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遵依儀軌、持戒、懺悔、布施等,求消業障,開發本智。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遵依儀軌、持戒、懺悔、布施等,求消業障,開發本智。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此一小段對我們修行來說,非常重要。要想真正發心修行,這幾句話務必要記住。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我們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又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可見我們本來與十方如來無二無別。何以今天落到如此地步,佛也用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道破,「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世尊在《華嚴出現品》裡說的,與本經講的語句不同,然義理沒有兩樣。
本經講四相、四見,「我見」系無始病根也就是妄想、執著。修行修什麼?除「我見」而已。何以不說「我相」?「我相」與「我見」是一個意思。「相」講得比較粗,「見」講得比較微細。「我相」是從「我見」而生的。「我見」除了,「四相」自然都沒有了。是故,它不但是六道輪迴之病根,亦是十法界之病根。病根除了之後,「一真法界」就現前。如何除法,必應依佛所說法。「必」是必須、必定。此字非常肯定,絲毫猶豫疑惑都沒有,一定要如是做,不做不行。
「返觀內照」,與前文講的必須「離相返照」是一個意思。如何返法?從「相」觀其「性」,從「事」觀其「理」,方是「反照」;即是觀世音菩薩用功的方法,「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第一句是講方法,第二句是講效果。成就無上菩提,功夫都在「返聞聞自性」上,就教人從相上見性,亦是從「有」上見空,從現象上觀察它的「體性」,方是「返聞」、「返照」。一定要懂,如果不懂,就會逐相牽流,你的心就被外境所轉。《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可見諸佛菩薩不隨外境轉。何以不轉?境界一現前,他就觀到「性」,觀到「理」,觀到「空」,而不隨外面境界轉。果然能如是,就與諸佛菩薩相同,時時「返觀內照」。
「息攀緣妄想」。「攀緣」是執著,「妄想」是分別。分別、執著真的很不容易斷,我們無始劫以來,分別執著從未斷過。怎麼知道沒斷過?因為一斷就超越三界,我們今天還在六道輪迴,可見還沒斷。
念佛人往生,在臨命終這一剎那之間(一念的時間)他斷了分別執著,佛就接引他去了。佛真慈悲,念佛人臨終,佛何以不來接引?不是佛不來接引,是他的妄念不斷。這就沒有辦法,佛對他無可奈何,所以古德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念相應」就是妄想、分別斷了,與佛相應,一念就行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此一念十念,必須「息攀緣妄想」。攀緣妄想不斷,沒有辦法,此乃我們這一生能否往生關鍵之所在。我們是要六道輪迴,還是要出離三界?若要出離三界,息攀緣妄想就非常重要。剋實而論,我們這一生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比此事更重要。必須真正在此處下功夫,真正看破、放下才行;絲毫放不下,我們這一生必然是功虧一簣,不能成就,依舊在六道輪迴,豈不可惜。
確實有不少同修真正想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就是放不下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對於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焉能放下?搞清楚事實真相談何容易!縱然有一等的聰明智慧,還得要有善緣;沒有善緣幫助,依舊有困難;即使遇到善緣了,還要真正肯做才行。
「遵依儀軌」。儀軌一定要遵守、要依靠。「儀軌」就是修行的方法。修行方法裡最簡單、最普遍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朝暮二課,一定要很認真地做。朝暮二課不是佛規定的。佛當年只為大家講經說法,至於如何修行是自己的事。修行是自己的事,是故古代都是個人自己修行,沒有在一起共修的。當年佛陀在世,大家在一起只是聽經、研究討論。修行則個人用個人的功夫。人人都知道精進,都抓到綱領、原則,所以個個用功都得力。佛滅度之後,佛法傳下來,時間愈久,慢慢就變質,就不純了。
佛法傳到中國,祖師提倡共修,共修就要訂課誦本。馬祖、百丈兩位大師正式提倡共修,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制度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印度沒有。「叢林」是把佛法制度化,等於是佛教大學。有了制度,中下根性的人都能成就。所以,方東美先生曾經說過,佛教要真正能復興,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清規」是修學方法的「本土化」與「現代化」。修行的方法要遵守釋迦牟尼佛講的原理原則,但是一定要適合中國人生活的環境與我們的文化背景,我們學起來才容易。
馬祖、百丈兩位長者,距離現代一千三百多年,以後就沒有出現第二個百丈、馬祖。特別是近代,二次大戰之後至今五十年,由於科技的發達,交通便捷、資訊發達,將整個世界聯成一體。今天世界任何地方點點滴滴的事,我們從電視傳播立刻就知道。交通發達,地球變小了。在過去,從新加坡到中國,坐船需十幾天,現在坐飛機只需六個小時。世界是愈來愈小,人際關係愈來愈密切。所以,我們的意識型態起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衝突,使我們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付。現代社會紛亂的現象是這麼來的,來得太突然。是故,古大德訂的早晚課誦必須修訂;如果不修訂,得不到效果。
