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
這一段是講七菩提分,亦稱「七覺支」。「支」是支分,重點在「覺」,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共七條。七覺支的作用及效果,就是「善覺悟一切諸法」。『常』是恆常、永恆。『善覺』,「善」字是關鍵,善落實就是此地講的七覺支,我們用這個原則來覺悟一切諸法。凡夫之所以不能作聖,關鍵在不覺。世出世間法,就是覺與迷;覺悟了就是出世間法,迷了就是世間法。所以,覺就稱佛、菩薩,迷就是凡夫。
第一「念覺支」。註解云:「心沉時,念用擇進喜以起之」。『心沉』,心昏沉,在聽經念佛時,常常打瞌睡,提不起精神,這是嚴重的煩惱障礙。「擇法」,就是選擇經行、拜佛、止靜、專注佛號等法,以對治昏沉。
「心浮時,念用輕安定捨以攝之」,『浮』是掉舉,妄念太多,心不安,用此三個方法來攝心。「覺令定慧均等」,一定要達到定慧均等,這是正常的。定多慧少就昏沉,慧多定少就掉舉、胡思亂想。此地講的「定慧」意思很淺,這是凡夫都有的,跟「戒定慧」的定慧完全不一樣。這是在平常用功的時候,攝心、降伏昏沉的一種方法,應當要懂得。
昏沉、掉舉是修行人的通病,而對治的方法,就是用「七覺支」,通常我們不說「七覺支」,七覺支太麻煩,除非是對佛法有相當契入,會用經典的這些原理原則。通常我們使用的方法,妄念起來,不去理會它,把意志專注在佛號上,無論是善念、惡念,統統不理會,久而久之,妄念自然減少。如果是輕的昏沉,用經行、繞佛的方法來對治;比較嚴重的昏沉,最好拜佛。一定要提起精神,當然精神與自己的願力有很大的關係,一定要發大願,「願度眾生,願了生死,願成佛道」。凡是有成就的人,沒有別的,就是願力在推動,他才能勇猛精進。
如果不知道用方法來對治,你的功夫就提不起來。而方法無量無邊,一定要契機,不是契大眾的機,是契我個人的機。根機與習氣有關係,也就是說,你現在所修學的法門,跟你過去所學的是一致的,你就學得很順利;反之,就學得非常艱難。因此,每一個人的根機,與過去生中的修行有密切的關係。佛與菩薩、阿羅漢教化眾生很容易,因為他們能觀機,知道你過去生中所修學的是什麼,所以教導就非常契機。凡夫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就要小心觀察,從經驗當中去揣摩,然後再做試驗。
自己初學的時候可以多涉獵一些法門,了解之後,自己細心來選擇。以我自己做一個例子。我最初接受的是方東美先生介紹我的《華嚴經》,我讀了清涼大師的《疏鈔》非常歡喜,但是不敢學,因為這部經太大了。之後,我跟李老師學習,在沒有出家之前,我在台中住了一年三個月,學習了十三部經,第一部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那時的進度是一個月學一部,標準是上台能講,所以學習的心非常旺盛。以後出家教佛學院,一個學期教一部,佛學院三年畢業才教了六部,效果非常之高,學習風氣非常之濃厚。所以,我學小部經有了把握,想學一部大部經。我一心一意想學《法華經》,我蒐集了十幾種《法華經》的註解,那時正好李老師開講《大佛頂首楞嚴經》,他說《楞嚴經》的分量跟《法華經》差不多,要我就學《楞嚴經》。我曉得他的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我聽從他的教誨,把《法華經》放下,跟他學習《楞嚴》。
我手上的《楞嚴經》註解只有一種:圓瑛法師講義,就趕緊與香港佛經流通處聯繫,求他們幫助蒐集《楞嚴經》的註解。大概不到半年,他幫我找到二十多種註解,都是線裝書,非常名貴。我就在台中認真用了三年的功夫,跟李老師學《楞嚴》。他一個星期講一次,他星期三講,我星期四覆講。後來經學班辦了兩年就停了,培養了二十多個學生都能講經。台中蓮社建立了十七個佈教所,這些學生就輪流在各個地方講經,這對於台灣的佛教影響很大。
停辦之後,一共有七個同學,每一個星期我們在一起做三個小時的研究討論,由一個同學來覆講。他們很慈悲,把時間全部給我,讓我覆講《楞嚴經》,所以李老師講一遍,我也講了一遍。我講一遍給六個同學聽,這六個同學都是講經的,都是內行人,我講的有缺點、有詞不達意的地方,都提出來幫助我修正。
所以,無論世出世間法,求學要有師、要有友,單單有老師沒有友,很難成就。我們七個人在一起十年,十年如一日。這一部《楞嚴經》三年講完了,我學講經的基礎真正奠定了,以後再學其他的大部經,輕而易舉。《法華經》我沒有學過,沒有聽過,可是李老師講過《法華經》,有筆記在,《弘護小品》裡有。我拿到他的筆記,我也能講《法華經》,我曾經用了六十個小時講《法華經》大意。我到台中去聽《華嚴經》,我聽李老師怎麼講法,第一卷聽完之後,後面我都會了,我就在台北講《華嚴經》。
