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此是《普賢行願品》裡的經文。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先說「財供養」,然後說「法供養」。一切財供養皆不如法供養,與《金剛經》的說法完全相同,「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無量無邊,僅是舉幾個例子而已。我們必須從這些例子中明白,所謂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而後才能在生活中圓圓滿滿的用上;我們的生活才能自在,方能美滿。
第一、「如說修行」。佛怎樣說,我們就怎樣做。「行」是行為,包括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如果我們身、語、意三業的行為,與佛講的不一樣,必須依佛所說的修正過來,方是「修行」。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我們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講錯了,都得修正過來。依照佛經上的標準是「如說」,以此為標準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業錯誤的行為,方是「如說修行」。
佛在本經講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到?布施範圍很廣,整個生活,身心活動都包括在其中。我們的心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有妄想,即是「有住」;而佛教導我們「無住生心」。如果真正修行,就要依照經上所講的,把一切妄想、執著、憂慮、牽掛都放下,都捨離。真的做到「無住」,才是如說修行。如果心裡還有住,就沒修行。若不「如說修行」,何能成功?學了一輩子,學得的不是真的,那就是佛的叛逆弟子,而不是佛的孝順弟子。
佛教導我們如是做,我們照做,決定有大利益。世間人愚癡,學了佛,為何不能把佛所說的都做到,原因是對於佛所講的真實義不僅不了解,也不知其功德利益,是故做不到。如果真的明白,任何力量都擋不住,他非照做不可,即是「信心不逆」。「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利益太大了。做不到,是理不清楚,亦不清楚事實真相。由此可知,經的講解就非常重要,要講得透徹、明瞭,使大眾知道如說修行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第二、「利益眾生」。怎樣利益眾生?一定要如說修行。這七句就像七層寶塔一樣。「如說修行」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那來的第二層。第二層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上;第三層建立在第二層的基礎上。所以,「如說修行」是大根大本。不能如說修行,其餘都是空的,如蓋七層寶塔,第一層沒有蓋成,上面六層就別講了。修行從那裡修起,就從這一句修起。《金剛經》上講得太高了,我們想做,真的做不到;可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標準較低,凡夫都能做得到。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四條是「人天法」,若不想墮三惡道,想在六道裡作人、作天人,標準就在這四句;做不到這四句,必定墮三惡道,人天沒分。自己的前途,不必問別人,多念一念經典,反省一下,就知道自己屬於六道的那一道。一般習慣說「人死作鬼」,其實人死不一定作鬼;有六道,如何斷定人死了都作鬼。然而此話也不無道理,那個人沒有貪心!貪心重的人墮鬼道,是故說「人死了作鬼」,也有道理。瞋恚心重的人墮地獄,愚癡重的人變畜生,此是三惡道的業因。人天道要修五戒十善,是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升人天道的殊勝之因;從這個基礎上方可建立佛法。
佛經裡常見「善男子、善女人」,此「善」是有標準的,不是自以為很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自以為善,未必真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就是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但非《金剛經》的標準。《金剛經》前半部須菩提尊者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真正發無上菩提心之人,方是《金剛經》上半部之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下半部善的標準更高,一定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同樣的「善」字,其標準在一切經裡不一樣,不能不認識清楚。
小乘經中講的善,標準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金剛經》上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方是大乘善。「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善。我們要做到才行!「如說修行」,要真的做到。佛法重行,不重解。淨宗重行,華嚴也重行。何以見得?看三聖的排列就知。普賢菩薩代表行,文殊菩薩代表解。《華嚴經》上普賢為長子,是重行;文殊為庶男。解擺在第二,行擺在第一。西方三聖之中,觀世音菩薩表行,大勢至菩薩表解;勢至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是故,佛法重實踐。
