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或遇有人,无端而能信佛。一闻便得明了。亦有于佛法一毫不明,而能发心精进勇猛修行者。此皆夙世本有功行,今遇因缘,遂尔发现,非偶然也。
‘或遇有人,无端而能信佛,一闻便得明了’。确实有这样的人,然只是少数。或者是偶尔之间,或者是别人对他讲佛法,他一听就欢喜,就能相信。我们曾见过,一生都没有听过佛法,没有接触过佛法,临终之前有位善友告诉他佛法,劝他念佛往生,他一听就相信,立刻就念,结果真的往生了。
‘亦有于佛法一毫不明’。完全不知道佛法的道理,‘而能发心精进勇猛修行者’。闻到佛法,能真干,真勇猛、真精进。“勇猛”是说他不休息、不懈怠、不疲倦;“精进”是说他一门深入,纯而不杂。一般同修的毛病,不能说不用功,不能说不努力,然不是精进,是杂进,乱进,所以得不到利益。
佛法最忌讳的是夹杂,不但世法不能夹杂,佛法也不能夹在其中。佛说的法门太多,浩如湮海,我们学一个法门,就决定成功。要是学两个法门、三个法门,那很可惜,非常难成就。我们也遇到一些同修,大概认为学一门不太保险,学两门总好一点。我们劝他念佛,他还要参禅,禅净双修,好像比较保险。还有一些人认为两门还不保险,还得搞三门更可靠,禅净密三修;甚至有更杂的。
永明延寿大师提倡禅净双修,是对参禅的人说的。因为看到这些参禅人不会成就,不仅不能开悟,连禅定也得不到。但是教他们放下禅改念佛,他们贡高我慢,不甘心情愿,认为净土是很低的法门,禅很高。是故,祖师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教他禅净双修。“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用意在知道他们参禅不能成功,将来在净土上能成功,真是用心良苦。我们要是念佛人,他决不会劝我们禅净双修;否则是破坏我们的修行。所以,诸位一定要懂得祖师是对谁说的,何以要这样说。搞明白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走的是正路,他们走的路偏差了,祖师为他修正。
那些不明佛法、偶尔接触的人,他们能信能愿能行,‘此皆夙世本有功行,今遇因缘,遂尔发现,非偶然也’。我们看似偶然,其实不然,是他们过去生中多生多劫善根的作用,所以一接触,他们的善根就显现。不但佛法没有偶然之事,世法也没有偶然之事。诸位念《了凡四训》就知道。六道众生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那来的偶然?凡夫没有办法逃过命运,决无偶然之事。世间人不相信,以为钱是赚来的,自己有本事。比自己本事大的人多得很,他们何以赚不到?他们命里没有,想赚也赚不到。命里有的,不赚,它也来,正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命运从那里来的?过去生中的因果。过去造的因,这一生享受果报。我们现在这一生所造作的,变成来生的果报,因因果果永远不断,所以《金刚经》教我们要生心,要无住。“生心无住,无住生心”才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相应就随顺法性,顺性起修,方是佛菩萨所行的。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错了因果,违背自性去做,因而所得的果报苦不堪言。六道三途从那里来的?违背自性所现的是逆境界;随顺法性现的是一真法界、四圣法界,是故佛教导我们要生心。
明白理事,了解事实真相之人,命运可以转。所以,命运不是定命,佛法不讲宿命。决定有命运,然不是宿命论,不是定命论。正因为命可以改造,所以佛菩萨才有办法度众生,教众生如何改,如何将无量无边烦恼的生活,改变成高度智慧的生活。改了,命运就变了。佛知道这个道理,知道事实真相,教众生如何改造命运的方法。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集结成《大藏经》即是帮助众生改造命运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此是佛法了不起之处,乃是佛法最伟大的地方。
9.必须真实如法做到,始名曰“行”。真实见到佛理,始名为“解”。真实知得皈依三宝之益,始名曰“信”。凡亲眼见得,亲身做到之事,则谓之“证”。
‘必须真实如法做到,始名曰“行”’此句的关键在“如法”,如同佛在经上讲的理论与方法,我们要在生活中做到。最明显的例子,佛教导我们无住,我们要做到。“无住”是放下,把心里许多的妄想、烦恼、习气、忧虑、牵挂,都放下。心里拉杂的东西都放下,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是真心,夹杂妄想杂念就是妄心。其实妄心还是真心,只是真心里夹杂一些妄念。《华严经》讲妄想、执着,所有一切夹杂总不外这两大类,也就是佛法讲的“二障”。妄想是“所知障”,执着是“烦恼障”。此二障皆放下,则真心现前,本性现前。本性即是真心,真心即是本性,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何以用两个名词?一是体,一是用。讲“性”多半指体,讲“心”则指作用。是故,一定要做到无住。
有些同修告诉我,他放不下!我说放不下,也得要放下,因为放不下就是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从执着来的,有执着就有六道。十法界是从妄想来的,有妄想就有十法界。妄想、执着都没有,不但六道没有,十法界也没有,展现在面前的即是一真法界。十法界不是真的。十法界之上才是一真法界。诸佛与大菩萨们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佛与菩萨了不起。了解此种情形,就知道真要放下,否则吃亏太大。无量劫来搞生死轮回,原因就是妄想执着放不下。谁叫我们受苦?不是别人,是自作自受。自作就是妄想执着,是自己造作,是故才有六道、十法界,自己得受。《金刚般若》提出忠告,佛讲得这么明白,须菩提尊者听懂了,立即想做,所以才请示经题。一定要真实如法做到!
