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聽蕅益大師開示(下)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29)
  印光大師開示:評修持各法
  倫理道德:太平盛世或亂世,關鍵全在教育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69)
  心得交流:ei06214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8.10.15 星期一 Vol. 504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蕅益大師感嘆的說:「可惜今人,將念佛看作淺近勾當。」要修高深的,這是老太婆學的,不認識字的人學的,自己不甘心學這個。看海賢老和尚不認識字,他最後的表演是圓滿成功。請看本期專欄

  現在的確是困難重重,「但亦不可因難自阻」,這很重要。要有耐心、忍辱突破此困境;不可為自己所阻撓,否則就是真的被障礙。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下載APP2017/12/14嚴正聲明嚴正聲明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聽蕅益大師開示(下)
 
 

三、勿視念佛淺近 貴在信及守穩

  下面蕅益大師感嘆的說:「可惜今人,將念佛看作淺近勾當。」要修高深的,這是老太婆學的,不認識字的人學的,自己不甘心學這個。看海賢老和尚不認識字,他最後的表演是圓滿成功。我們最後一著能不能跟他相比?這個大問題。他老人家的祕訣,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就是一句佛號。真的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所以將念佛看作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剋。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以為參禪,禪是高,不錯。「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這是蕅益大師慈悲,把念佛法門跟教下、宗門做個簡單的比較。不認識的人,以為念佛淺,沒有什麼稀奇,禪高妙,教妙,談玄說妙,玄是指的禪宗,妙是指的教下。

  下面說:「只貴信得及」。淨宗信是第一要緊,信有極樂世界,信有六道輪迴,我們如果不能往生極樂世界,肯定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業力變現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善有惡,善感的三善道,惡則感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很可怕,不能不知道。所以這個法門「信得及,守得穩」,穩是什麼?決定不改變,我就一句佛號念到底。「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我們想想佛會騙人嗎?佛不會騙人,祖師大德不會騙人。這裡面所提到的這些祖師大德,賢首、智者、蕅益、蓮池,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善知識,這不是假的。他們來到這個世間,示現一個普通人,為我們表法,給我們做榜樣,你看他一生,最後往生的境界就不一樣了。「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這就是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全都通了,到極樂世界自然通達,親近阿彌陀佛,彌陀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不能小看了淨宗,淨宗太偉大了,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而且保證解決,決定沒有妄語。

四、切忌朝三暮四

  下面大師警告我們,「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就是雖然有信心,但是心不專,欲望還很多。看到經想學經教,看到戒就想穿袍搭衣,著重這些形式,這樣就錯了。所以「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想學講經教學;「遇宗門人」,遇到參禪的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持戒的),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這大錯特錯了。

  我過去講了大概大小經典有一百多種,我在八十五歲那一年徹底放下了,《華嚴經》也放下。專講《無量壽經》,專念阿彌陀佛,我求生淨土要緊。所以要真的想到生死事大,其他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自己要想到自己未來怎麼辦,這一口氣不來之後我到哪裡去?這才叫大事。

五、佛號攝萬法

  下面大師勉勵我們,「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這句佛號念熟,像海賢老和尚一樣,念熟了。「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這講教下,這一部《大藏經》你全通了。我們要問海賢老和尚通不通?通。他很內行,什麼經他都知道。下面,「千七百公案(禪宗的),向上機關」,怎麼開悟?也在這一句佛號裡頭,「亦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都在這句佛號裡。

  大乘菩薩修的六波羅蜜,這一句佛號六度圓滿。「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貪瞋痴慢疑斷了,就是戒律圓滿。放下身心世界,布施、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六波羅蜜,這一句佛號就圓滿了,多簡單,何必找那麼多麻煩?

