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正明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此段的意思很深,不能輕易看過,須細心體會。解釋雖然不多,但是很重要。
1.必得而無其所得,乃為真得。若有所得,便為非得。
『必得而無其所得』。「必」是必須,非常肯定的語氣,絲毫猶豫、懷疑都沒有。必定要這樣,要得而無所得,『乃為真得』。『若有所得,便為非得』。若說有所得,一樣也未得到。大家聽了懂不懂?沒有得,才是真得;自以為得到了,其實沒有得到。如果前面都聽懂了,就會點頭,會認為這是正確的。何以說有所得就什麼都得不到?這些道理都在《金剛經》後面,我們現在還沒念到。能得的是一個觀念,能得的是心。心裡有我能得的念頭,我們就說它是妄心。《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有何能得!所得的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得的,也不可得。能所皆空,如何得!佛講真話,我們反而不明瞭;別人說假話騙你,倒還挺相信的。豈不是迷惑顛倒嗎?
何以說「必得而無其所得」,就是「真得」?真的是性,真如本性本來具足萬法,本來能生萬法。只要是見性,真的就得到,一樣也不缺。我們讀《普門品》,觀音菩薩在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那個地方有眾生心裡想求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立刻現身幫助他。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身;應當為他說什麼法門,菩薩就宣說什麼法門。觀音菩薩真正神通廣大!這廣大的神通,就是他所得的。如何得的?得無所得而得的。
我們事事執著,以為能得、有所得,結果能力一樣也沒有。我們的病就是堅固執著「能所」。此段文是從果上講的,真正明白了,才會將得的念頭放下,才能入聖人之流。下一段講因。
2.必行而無其所行,乃為正行。若有所行,便為非行。
『必行而無其所行,乃為正行。若有所行,便為非行。』「行」是指行菩薩道。如果執著有所行,即不是菩薩道,不是菩薩行。般若經上的菩薩行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所行總不外乎這六條綱領。如果自己覺得我修布施、我持戒、我修忍辱,就是有所行,此不是菩薩行,而是世法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世間善行,將來得三善道的果報,不是菩薩。是故,必須行無所行。
要不要行?要行,認真努力修六度,而不著相;雖行,若無其事,心裡無其所行。不但沒有執著,分別的念頭也沒有,方是菩薩行。我們必須辨別清楚,菩薩行與一般善行差別在那裡?從事相上來講,可以說毫無差別;差別在用心,菩薩的心是清淨的,凡夫的心不清淨,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
真的很難!我們修一點點小布施,念念不忘。你看,建道場,一根柱子,某某人出了多少錢,都要刻上名字。著相多麼深!印一本書,後面也要印上名字,某某人印送的,似乎功德很大。果然有此念頭,則僅是人天的小善。如果沒有這個念頭,也可以在上面刻幾個名字,不著相就行。不著相為何還要有個名字?接引眾生。這是好事,希望別人看到這件好事,也能跟著一起來做,即是菩薩的大悲心。如果他刻名字是唯恐自己的功德丟掉,將來沒有人知道,那完全是著相。凡夫印一本經,後面有一個名字,菩薩也可以印一個名字,但他不著相,我們著相。我們的用意是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菩薩是希望別人跟進,用心迥然不同。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我們的心是染污的。
理事都要清楚,方知我們應當如何學習。如何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學此經的目的無非在此,希望改變凡夫的生活方式,過佛菩薩的日子,才沒有白學,才真正得受用。
3.云何無其所得,無其所行,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無住始有入處。
『云何無其所得,無其所行』。我們知道了,「無其所得,無其所行」,才是菩薩行。如何才能做到?『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無住始有入處』。無住是真心,是本性,就是佛與大菩薩的行持。這教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無其所得,無其所行。只要我們不作念,說得明白一點,沒有分別執著,不取相,不住相就行。如是,佛在《金剛經》上教我們無住的宗旨,方能得到。「入處」即是得到,無其所得,才真正得到。
須菩提尊者在此為我們現身說法。前文說四果是泛指,並沒有指定那一個人,這一般小乘四果是說他自己。他挺身出來,為我們作證明,確實是不住相、不取相。下一段經文,世尊很慈悲,亦為我們作證。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