“无住生心”,生什么心?要生无条件为一切众生服务之心;有条件不行。有条件就有住,无条件就无住。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毫无条件。无论从事那一个行业,都是帮助社会,帮助广大群众。《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所示现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修的都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们作榜样给我们看,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任何一种行业都是菩萨道、菩萨行,都能超凡入圣;只要懂得无住生心的原则就行了。
必须真实如法做到,始名曰“行”。行就是真干。‘真实见到佛理,始名为“解”’佛所讲的道理,真的透彻明了了,方是解。‘真实知得归依三宝之益,始名曰“信”’归依三宝的利益无量无边。“三宝”是我们一生前途幸福的前导,它引导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正、净是三宝,我们一生念念中都要依靠它。佛、法、僧,即是觉、正、净。“佛”是觉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见,“僧”是清净不染,这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知道觉正净的利益,才是真信。我们一生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违背觉正净,方是真正的信佛。
‘凡亲眼见得,亲身做到之事,则谓之“证”’做到觉正净,就证得了;做到戒定慧,也证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如世尊在本经所示现的,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每一件事都显示圆满的觉正净、圆满的六度万行、圆满的十大愿王。每一件事都显示得那么圆满即是“证”。以为离开生活别有所证,那就错了。生活中点点滴滴无不是证,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0 .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证得”。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由是可知,信、解、行、证,实际为一事。此之谓平等。即此四字,便可悟“由平等见差别,由差别见平等”之理。
‘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证得”’成圆满的佛果是究竟证得。菩萨所证的是分证,证得的是部分不是全体。虽是部分,然是真的。佛法常用月亮比喻,初三、初四就有月牙,月亮就放光,一直到十四,光明愈来愈大,都称之为“分证”;到十五满月,就称为“究竟证”。如来果位即圆满了。十四的月亮像等觉菩萨,十三的月亮像十地菩萨,用此方法比喻。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大概就像初二、初三的月牙,虽然才一点点,真正是月光,不是假的。与如来究竟觉所证的无二无别,一个证得少,一个证得圆满,是故称分证、称究竟,皆是真佛。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分证佛”,是真佛不是假佛。比分证低一级的是“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古人很难得,比喻得很巧妙,所谓“劣目所见的第二月”。何谓劣目?正常的眼睛看月亮是一个。以手指头用力按眼睛,看月亮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真的,一个是相似的。它不能算假的,是相似所证的,与真的非常相似,以此比喻相似位。比相似更差的称为“观行”,观行是刚刚修的。观行位用水里的月亮、月影比喻。那个地方有水就现一个月亮,那个月影就称为观行位。这种比喻让我们对证得的浅深次第有大概的明了。观行是真用功,还没证果。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在相似位,见思烦恼断了,无明没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则是分证位。由此可知,六即佛都是就解行程度之差别而言。
‘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由是可知,信、解、行、证,实际为一事。’
此中理与事,我们一定要透彻了解,在生活中修金刚般若才没有障碍。信、解、行、证,确实是一件事,如同菩萨的三慧一样。信心要清净,什么是清净?没有疑惑。有丝毫疑惑就不清净。对佛决定没有疑惑,佛是我们的好老师,决定不欺骗我们。佛是过来人,句句话都是真语、实语、如语。对佛的教诫,我们理解,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很清楚、很明白。明了佛的话,心就变了,平常我们忧虑烦恼牵挂很多,明了之后,立刻就放下,即是行。放下之后,身心清净自在,即是“证”。可见信解行证是一刹那中完成的,无有次第可言。如果真的明白,则进讲堂时还是凡夫,出去时就是菩萨,不是凡夫了。进讲堂时,你的心有住;出讲堂时,你无住生心就变成法身大士。由此可知,作菩萨、作佛不难。法身大士就是分证佛。
‘此之谓平等。即此四字,便可悟“由平等见差别,由差别见平等”之理’。佛法常讲差别平等,三慧、三学、信解行证四科,要是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差别、什么是平等,你就懂了。差别与平等是一件事。有妄想执着就有差别,离妄想执着就平等。真相如是!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