六、示念佛之方法 勸做真念佛人

  「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痴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迷惑),便不為真念佛也」。這是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真念佛是什麼樣子。這些煩惱習氣還在,這是假念佛,這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這統統放下了。下面再告訴我們,這很重要,「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想念到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方法。「最初下手,須用念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這就是最初下手還要用念珠計數,計數你的心不會有胡思亂想,慢慢習氣把它念掉。念到熟了,純熟了,「不念自念」,這個時候計數行,不計數也行,就沒有拘束了。

  底下這給我們警惕,「若初心(初發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經講得再好,沒用處,「下得千七百轉語」,這是講參禪,「皆是生死岸邊事」。不能成就,成就太難了,禪宗是上上根人修的。我學佛的時候,我的三個老師,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都警告我,禪不能碰,密不能碰,為什麼?你不是這個根性。只許可教下探討經典,增長信心,對佛法認識,最後歸淨土,一心念佛,求願往生。

  祖師的話要記住,這是保證書,要好好的依教奉行。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學海賢老和尚,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如果你對它有懷疑,還要見異思遷,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還不想走,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

  ——恭錄自空老和尚講演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29)
 

9.但亦不可因難自阻。佛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能生信心,便能一念相應。果能聞經實信,塵境皆虛,不為所縛,便入般若之門。

  現在的確是困難重重,「但亦不可因難自阻」,這很重要。要有耐心、忍辱突破此困境;不可為自己所阻撓,否則就是真的被障礙。重要的自己能精進不退,外面環境阻撓無妨。往昔弘法利生需大道場,若無場地即無法講經。現代社會不需要,只要在屋裡的小房間,安裝廣播儀器。利用科技工具,沒有道場,也能弘法。學講經的法師要有此毅力與精神,現場沒有聽眾無妨,只要對著電視機、錄音帶講,錄製之後送至電台播放,即可對全世界弘法。科技愈進步,對弘法利生愈有利。

  「佛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能生信心,便能一念相應。果能聞經實信,塵境皆虛,不為所縛,便入般若之門」。大眾聽了前面所說的,就能明白此段。「持戒」是守法;「修福」一定要深明因果。明白因果之人,能生信心,才樂於修福。「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即是「相應」,就是能入。「果能聞經實信」,聽聞釋迦牟尼佛於《金剛經》上所說的,真能相信,全程肯定接受,信心不逆,依教奉行。「塵境」,小而微塵,大而世界,乃至我們的身心,知「塵境皆虛」,塵境即小而微塵,大而世界,包括我們的身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不是真實的。

  十法界依正莊嚴,其真相是「一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確實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果然明白十法界依正莊嚴,原來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自然會放下,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不為所縛」,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此乃法身大士之境界,是「入般若之門」,開般若智慧,亦即宗門所說的明心見性。若不了解事實真相,於境界中起妄想、分別、執著,則仍是以輪迴心造輪迴業。

10.『義』者,義理。觀門行門,若伏若斷之真實義是也。『趣』者,歸趣,亦云趣向。即下文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

  「即下文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信心清淨」,「趣」是生實相;「生實相」就是生智慧。清淨心生智慧,才能見到宇宙人生之真相。見到真相之後,決定不會作惡,生活一定與《金剛經》說的理論方法完全相應,即「行到」,因為解到,行就到;即是行相應。因為解圓,行自然就圓融。

11.長老是世尊之十大弟子,乃因聞解此經,至於悲泣。可見此經真是難遭難遇,豈可輕視,更豈可不悉心體會。

  佛經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要相信佛說的話句句真實。佛說,天人樂多苦少,因迷戀於樂欲的境界中,很難覺悟;而三途由於生活過於困苦,因此無心聞法。佛菩薩雖亦示現於三途教化眾生,然而相當困難。唯獨人道苦樂參半,苦多樂少,容易覺悟修行、證果。故云,人身難得,得人身可貴。很不容易得到人身,如果這一生遇不到佛法,空過此生,甚是可惜!