「開悟」,悟有「解悟」與「證悟」,主要重在證悟。證悟才得受用,解悟沒有用處。會說不能行,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如說修行」,才能「利益眾生」。佛與大菩薩們示現在人間,純粹是利益眾生。如釋迦牟尼佛在生活中表演的樣子,利益眾生。我們今天如說修行,要自利利他;而佛與大菩薩自利圓滿,所表現的純粹是利他。
第三、「攝受眾生」。為一切眾生作好榜樣,讓眾生看到就生歡喜心、生羨慕心、生尊敬心,而後方生學習之心,此是「攝受眾生」。我時常提醒同修們要認真修學。真正認真修學,我們的樣子就不一樣,心與一般眾生的心也不一樣。我們的心真誠、清淨、慈悲。現代人講,磁場與別人的磁場不一樣,眾生只要接近,即生歡喜心。何況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分別、想像。經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就是識;識會變相。
人心清淨、真誠、慈悲,相貌會變,體質會變。本來身體不健康,現在身體一年比一年好,相貌一年比一年圓滿,一年比一年年輕,人家看到就羨慕,就是「攝受眾生」。「你何以這麼好?」「學佛得來的!」「你做生意何以賺錢」?「阿彌陀佛加持的」。可見在在處處皆是修行,都是利益眾生、攝受眾生。若沒有利益眾生之心,沒有真正修持的心,無論何法,也不能攝受眾生。
第四、「代眾生苦」。各人有各人的業報,如何能代?佛也無法代我們受苦!雖不能代,可以等流。「等流」就是相似。以在家同修而言,若前生修得不錯,福慧雙修,則這一生既聰明又有福報。我們真正明白佛所講的道理,就能把自己的物質生活降低一點,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這就是「代眾生苦」。譬如,我可以住兩百萬的房子,現在只住一百萬的房子,另外一百萬就可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減少自己的享受,即是代眾生苦。
出家人接受信眾的供養,信眾好心供養師父,就是希望師父改善生活品質。師父還過苦日子,生活並沒有改善,拿你的供養去修布施,這也屬於代眾生苦。換言之,能省的應當儘量節省,把財物用於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不離財布施。我們印經需要錢財,講堂的設備是為眾生的,最新、最好的錄影機,價錢也是最高的;希望畫面、品質達到最好,讓沒有機會參加現場的人,聽到錄音帶,看到錄影帶能生歡喜心。這些都是利益眾生。省吃儉用,代眾生苦。
第五、「勤修善根」。自己能真正誠懇的如是做,即是「勤修善根」。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癡」。縱然不能把貪、瞋、癡三毒煩惱完全拔除乾淨,但的確減輕了。雖然減輕了,還要減,一定要減到完全沒有,就成佛了。菩薩善根除了不貪、不瞋、不癡之外,還要加一個「精進」。
第六、「不捨菩薩業」。菩薩事業是度化眾生,菩薩沒有其他的事業。《四十華嚴》裡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現在人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論示現什麼身分,目標一致為教化眾生。為某一個行業的眾生,為某一類生活方式的眾生作最好的榜樣。這個標準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作覺、正、淨的榜樣,這是菩薩事業,是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決不只是出家人的事,出家當然要擔起,在家人亦不例外。
佛門四眾是一家,四眾要和合,佛法才能久住世間,才能利益一切眾生;四眾分了家,佛教就滅亡了。如果以為如來家業,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事,在家人不負此責任,這就不是佛弟子,不解如來所說義。我們看五十三參,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所示現的,只有五位是出家人,其他的全是在家人,這些人不捨菩薩業,都在紹隆佛法。荷擔如來家業,在家與出家不分彼此。四眾密切合作,佛法才能長住世間,才能利益廣大的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
第七、「不離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不離菩提心,落實在實際生活,就是不離三皈依。「三皈」是覺、正、淨,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不離菩提心」就是不離覺、正、淨。我們學佛,一入佛門先接受「三皈依」,此乃我們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離開三皈就不是佛法,不是佛弟子。是故,最後一條非「不離菩提心」不可。「不離菩提心」是總結。自始至終,開始是「如說修行」,最後「不離菩提心」,始終一如。「始終是一」,意思非常深。《維摩經》說「不二法門」,「始終不二」,此是真的入不二法門。淨宗講「得一心」,始終是一心。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