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显成发无住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此话包括的范围很广。“诸菩萨”是从初信位起,到等觉菩萨。如果分开来看,诸菩萨是指初信到十回向,三十个位次。“摩诃萨”是大菩萨,是地上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称摩诃萨。是故称之‘为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生清净心。
如是,像前面所说的。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末后两句是总结,将修行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包括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问题与关键在“住”,住是分别、执着。其实,享受不碍事,没有问题。关键就在分别、执着。一有分别、执着,四相具足,也就是烦恼具足,你还能出得了轮回?
物质、精神上的生活,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诫,知足常乐。我们这一生的福报,是前生修的。福报如果很大,自己受用足够,送给别人分享,符合菩萨精神。前世我们布施得少,这一生生活过得比较苦。知足常乐,我们不祈求物质的享受,也很自在,心清净。正常的生活,一定要保持身心清净。追求物质的享受,就不正常。佛教我们要求清净心,要求智慧,要求生净土。
娑婆世间如梦幻泡影,生活得过且过就好,随缘度日。随缘好啊!一切都随顺,富贵,随顺富贵;贫贱,随顺贫贱。随缘就没有障碍。怕的是攀缘,不肯随缘,那就造业。不肯随缘的人造无量的罪业,能不能改善他的生活?不能。因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面没有,怎么求也求不到;命里有的,不求也来,何必要求?《了凡四训》讲得透彻,一定要多读,真正搞清楚,祈求的念头就没有了。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心就定了。修学佛法,即使障碍不能完全去掉,亦可以去掉一大半。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此节经文是结束前文。为自开口说至此处,千言万语之点睛结穴处。义趣甚深。
‘此节经文是结束前文。为自开口说至此处,千言万语之点睛结穴处。义趣甚深。’同修们都知道,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会下,五祖跟他讲《金刚经》,就是讲到此处,他开悟了,大澈大悟,后面就不需要讲了。一悟一切悟,他不但明白《金刚经》的意思,大般若的意思,他也明白了,乃至于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他都明白了。不但出世间法,世间法亦没有一样不通达明了。他向老师五祖忍和尚提出心得报告,虽然言语不多,忍大师听了之后为他印证,证明他确实明心见性。
六祖能大师没有读过书,他是做粗活的人,未出家之前,卖柴度日。他到五祖的道场,发心想出家。出家要具备出家的条件,要有出家的环境。忍大师的徒众很多,惠能去了,当然不能例外,也得按顺序排班,他排在最后一名。道场里,老法师的徒弟几千人,他排在末后,所以他并没有剃度,先到碓房里做工,碓房就是厨房的下院。
当时忍和尚的道场约有二、三千人,这么多人吃饭,要舂米,要劈柴。所以,他就分配在碓房做舂米、劈柴的工作。别人看到,以为是到寺院做苦工,其实他在那里修戒、定、慧,修六波罗蜜,他是真修。工作了八个月,老法师年龄太大,要传法了。传法要有条件,必须真正开悟的,才可以传法;没有开悟,纵然跟老法师时间再久,也不能得法。老法师传法相当民主,公告全寺信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要作一首偈子呈给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他的见解有没有开悟,如果开悟,祖师位就传给他。忍法师是第五代,再传就是第六代。衣钵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用的,一代一代传下来,衣钵就是证据,得到这个衣钵的,就是一代祖师。世尊灭度之后,这个衣钵就交给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传到第二十八代就是达摩。达摩到中国来,把佛的衣钵带到中国,所以达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国是第一代,即中国禅宗的初祖。
六祖从这一首偈(即这一段经文中)澈悟,五祖就将衣钵传给他。他是居士,没有出家。由此可知,传衣钵不一定要出家,关键是有没有明心见性,剃不剃头不重要。何以惠能开悟,神秀没开悟?神秀跟忍大师十几年,在道场里,他是上首和尚,常常代替老法师讲经说法。有能力代替老法师讲经说法,他还得不到衣钵,原因在他还有分别、执着。《金刚经》就是教我们离分别执着。神秀还是有分别,有执着。他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因为有分别执着,是故不能见性。惠能大师高明处,就是他没有分别执着,我们学佛,要在此处领悟。这一段经文,不仅是前面这一节,可以说,从《金刚经》开端,一直讲到这个地方,这一段是一个总结。“千言万语之点睛结穴处”。“点睛结穴”是比喻关键所在,即世间人常说“画龙点睛”之意,所以义理很深。不少人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作为日常生活观照的依据。
《金刚经》上任何二句、四句都可以作为观照的功夫,不一定是此二句,但此二句的确好。用这两句观照的人非常多,关键就是能不能提得起功夫。禅家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就是观照;“念”是妄念。往往我们妄念起来了,一个接一个妄念止不住。经文虽然常常念,到时候把经文忘了,妄念继续不断,这就是功夫不得力。是故观照要紧!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与《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是整个佛法修持的总纲领,不能局限这两句一定是用在般若,用在禅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不局限在念佛,参禅、学教、念咒都用得上,关键是要观照,要相继,不能断。一断,妄念就起来;妄念起来就是搞六道轮回。由此可知,用功是功夫决定不能间断,要把自己的分别、妄想、执着都打掉。
《金刚经》一开端,便教我们“降伏其心”。境界现前,想到佛教我们“应无所住”,即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无论何种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切境界现前,都不分别,不执着,方是应无所住之意,亦是前文“得无所得,行无所行”之意。无论得什么,得禅定,得智慧,得正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于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所,得八地菩萨的果位,依然不执着,心里干干净净,得如不得。修行,无论在果位上,或是在法门上,均是如此态度,心地永远保持清净。
世间法里,譬如你得财富,得荣誉,得地位。你学了《金刚经》,得无所得,心是平静的,没有得就没有失。得的时候欢喜,心动了。欢喜是烦恼,心要平静方好。失去的时候,也生烦恼。得是烦恼,失也是烦恼!都是轮回业。佛教我们过正常的生活,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在所有境界里不动心,无得亦无失,无生亦无灭,是何等的自在!这就是“观照”。我们要把观念转过来,念念不失观照。一失掉,烦恼就起,业障就现前。所以,念念都用观照功夫,方是会用功。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