  現在地球上有四十多億人口, 其中有幾人聞到佛法?雖佛教為世界六大宗教之一,但真正能聞到佛法的,十人之中,恐無一人。而且逢此時代,有些是變質的佛法,並非正法。由此觀之,有幾人能聞到正法,而聞到正法之中,又有幾人能聞到了義的正法?幾人能於這一生之中真正了生死出三界?層層篩揀之後,實無幾人,方知佛法難聞!聞到佛法之後,是否相信?信了之後,是否能解?解了之後,是否樂意做?做了之後,是否退心?再經此篩揀,最後所剩無幾人。應思惟在現前的四十多億人 口之中,自己是否經得起篩揀?最後所揀選出來的是否自己?是,或不是,都要靠自己。

  《彌陀經》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因緣具足,此條不缺;問題在於善根、福德。所謂「善根」,就是信解,是否真信、真解。「福德」,是否真願意念佛、往生?由此可知,善根福德就是「信願行」。有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則善根福德具足。若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則這一生中永脫輪迴,圓成佛道。一切諸佛如來讚歎、護念、加持我們。此乃不可思議之因緣,一定要珍惜。

  須菩提尊者是世尊十大弟子之一,代表解空第一。世尊當年在世,跟隨世尊學佛之人極多,能被選上前十名著實不易。他代表「解空第一」,聽到《金剛般若》,感動得流淚。由此可知,此經、此法門真正是難遭難遇。經典不在於數量之多,數量多是因緣,要在能解、能信、能行,才是真正遇到。江居士在此勉勵我們「豈可輕視」。《金剛經》的分量很少,流通最廣的是羅什大師的譯本,共有五千八百三十七字,相較於現代人一篇論文數萬字,此經文章分量不長。但我們不能輕視它,因經文字字句句含無量義,能令一切眾生於此一生之中,現前得幸福美滿的生活,來世永脫輪迴,圓成佛道。因此,一定要全心全力的修學,「體會」世尊在此經中所說的義理。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評修持各法
 

  觀來書,可謂發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甚有語病。不能自利,斷不能大利於他,二者當以不分親疏為是。然利他正一願而已,自利則必須竭盡心力。則自利一邊何可以淡,而妄學大菩薩身分也。(三)復胡宅梵書

 
倫理道德:太平盛世或亂世,關鍵全在教育
  
 

  中國人做人的表現,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是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世世代代承傳的總綱領、總原則,哪一個時代疏忽了,這個時代人就很痛苦,所謂的亂世;哪一個時代對這十二個字重視、講究,帝王領導臣民依教奉行,這個時代是大治,這個時代是盛世,所謂禮義之邦,太平盛世。

  所以盛衰、治亂不是自然的,是人為的,關鍵全在教育。從事教育的人,徹底放下名聞利養,我們常說的財色名利,徹底放下,當時在世默默無聞,後人對他尊敬,後人念念不忘,許許多多人依然在效法他。這就是人生的價值,這就是人生真正的意義,這樁事每個人都能做得到。不是人間的富貴,富貴要有命,沒有命得不到。

  聖賢跟富貴不相干,只要你肯做,人人都可以得到,佛菩薩亦如是。佛菩薩、聖賢要是想要富貴,他能要到,為什麼?他懂得這個道理,富貴怎麼來的。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佛修不修?佛天天修。天天修他怎麼沒有得富貴?他不要富貴,富貴是福報,他不要這個,他要功德。斷惡修善,不執著斷惡修善的相,就變成功德。功德得的是什麼?得的是清淨平等,最後得到的是大覺,大覺是成佛。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四七集)2013/9/18 檔名:02-040-0447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69)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勿淫人之妻女。

【發明】人沒有更珍愛於妻女的,也沒有更憎恨於奸淫他妻女的;自己沒有更珍愛於妻女的,也沒有更厭惡於奸淫自己妻女的。「恕」這一個字終身都要奉行,彼此借這一個字來觀照自己,自然會猛然覺悟。

☉淫是萬惡的門徑,自古以來才智出眾的人,因為這個字而遭受陰司責備、違犯國法、喪失身命、斷絕子嗣的人,多得難以計算。所以看得破、忍不過的原因,只是因為愛欲太重罷了!當淫心突然生起的時候,即使用禮教來約束他,以鬼神來警惕他,拿果報來讓他懼怕,他只顧眼前的快樂,誰會知道日後的苦報呢?

