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乐阿兰那行’,谓心之与行,契合无间,即证得之意。
‘乐阿兰那行’。“乐”是破音字,不当快乐的乐讲;念去声,爱好、喜欢的意思。他非常喜欢安静,喜欢寂静。‘谓心之与行,契合无间,即证得之意’。此句之意是“证果”,契入寂静的境界。凡夫与他们比较,就显示出很大的不同。我们要知道,更要学习,方是真正的修行。
3.凡夫所以起念无他,未能忘情于能得、所得耳。能得是我相,所得是人相,能所不一是众生相,执持不断是寿者相。作一得念,则四相具足。
‘凡夫所以起念无他,未能忘情于能得、所得耳’。此即凡夫与圣人不同之处。四果,不但能得、所得没有了,前面经文已经说明,初果须陀洹就没有能所的念头,何况四果罗汉。凡夫得失心很重,坚固的执着。得,一定有能得与所得,有能所。‘能得是我相’。他坚固执着有个“我”,以为我得到了。‘所得’也用一个字作代表,‘是人相’。我的对面,我所得到的。人相不一定是人。我们得到钱、得到物、得到什么,都用这个字作代表,代表所得的,即是“人相”。
‘能所不一是众生相’。能得、所得不一样,能得的心不一样,种种心。诸位细细体会能发现,所得的物当然更不同,即是“众生相”。‘执持不断是寿者相’。能得所得的念头不会断。坚固的执着,相续不断的,就是我们所讲的时间;时间就是“寿者相”。《金刚经》这四相,倒很像现代科学家所讲的四度空间。时间加上三度空间,就变成四度空间。
‘作一得念,则四相具足’。只要有得的念头,即使再轻微,四相都具足。四相具足,不但不是菩萨,亦不是小乘四果,诸位一定要知道。从前我们读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他不是菩萨,那是不是阿罗汉?是不是须陀洹?现在我们才明白,连须陀洹都不是,何况菩萨!凡圣差别在那里?凡夫着相,圣人不着相。
论福报,我们从相上看,而不从性上看。性上看是另当别论。从法相上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福报之大,别说须陀洹,四果罗汉也无法比。论福德性,当然,他们是圣人,四相都离了,实在讲是无量福德,不是大梵天王能与之相比的。大梵天王所得的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这些圣者们,证得的是福德性,是故才讲,福德不可思量是真实的。
4.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满。故发大心、行大行者,万不可住相也。
‘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满’。许多世间人都有这个心态。他布施做得很多,功德做得很多,身体都轻飘飘的,得意忘形。自以为修了很多福,自以为做了很多好事。事实上,他仅是修了福,做了好事,完全着了相。我们知道他的福报并不很大,他所得的福是很有限的。
佛在此经中,教我们行于布施应当不执。不执着,你所得的福那就大。因为不执着,所修的福变成“福德性”。性,无量无边!包含虚空法界,福报非常大,真正不可思议。
‘故发大心、行大行者’。这些都要记住。什么是“发大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方是大心。什么是“行大行”?空有两边不着,行于布施,方是大行。菩萨从初发心直至成佛,都是修此行门,是故此行门称为大行。前面已经说得很多,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两边不住,即是大行。‘万不可住相也’。一住相,就不是佛法,所修的即是世间的“有漏福报”。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