪」,fěi ㄈㄟˇ。微薄。ゞ黻冕:黻音「服」,fú ㄈㄨˊ。冕音「免」,miǎn ㄇㄧㄢˇ。古時天子臨朝或祭祀,所穿的禮服名為黻,所戴的禮帽名為冕。々溝洫:洫音「序」,xù ㄒㄩˋ。田間的灌溉水溝,借指農田水利。

【白話】孔子說:「對於禹,我是找不出他的缺點可以批評的了!禹王自己飲食簡單,而祭祀的祭品卻豐盛潔淨,盡心孝敬祖先;自己平日的衣服很粗劣,而臨朝和祭祀的禮服卻十分莊嚴;自己宮室矮小簡陋,而盡力於為人民修治溝洫水利。對於禹,我是找不出他的缺點可以批評的了!」


 

儉,德之恭ヾ也;侈,惡之大也。(卷二十九 晉書上)

【註釋】恭:通「洪」。大。

【白話】節儉是偉大的美德,奢侈是嚴重的惡行(因為節儉可培養愛敬之心,奢侈則產生很大後患)。


古言非典義,學士不以經心ヾ;事非田桑,農夫不以亂業;器非時用,工人不以措手;物非世資,商賈ゝ不以適ゞ市。士思其訓,農思其務,工思其用,賈思其常。是以上用足而下不匱。(卷四十九 傅子)

【註釋】經心:留心,留意。賈:音「股」,gǔ ㄍㄨˇ。做生意的人、商人。適:去,往。

【白話】古時,言談不符合經典義理的,學士不會留心;不是耕田養蠶之事,農夫不因之而擾亂本業;器具不適宜當時使用的,工人就不動手去做它;物品不是社會需要的,商人不把它運到市場。士人想著聖賢的訓誨,農民想著務農,工人想著器物的實用,商人想著經營常用的物品。因此,在上者用度充足,百姓的需要也不缺乏。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ヾ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ゝ。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ゞ也,故其蓄積足恃々。(卷十四 漢書二)

【註釋】或:泛指人或事物。相當於「有人」、「有的」。此處指「有人」。屈:音「決」,jué ㄐㄩㄝˊ。竭盡、窮盡。至纖至悉:纖,細微。悉,詳盡。形容極其細緻周密。恃:依賴、憑藉。

【白話】古代的人說:「一個農夫不耕種,就有人要挨餓;一個婦女不織布,就有人會受凍。」萬物生長是有時節的,但使用卻沒有節制,這樣物資勢必會用盡。古代治理天下,達到非常細緻周詳的地步,所以國家有足夠的積蓄可以依靠。


脩身ヾ治國也,要ゝ莫大於節欲。傳曰:「欲不可縱。」歷觀有家ゞ有國々,其得之也,莫不階ぁ於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卷四十七 政要論)

【註釋】脩身:陶冶身心,涵養德性。要:重要、主要。家: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國:古代王、侯的封地。階:憑藉、根據。

【白話】修身和治國,沒有比節制欲望更重要的了。《禮記》上說:「欲望不可放縱。」縱觀古往今來有家有國的領導者,取得成功,無一不是憑藉勤儉節約;亡國敗家,無一不是由於奢侈縱欲。勤儉的人節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縱欲望。放縱欲望的人危險,節制欲望的人安全。





網站鏈接: 尋根之旅馬來西亞漢學院 •學習群書治要網 e-mail: amtb@amtb.tw 瀏覽建議:IE 6.0以上瀏覽器 螢幕解析度1000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