我在少年時曾犯這種毛病,痛切地嚴厲自責,惟恐世人也有同樣的毛病,所以著作《欲海回狂》來勸世。當中大多引用佛典,只是揭露「不淨」二字來作為宗旨。如果能夠仔細觀察出男女二根極度污穢,從此讓愛水的源頭乾涸,淫魔的種子斷除,縱然有西施在眼前,看她就像是疥癩獼猴,哪會讓他產生愛戀呢?《太上感應篇》說:「見他容貌美麗,就生起與他苟合的心念。」既然看到後認為是容貌美麗,那麼起心要與他苟合的人自然就很多。既然如此,那麼何不把他看成是醜陋的,使淫欲心自然不會產生,這不是更好嗎?

【下附徵事】

 醜訶美女【雜譬喻經】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婆羅門,所生的女兒長得端正豔麗,無人可比。於是在屋外懸掛金錢,招募能夠罵他女兒醜陋的人,就會給他金錢。在九十天內,竟然都沒有招募到。他把女兒帶到佛陀那裡,佛陀就罵說:「這個女子非常地醜,沒有一點好的。」阿難對佛陀說:「這個女子實在很美麗,為什麼會說她醜呢?」佛陀說:「人的眼睛不看美色,這才是好眼睛;耳朵不聽邪聲,這才是好耳朵;舌頭不貪美味,這才是好嘴巴;身體不接觸柔細光滑,這才是好身體;手不偷盜他人財物,這才是好手。現在這個女子的眼睛看美色,耳朵聽聲音,鼻子聞香味,身體接觸細滑,手偷盜財物,像這幾種都是不好的呀!」

【按】這就是重視德行、不重視美色的意思呀!如果所注重的在於德行,就是姜嫄(1)、后妃;所注重的在於美色,就是妲己(2)、褒姒(3)。邪正之間,興盛或衰敗立刻顯現出來。

 (1)姜嫄:傳說中周族始祖后稷之母,據說她在荒野踏到巨人腳跡而懷孕生稷。另一傳說為帝嚳的正妃。

 (2)妲己:商紂王寵妃,殘殺許多大臣和百姓,後來被姜子牙斬首示眾。

 (3)褒姒:周幽王的寵妃,性不喜笑,幽王為了博得她的一笑,就在烽火臺上舉烽火以召諸侯,諸侯急忙趕至,然而並無敵情;褒姒見他們受騙而大笑。後來周幽王又幾次以這種方法取得褒姒一笑。等到真的有了敵情,再舉烽火,再也無人相信了,周幽王因而被殺。

 人是革囊【出曜經】

  拘睒彌國有一個摩因提,生了容貌端正的女兒,將要把她獻給佛陀為妾。佛陀說:「你認為女兒長得好嗎?」他回答說:「從頭到腳來回觀看,沒有不好的。」佛陀說:「肉眼實在是迷惑了呀!我看從頭到腳沒有一處是好的。你看頭上有頭髮,頭髮只是毛,象和馬的尾巴也都是這樣啊!頭髮下面有骷髏,骷髏就是骨頭;屠戶所殺的豬頭,牠的骨頭也是這樣的。頭中有腦髓,腦髓就像泥巴,腥臊的臭味很難聞,掉到地上沒有人會去踏。眼睛是水池,搗破之後只是水汁。鼻中有涕,嘴裡只有唾液。肚子裡藏著肝肺,都是一樣腥臊。腸胃和膀胱只是裝著糞尿。四肢和手足,骨與骨互相頂著。筋攣皮縮,只有依賴氣息才能夠活動。就像木頭人,是用機械零件所製造的;製造完成後再把它拆開,就會節節分離,頭腳雜亂不堪。人也是這樣,好在哪裡呢?」

【按】人的身體實在是污穢啊!身體裡面聚集了各種蟲類。根據佛經所說,人從出生以後,體內就生出非常微細的蟲子,是凡夫的眼睛看不見的,總共有八十種;另外,較大而可以看得到的,只有胃中的蟲子而已。世間人所吃的東西,從喉嚨進入胃中,那些蟲非常歡喜,在裡面上下蠕動。所吃的食物剛消化,液體類就歸到膀胱,渣滓歸到大腸,髒臭難聞。現在以堂堂男子身,偏偏要在髒臭難聞的地方用盡心機,多方貪戀,這是什麼心態呢?《大寶積經》說:「菩薩觀看眾生沉迷在淫欲之中,就會作這種想法:這類的眾生,曾經住在母胎之中,臥息停止,出生時是從產門出來,怎麼可以不知道羞恥,而做這種淫欲的事情。」哎呀!不去思考就罷了,想起來實在是慚愧呀!