我們務必明瞭儀軌精神之所在,它是幫助我們達到戒定慧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早課的用意是教我們親近佛菩薩,聽佛菩薩的教誨。今天一天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不違背佛菩薩的教訓。晚課的用意是教我們認真反省、檢討,我們今天在生活、工作,處人之中,有沒有過失,有沒有遵照佛陀教訓做。如果有過失,立刻改過;改過就是懺悔。
遵依佛菩薩教訓就是持戒,此處之「戒」是廣義的「教誡」。持戒的「戒」字旁邊加個「言」字,是教誡之「誡」。古時候是農業社會。許多生長在農村的人民,他們的活動空間很小,甚至鄰村一生都未去過,真的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所以古德訂的課誦本有用處,讓他們的心定下來。當時的課誦本現在不適用了,現在是滿腦子的天下大事,什麼都知道,亂七八糟的,是故課誦本不能不重新修訂。
淨宗學會成立之後,對於早晚課誦,我作了修訂本。我們早課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完全遵照《無量壽經》修行。早晨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目的是轉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輪迴心,輪迴的念頭,將此念頭轉成阿彌陀佛的心願。我們以四十八願天天熏習,依照阿彌陀佛的願,我們也發這個願,把阿彌陀佛的願變成自己的本願,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早課的目的就達到了。以四十八願指導我們生活、工作、指導我們處世、待人、接物。
讀經,早課取《無量壽經》第六品,晚課取《無量壽經》三十二至三十七品。這一大段經文,全部內容可用「持戒念佛」概括。
凡夫愚癡,一天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知道檢點、反省,是故光陰虛度。菩薩與我們不一樣,菩薩天天反省自己的過失,改過,就能進步。「改進」,「改」是改過,「進」是進步。菩薩的功夫天天往上提升。我們的功夫不但沒有提升,保都保不住,天天往下墮落,原因是不知道改進。
《無量壽經》此六品經文,是如來徹底的悲心,把凡夫的通病指出,幾乎都是大眾共同的毛病習氣。是故,要天天念此段經文,警惕自己,想想自己有沒有這些毛病,有毛病就要改。即使明天又犯,後天還犯,然而知道比不知道好。以前不知道,天天犯;現在天天還犯過,但自己知道做錯了,這就有進步。做錯了,何以還繼續再犯?我們熏習的善根力量不夠。然而不要害怕,假以時日,每天讀,每天熏習,三年五載,十年八年,不知不覺的便改過來了。換言之,功夫不能間斷,間斷就不行。只要功夫不間斷,十年、二十年,自然能見到效果。
若是勇猛精進的人,就能認真的改,自己有那些毛病,就依照經典去做。古人改過自新比我們認真,如明朝一般讀書人,用「功過格」的方法來改過。《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用「功過格」來改造命運。其實用此法的人很多,不只了凡先生一人,只是了凡先生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我們才知道,別人未寫出來而已。效果比了凡先生好的人太多了。出家人亦用此法,我們從蓮池大師的「自知錄」裡看見的。「自知錄」就是功過格,是蓮池大師為出家人編的,可見當時的人修行真的很認真。每天檢點自己的毛病、過失,知道自己的毛病,即是覺悟。
一般世人知道佛門講「開悟」,執著這個名相,以為「開悟」高深莫測,很玄很妙。什麼是真正開悟?每天把自己的毛病找到就是開悟了,此是真的開悟。找出自己的毛病,再把毛病改過來,此種人真有功夫。一天能改一個毛病,三年以後,此人就是真菩薩。若一天能改一個毛病,改一個過錯,則求生淨土不只是想去就去,而是來去自在。自己一天一個毛病都沒有找出來,這一天就空過了,毫無進步。用功並非是每天讀多少遍經,念多少聲佛號,那沒有用處,即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重要的是從讀經發現自己的過失。經亦是鏡子,早晚照照鏡子,洗洗臉,那裡髒了,洗乾淨;讀經亦復如是,亦是照鏡子。我們心裡有沒有骯髒,有沒有污染,讀經能把自己心性裡的污染找出來,再把它洗刷乾淨。如此就沒有白讀經,方是真正的持戒懺悔。
布施就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全心全力為大眾服務。「布施」二字包括圓滿的菩薩行。大乘經上,佛講菩薩行,所謂「六度萬行」。「六度」是綱領。綱領一展開,無量無邊的細行。這無量無邊的細行;歸納不外乎此「六度」;此六大類還可以歸納,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布施」。「布施」分為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施」包括內財、外財,所以用我們的智慧、勞力為一切眾生服務,內財、外財皆包括其中。
「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是故,一個布施,六度全都包括了,六度包括萬行。《金剛經》上,世尊教我們要行布施。布施的意義非常深廣,不是到寺院捐幾個錢就是布施。簡言之,布施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
「求消業障,開發本智」。「本智」是我們心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何以不能現前?業障障礙住了。業障消掉,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現前。要想消業障,就要「息攀緣妄想」。攀緣妄想就是業障,亦即是說,分別、執著就是業障。
「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解」是「慧成就」,智慧成就;「行」是「定成就」。戒、定成就,信心必定更堅固、更清淨,菩提道上當然是一帆風順。「菩提道」是我們一生中最幸福美滿的之生活。人生最高的享受,即是「菩提道」,此範圍深廣無際。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