因此,學教一定要懂得訣竅,古人言:「一經通,一切經通。」你要想有成就,決定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爾後,你看任何經典,都不會有障礙,充其量在經文遇到困難的地方,參考古德的註解;這一家註解看得不太理解,再找另外一家。當然,也要有能力讀古書,所以我從《古文觀止》裡面選一百篇,要求住在澳洲的同學們,每一個星期背兩篇古文,一年當中要背一百篇古文,要能背、能講、能寫,這是《大藏經》、《四庫全書》的鑰匙。所以,對法門之選擇,關係我們這一生的成敗。
第二「擇法覺支」,註解云:「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不謬取於虛偽法故」,這裡面含的意思非常之廣,不單是修行的方法,也包括我們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在這裡面把我們一切錯誤修正過來,就是修行。「善能覺了」,善裡面包括智慧,沒有智慧就沒有判斷力,沒有方便就不懂得如何去揀別,所以一定要有智慧、善巧方便。
我們是凡夫,智慧沒有開,如何去判別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妄、邪正、是非?必須要學。「學」這個字跟「覺」的意思相通,學就是覺悟,好學就是喜歡覺了,歡喜覺悟明瞭,他才會好學。我們今天所用的標準,就是聖賢教導我們的標準,我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來選擇。佛教給我們的標準,就是我們一入佛門第一個接受的儀規「三皈」:覺、正、淨。
《壇經》裡面,六祖惠能大師傳授三皈,他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教人:「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因為講佛、法、僧,我們往往誤會,著了相;說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說到「皈依法」就想到佛經,說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佛法僧的真實義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是佛,正而不邪是法,淨而不染是僧,是教我們皈依覺正淨,不是皈依泥塑木雕的佛像,也不是皈依經本,更不是皈依出家人,我們要清楚。
所以,我們的抉擇標準就是覺正淨,與覺正淨相違背的就不是佛法。何謂「覺正淨」?大小乘經論裡面講得太多了,我們讀經、研教,無非是把這三個字的精義搞明白。而落實到最初方便,從哪裡入門?《十善業道經》,即《無量壽經》教導的「善護三業」,從這裡開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三句就是《十善業道經》。我們一定要念茲在茲,一定要真正理解十善的精神與其真正意思。十善做圓滿了,就成究竟的佛果。
這一部經典分量雖然不多,其意思無窮無盡,將來你契入了,你就明瞭一切經論字字句句都圓融一切經論,確實是《華嚴經》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決不可以說《十善業道經》淺,《大方廣佛華嚴經》深;事實是沒有深淺,沒有大小,平等平等。你能入這個境界,你就真的能善能覺了,這個境界就是《華嚴經》講的無障礙的境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擇法」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無論在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我們在一生當中,譬如求學、工作,都應當有智慧慎重去選擇。選擇的標準,佛法給我們一個啟示,要揀別真假,要選真的不要選假的,也就是要選善的不要選惡的。我們要選擇有利於眾生、社會的,決不能選擇傷害眾生、傷害社會的,這樣的選擇才真正能達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從我們的生活、工作,一直到處事待人接物,要善於選擇,現在人講的要懂得抓住機會,佛法講要能掌握到緣。殊勝的機緣是很不容易遇到的,機緣現前,你若不能夠掌握,剎那之間就消失了,以後再希望這個緣出現,不是容易事情。修學法門也不例外,要抓住學習的機會、學習的環境,才會有成就。