  >>續載中……

 
心得交流:ei06214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無住生心有感

  無住生心就是離一切相,見一切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並不是說相沒了才見性。相是緣生緣滅,因緣生法。性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在生滅當中。我們要在生滅當中見到不生不滅,離開生滅去找個不生不滅,永遠也找不到。比如我們看電視,如果我們迷在了畫面上,忘掉了屏幕,我們就是迷惑了,被境界轉了。如果我們會看的話,我們就會如如不動,明心見性的。所以,這就是念佛的功夫,我們的念力越深,我們就會如如不動,如果念力淺薄,我們就招架不住外界的誘惑干擾。如果我們把現實生活都看成是電視畫面,常常作如是觀,這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方法。

  我們初學者,應知道一切人事物都是我們的增上緣,要有高度的警覺,順境裡不要被樂給迷住了,起貪戀。惡境裡,起了怨恨心,希望趕快離開這個地方,討厭這個地方,覺得都是找麻煩的,這就沒有定意了。菩薩什麼境界都覺得好,沒有一樣不好,天堂也好,地獄也不錯,能夠不受外界的干擾。所以我們一定要忍,順境逆境都要忍受,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就對了。

  離相是離什麼相?離相、斷相、破相,是破末那、意識,心心所的見相二分,也就是離六識、七識的見分相分,以及相應心所、心心所的見相二分。這些見相二分即是我們的妄想、執著。所以,破心裡的見相二分,不是破外面的幻象。外面的相會變不會滅。外面的相,實在沒有障礙,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障礙是從意識與末那的心心所裡發生的,所以一切經皆教我們離相、破相。《金剛經》更是教我們要離四見四相。

  心裡不能執著,心要空,心要清淨,心要無一物,心空就靈。靈是本具般若智慧現前。我們凡夫的智慧為什麼不開?心裡的妄想執著太多,塞得滿滿的,心不空!不空就不靈。

  不失定意,用粗淺的話來講就是不受內外境界的干擾。內是念頭,外面是色聲香味觸法,不受這些干擾,就是不失定意。我們根本就沒有定意,心浮氣躁,妄念紛飛,我們必須要修定,才能把這個根找回來。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懂得轉識成智。定到相當程度,見思煩惱沒有了,才叫做「得定」。定力就是專心。心無二用,一心一意鑽研就是定,不一定是打坐。

  定不是死板板的定,定中有作用的,是活活潑潑的,是性定。死定叫無想定,生無想天,墮落了,住無想天時間很長,定功不失就不會出定,在定中一切都終止了,雖然不作惡也不修善,停在那個地方是錯誤的。所以定裡有慧,定中有覺,它才有用處。

  如果我們行住坐臥都是一句佛號,就得念佛三昧,是大定。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生活都在大定之中,這樣才能重重突破。總的原則,就是要專心,一心一意,也就是定。戒是方法。儘管方法不同,都是一心一意,都是專心一致,才能突破。心若分散,是決定不能成就的。

  我們在對治內外干擾時,應該有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先放下內心裡的念頭,盡量不用意識,六七識,這時相對好控制住念頭。可是會有枯燥難耐的感覺。其實枯燥還是分別執著,還是喜惡愛憎的煩惱所致,如果我們的心清靜平等的話,哪裡會覺得枯燥呢!如果我們堅持不用阿賴耶識,慢慢就能淘汰它。三年是一個階段,一個里程碑。

  當我們遇到境界時,往往就意亂情迷,分不清妄念和真心了。而我們的心裡越清淨,就越能抵禦外界的干擾。另外,我們也要練習收放自如的功夫。所謂是「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又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隨緣。

