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人身有古大今小之殊
人壽正當在減劫時,每經過一百年,身高就減少一寸,一千年就減少一尺。釋迦牟尼佛出世時,人都是身長八尺(佛的化身一丈六尺)。現在已經過了二千多年,應當減少二尺,所以現在的人大概都在六尺上下。總之,壽命增加,那麼身體隨之增大;壽命減少,那麼身體也隨之變小。到了出現疾疫災害以後,壽命更為短促,身形更加矮小,有的是二手(4),有的是三手。所吃的東西以稗子、草類當作佳餚,所穿的衣物以人髮衣服當作最好,生活的用具都作刀杖的形狀(現在婦女所用的簪珥,已有作刀斧形狀的)。
(4)以手量物。
【按】有人挖掘隋唐以前的古墓,有的骨頭粗大,比今人的骨骼長了二尺左右。曾經研究過《天人感通記》說,蜀都舊址本來是在青城山上,今天的成都則是大海。以前在迦葉佛時,有人從西耳河(5)邊回來,船隻經過這裡,看見岸上有兔子,就拉弓射牠。殊不知兔子是海神變化的,大為震怒,就踏翻他的船隻,而後用沙子堵起來成為陸地。後來到了晉朝,有僧人看見地上有許多裂縫,就把它挖開來,找到人骨與船底,骨都長達三丈多。因為迦葉佛時,人的壽命都是兩萬歲之故。又曾讀《孔履記》,孔子的鞋子相當於今天官尺一尺三寸,那麼孔子的腳就不是像今人的腳那麼小。又曾讀《周禮》,斧子的柄長達三尺,棋子的直徑是三寸,那麼古人的手就不是像今人的手那麼小。甚至衣服、物品、器皿,凡是在百年之前的東西,必定都比現在還大。難道不是身形漸小,東西也會隨之變小嗎?
(5)西耳河:洱海,在雲南省大理縣。
人福有古重今輕之驗
人只有修養道德,所以才會有福。壽命減少後,一切也都減少;道德漸薄,福報就漸漸減少。簡單說,譬如七寶漸漸隱藏,五穀漸漸歉收,衣食漸漸艱難,容貌漸漸醜陋,天資漸漸昏愚,精神漸漸衰弱,風 俗漸漸驕慢,六親漸漸不和,賦役漸漸繁重,水火盜賊漸漸旺盛,佛法漸漸衰落,善人漸漸衰殘,真儒漸漸稀少,謗佛的人漸漸受到推崇,富人漸漸慳吝。
【按】世俗人的文章詞語,有時是沒有證據的;如果是出自佛典,那就字字都有證據。就像夏商周三代時,都使用黃金白玉,動不動就以百雙萬鎰來計算,沒有單純使用白銀的,到漢朝以後才摻雜使用白銀(桑宏羊甚至以白金鑄造錢幣)。而「夜光之璧」、「照乘之珠」等寶物,小國家都有,不像現在很少看到;於是現在用低等銀子的,多摻雜赤銅在裡面,這是白銀不夠而接著才使用銅。這不是七寶隱沒的驗證是什麼呢?(古人所說的百金,乃是百錠金。漢文帝說,百金是十家中等人的產業。蘇東坡說,興兵十萬,每天花費千金。如果一金只作一兩計算,那麼漢代中等人的產業只有十兩的數目,而一個士兵的糧食武器,每天只用一分銀而已,有這種道理嗎?)
周朝時的百畝田地,只是相當於今天的二十二畝。這二十二畝的收入,上等農夫可吃九人。古人每餐一定要吃一斗米,一人一年的糧食大約今天的七十多石,九人應當有六百幾十石,每畝的確可以收穫三十石米。我小時候所看到、聽到的,我家鄉還有每畝收穫白米三、四石的。自從康熙癸亥年以後,凡是從前收穫三石多的,都收不到三石的數量。這不是五穀歉收的驗證是什麼呢?(隆萬年間有人修繕崑山薦嚴禪寺,取出瓦間所塞的稻草,像是唐朝遺留下來的東西,稻穗長達一尺多,估計收入,每畝必定有十多石。今天的稻穗已經不滿四寸了)古時候國家沒有十年的儲糧,就叫做「不足」;沒有六年的儲糧,就叫做「急」。漢唐盛世還能比得上往年的「不足」,今天則是想要求得與「急」相當都不可能了。這不是衣食艱難的驗證是什麼呢?
古時候以王公之貴,還與山野人士交往;以卿相之尊,出外都不坐車。現在則是剛一上任便藐視老朋友,官府養馬的小差役就乘坐有頂蓋的華麗車子。這不是民風習俗變得驕慢的驗證是什麼呢?
古時候高僧見天子不稱己名,皇帝下詔必稱高僧為師。唐太宗談到三藏聖教,極度欽仰、崇敬。玄奘法師圓寂時,高宗告訴左右的人說:「朕失去國寶了!」於是停止早朝五日(見《高僧傳》)。中宗景龍二年,詔令高安令崔思亮迎請僧伽大師到京城,皇帝與百官都自稱弟子(出自《金湯篇》及《佛祖統紀》)。高宗顯慶元年,詔令天下僧尼有犯國法的都以僧律處理,不能與百姓一樣審判(出自《唐書》)。宋真宗時代,詔告天下避稱誌公禪師的名諱,只稱寶公(見《誌公禪師後行狀》,是張南軒父親忠獻公所撰)。宋朝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高宗、孝宗都弘揚佛法,有時駕臨佛寺,有時在內宮問法,成為叢林盛事。現在則是讀書人傲慢無禮,常有看見佛像不參拜、遇到高僧不作禮的情形。這不是佛法衰落的驗證是什麼呢?
孔子、顏子樹立教化,只貴實踐,不重口舌;嚴以律己,薄責於人。孟子批判楊朱、墨翟,是出於萬不得已;就像大黃、巴豆,良醫偶爾才使用,不是天天必須用的東西。現在則是年輕的在家人,只是撿拾幾句謗佛的平常話,就自稱是程朱(6)再來;無知的年輕人,只有一種誇大習氣,就以宋儒謗佛的學說自立門戶。這不是真儒稀少的驗證是什麼呢?舉出這幾個例子,其餘的就可以推想得到。
(6)程朱:指宋朝程頤、朱熹。兩人是「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主張「人死如燈滅」的斷滅論。印光大師屢次提及,程朱等人「竊取佛經要義,以發揮儒家先聖之心法」,但為掩人耳目,故極力謗佛,謂:「佛所說的因果輪迴,實無其事,乃藉以騙誘愚夫婦奉彼教耳!」、「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且神既飄散,誰復託生?」從而「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大開狂妄者肆無忌憚之端,杜塞中下根人勉力為善之路」。直至民初,竟至「儒門倒塌」之慘況(此指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
人死有六驗
想要知道死後投生到什麼地方,只須觀察臨終時身上的熱氣在哪一個地方。如果從下面先冷,熱氣歸於頭頂的,這是證果的人(包含凡夫帶業往生淨土),必定出離生死輪迴;歸於眉間額頭的,投生於天道;聚在心上的,投生人道;如果從上面先冷,最後熱氣歸於腹部的,投生鬼道;歸於膝蓋上的,投生畜生道;歸於腳底的,投生地獄道。
☉人的過去世有從天上來,有從人道來的,有從異類中來的,有從修羅、餓鬼、地獄中來的,只要觀察他的相貌、身形、語言、動靜,都可以清楚地知道。現在因為文字太多,來不及詳細記載。
>>續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