對於修學的法門,更應當慎重去選擇。一生當中專攻一部經,作專家不作通家,專到某一個程度之後,確實就通了。古德常言:「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切經通之後,還作專家不作通家,那是大慈大悲,給後學做榜樣,不要讓後學看到:「你樣樣都通,樣樣都講,為什麼要我講一樣?」他就產生懷疑。《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例子,五十三位善知識,實在講全都通達,善財童子訪問一位就夠了,何必要訪問五十三位?個個示現作專家不作通家,用意在此地。
他們的思考都是為利益眾生、利益後學,絕不圖自己方便。除非在不得已之下,同學發心想學其他法門,真的找不到人教,另當別論。如果這個法門,還有人教,教得不錯,我們就不教,就介紹他到某個地方去參學。我們在《高僧傳》中,看到學人來參學,見了老和尚之後,老和尚跟他講:「你的緣不在我這裡,你到某個地方去找某一個人。」他到那裡住個三年五載,真的開悟、證果了。
因此,擇法非常廣泛,學佛更是要選擇,許多學佛人對於佛法認識不清楚,以為駕乩扶鸞也是學佛,甚至於把法輪功也認為是學佛,錯了!沒有擇法的智慧,沒有擇法的能力,人云亦云,肯定要走上錯誤的道路;縱然會回頭,也浪費了很多時間與精力。
第三「進覺支」,註解云:「修道法時,善能覺了正不正行,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這是善能覺了哪是正行、哪是不正行,正行要精進,不正行要捨棄。不修無益的苦行,苦行是釋迦牟尼佛非常讚歎的,苦行能夠降低一個人的欲望,保持道心不退,但是對於我們修學沒有利益的苦行,沒有必要,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
然而,每個人的根性不一樣,因此他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我,我修學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他。所以,觀機不容易,不但觀機不容易,我們自己了解自己也相當困難。認識自己的根性,我們選擇的法門就能契合自己的根性,所以契機、契理重要。我們出入佛門,必然對於各個宗派都要涉獵,為了求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後再從這裡面去選擇。選擇也未必恰當,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根性,看到人家這個法門好,非常羨慕想學,問題是能不能學得成功?如果學不成功,就是不契機。不適合我的根性,勉強去學,決定浪費時間、精力,到最後一事無成。
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喜歡讀書,所以接觸佛教之後就非常嚮往教下。最初方東美先生曾經在上課的時候跟我介紹:「佛教有兩門是世間非常希有的學問,一是佛教的性宗,一是佛教的相宗。性宗,禪宗為代表;相宗,法相唯識。」所以,我剛剛接觸佛教,對於這兩門特別留意。以後我把工作辭了,那時有意思出家去專攻教下的典籍。我跟懺雲法師住茅篷住了五個半月,懺雲法師把淨土法門介紹給我,那時我很難接受,因為我的興趣不在這上面。他拿了三本書要我做科判,《彌陀經疏鈔》、《彌陀經要解》和《彌陀經圓中鈔》。這個科判是從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幽谿大師的註解中,整理劃成表解,劃出來之後,我看到經典的章法結構、思想體系,生歡喜心,但是還沒有意思去學。在山上,他教我看《印光大師文鈔》,這個非常有受用。對於淨土的概念改過來了,從前輕視淨土,《文鈔》念了之後,不敢輕視了,曉得這裡面有大學問,也有一點信心,但是還沒有發心去學淨土。我離開懺雲法師,去親近李老師,李老師把淨土的理論講得很清楚,斷除了我的疑惑,這才認真學習淨土。所以,選擇法門才能精進不懈。
第四「喜覺支」,註解云:「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必須真正有定、有覺,才能得歡喜。喜覺支現前,就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我們在天主教的學校講《玫瑰經》,修女告訴我,現在信徒聽講道沒有耐心,如果一個科目講得太長,大家就生厭倦,不願意來聽。我就告訴她,我們現在講《華嚴經》,大概要講二十年,他們都想來聽,都不想走。什麼原因?你真正幫助人覺悟,他天天聽,聽了法喜充滿;聽了不歡喜,他怎麼會來?