  理論上講,我們應該由內而外地練習功夫,但是我們往往不可能有這麼好的福報和修學環境,總是有事情外境的干擾。所以,我們要內外兼施,但還是應以治內為主,盡量減少、躲避和放棄用念頭、阿賴耶,來保住自己的清淨心。老和尚說這就是修學的智慧。錯誤之處,恭請老師慈悲斧正,頂禮。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ei06214同學」)

 
答疑解惑
 

問:弟子初學佛,妄想雜念很多,煩惱業障深重,但遇到兩次有人告訴我,身上放黃光,請問為何如此?

答:別人怎麼說法都不要相信。放黃光、放金光是放好的,放灰色的、放黑色的是不好的,都不要聽,自己心好最重要。

問:弟子學佛後脾氣性格緩和了,對人事物的看法也不那麼偏激和極端,這種改變家人同事都有同感。可是自覺壓力很重,心裡不輕鬆,愈是學佛、學《弟子規》愈容易自責,請問如何釋放壓力?愈是覺得學佛的緣分很殊勝,愈知道要珍惜,反而給自己很大的壓力,請問癥結何在?有這種壓力是正常的嗎?

答:有壓力都是沒有放下,你把你的身心壓力統統放下。我們學《弟子規》,固然《弟子規》是性德,你回歸自性,你起心動念,處事待人自然就是這個樣子,哪裡要學?本來就是。佛門裡面所有的戒律,那就是佛菩薩普通日常生活,他又不是故意做作,他本來就是那樣,記錄下來。我們凡夫跟他所做所為全是相反的,那是什麼原因?凡夫迷失了自性,隨順煩惱;諸佛菩薩他覺悟,他隨順性德。所以一切善法是性德,自然是這樣的。

  我們現在迷的時間太久了,沒有覺悟,現在一下子要學佛菩薩那個樣子就覺得很難,就覺得很有壓力,慢慢習慣就沒有了。現在社會動亂,世界要走向末日,原因是人心不善,造業太多。那我們今天這個使命,是我們要做出好樣子給人看,希望我們自己能夠感化別人。所以斷惡修善不是完全為自己,為苦難眾生。

  現在眾生不孝,我們要做出孝道。父母不在了,至少要給父母在家裡供一個牌位,或者把父母的照片掛上,每天拜完佛之後,也要跟父母拜一拜。不管人家見不見到,我們盡孝心,提倡孝道,不忘父母恩德,不忘老師的恩德。

  你教他,他不相信,他不會接受,要做,長時期的做,讓他看上若干年,豁然覺悟,他能回頭,能改過自新,這就對了。積習太久,不是那麼容易回頭的,所以要很有耐心,要做最好的榜樣。我們見人,我們行九十度的鞠躬禮,是過分,不過分,他沒有感覺。這不是為自己,是為他好,是讓他對人能生起恭敬心。

問:一天上午,我正在睡覺,夢見有五個鬼在森林中,我在夢中想引導他們學佛,當我念大悲咒時,他們就追著我邊走邊念;當我念阿彌陀佛時,他們就害怕不敢跟上,請問是何原因?

答:鬼也有業障,跟人沒有兩樣。我最初到香港的時候,一九七七年,聽說從前,香港人最討厭出家人,看到出家人就吐口水。為什麼?今天運氣不好,碰到光頭,一切都光了。我來的時候還不錯,討厭你,不喜歡你,但是不吐口水。這是什麼?都是不懂佛法。所以我們不能夠怪社會大眾,怪我們自己做得不好,怪我們自己沒有把佛法的道理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產生誤會。

  佛法是教育,教育天天要上課,不上課是決定不行。現在我們在此地現場聽眾不多,實際上很多,都在家裡網路上聽,網路上聽的人很多。我們有個網路學院,網路學院正式報名參加的學生有六千多人。都是不斷的在上升,所以效果也很不錯,這個我們要知道。

  (節錄自21-352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老法師講演CD、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中國大陸同修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信息交流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組恭製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