由此可知,如何把經講得好,令大家生歡喜心?首先你自己要契入境界,你入不了境界,你得不到法喜,怎麼能夠把法喜跟別人分享?而且眼光要大,心量要大,才能得法喜;心量小,眼光短淺,天天生煩惱,怎麼可能得到法喜?所以,我們不是侷限在一個道場,不是侷限在佛教,世間所有不同的宗教,所有不同族群的文化,我們都要涉獵。
同學又會問:「這是不是雜修?」不是,還是一門深入,要是不能一門深入,你得不到定慧。所以,現在大家跟著我參與許多宗教族群的活動,諸位是隨喜,不要在這上面浪費很多時間、精力,不然你就真的變成雜修了。隨喜,多看看,多了解,有好處,什麼好處?拓開心量,放大眼光。什麼時候才用心去學習?自己有定,智慧開了,才涉及其他經教或者佛法的經典,都不費功夫。我們在傳記看到,龍樹菩薩學習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只用了三個月就通達了。
我準備《玫瑰經》,寫了三張講義,用了六個小時,我可以講三十個小時。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這是親近李老師十年,十年一門深入,一門深入的教學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根要深,如果不從這裡紮根,我們的道德學問很難成就,都是學個皮毛而已。皮毛不管用,要真正開智慧;真正開智慧,你一接觸就通了,什麼障礙都沒有。世出世間一切法,從未接觸過的,一接觸就通達,你才得法喜充滿,憂悲苦惱永遠斷了。
世界雖然動亂不安,你永遠是平安的。為什麼?你平等,你心平靜,無論在什麼境界裡,不會起波浪。「平」的果報是安,無論在什麼境界,永遠是平安,永遠是歡喜。世間一切眾生不平安,你契入這個境界,你平安。他們很煩惱,你天天生歡喜心,你才有能力幫助他,你才能會通一切不同的經教。看起來好像非常矛盾,實際上絲毫障礙都沒有,這是《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總而言之,要覺,必須把迷破得乾乾淨淨,迷是覺的障礙,覺是本有的,是自性本具的德行,經上常講的本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是覺的根源。我們今天不覺,是心性被污染了。以我們現前境界來說,染污的根源是什麼?自私自利。所以,我常常勸導大家,要把自私自利放棄。為什麼?希望諸位同修在這一生當中都能圓成佛道,眾生才有救,大家都成為諸佛如來的化身,到這個世間來救苦救難!這個世界的眾生,尤其是現前社會,迷惑太嚴重,需要有人來救他。誰救他?諸佛菩薩應化身來救他。諸佛菩薩應化身在哪裡?我們自己要承當。「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大乘經上講的真話,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如如佛。
現在難在你不肯放下,這一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諸佛如來幫不上忙,上帝神明也幫不上忙,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真正覺悟,才肯放下;沒有徹底覺悟,就是眼前利害得失看得太重,不知道這是假的。《般若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我們的身體,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我們起心動念要保養這個身體是個錯誤觀念。虛妄的東西何必要保養?不理它,順其自然,它就正常了。經上說得很好:「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講的「唯識所變」,「識」就是心想,這一切現象的變化是從心想生的,是識變的。所以,我們能夠保持正常,所謂正常,不加絲毫意見在裡面,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頭就不正常。
這個道理聽了很多,可是境界現前,我們還是不能把持,還是起心動念,還是妄想、執著,這就是我們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隨緣」這兩個字不容易做到!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隨緣,決定沒有攀緣。六道凡夫決定攀緣,不懂得隨緣,他隨緣也是攀緣。我們仔細去觀察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攀緣也是隨緣,妙不可言!這是用心不一樣,諸佛菩薩用真心、清淨心、平等心,我們用妄心、染污心、高下心,所以隨緣都變成攀緣。
大乘佛法修學的中心理念、原理原則,是離心意識參,稱為「參究」。參究是離心意識,離妄想、分別、執著。但是真正會修的人不多,原因就是沒有放下自私自利。如果放下了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你就會用觀。你會用,就能很快速的得到定慧。但是定慧也有程度淺深不同,可以說從小乘須陀洹一直到圓教佛果,就是定慧層次不相同,淺深廣狹有差別。所以,學沒有止境,不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