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受」是領納,是指真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字更進一層。「持」即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受持」二字必須清楚明瞭。「受」是接受。「『受』是領納」,領納即是接受的意思。「是指真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字更進一層」。解,你未必受。「受」當然理解,受就是照做。怎麼做?開經以來講得很多,一切事認真努力去做,而對一切相不分別、不執著。你要真做,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處世、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要認真,把這些事做到盡善盡美,而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方是受持。
心地清淨,是「應生無所住心」。我如是做,「而行布施」,本分的事情一定認真負責,做到盡善盡美。做,但不著相。不著相,即是應無所住;做,就是而生其心。這才是受持,比「解」當然更高一層。
「『持』即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持是緊緊的抓住,一時一刻都不放鬆。不僅我這一天沒有空過,一分一秒都不空過,那才是受持,方是佛法裡講的勇猛精進。
3.「為他人說」,是利他。「其」字,即指受持為說之「福」,超過前說祇做布施之人。且只財施,是福德相。此人既能受持修慧,又能法施修福,福慧雙修、悲智具足,乃是福德性,故能「勝彼」。
「為他人說,是利他。『其』字,即指受持為說之『福』,超過前說祇做布施之人」。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是財布施。財布施,濟人一時之急,不能幫助人圓滿的了斷生死。是故,財施不如法施。
六道眾生最困難的問題就是生死大事。我們沒有辦法了生死、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迴,這件大事,財施不能解決。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七寶,也不能解決。慧能解決,金剛般若能解決。何以那麼大的財布施,比不上《金剛經》上的四句偈,道理在此。四句偈是說《金剛經》上任何四句,不一定專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古印度,四句就是一首偈,所以無論那四句都行,都可以用它來作觀照的功夫,都能得真實的受用。理事都搞清楚了,方知何以法施超過財施。
依照《金剛經》修行的人,就是受持之人。受持《金剛經》,沒有不行布施的。《金剛經》教我們,「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既然受持,當然肯布施,那有不行布施之理。修的布施,在相上看,似乎比不上大梵天王的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而實質上,已經不是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所能並比。因為七寶布施;「且只財施,是福德相」。受持《金剛經》的人布施是福德性,焉能一樣!福德相怎麼會變成福德性?不執著、不著相,就與性相應。性德盡虛空遍法界,那裡是三千大千世界能相比的。此處的理與事,知道的人很少。受持《金剛經》的人了不起,真正不可思議!諸佛菩薩見到,沒有不讚歎的。
「此人既能受持修慧」。受持《金剛經》的這個人,「又能法施修福」。他所施的財也變成法,何以故,稱性。他布施一塊錢,那一塊錢的福德,超過大梵天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何以故?大梵天王著相,著相的福就有限,無論多大,還是有限度的。不著相,稱性!這個事實,本經一開端世尊所示現的就非常明顯。釋迦牟尼佛著衣,著衣是不是布施?持缽,持缽是不是布施?統統都是。大家心太粗,又迷惑,世尊表演得那麼清楚,也看不出來。
我們看不見,當然不奇怪,煩惱太重了;連天天跟著釋迦牟尼佛的那些學生也沒看出來,而被須菩提看出來。總有聰明人心很細能看出來。所以諸佛菩薩穿衣吃飯,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是布施。確實一分一秒都沒空過。我們在這些極微細的地方去體會,才知道如何用功。其實,怎樣用功,就是怎樣過日子、怎樣生活。體會到了,生活才真實、究竟、美滿,因為這個生活是福慧雙修、福慧雙得。大家要是稍稍能體會一點意思,我想這部《金剛經》不管講多久,大家一天都不會缺席,真有法味!諸位真正能體會,真得受用,法喜充滿,前途一片光明。是故,點點滴滴都是法施。
不過在末法時期,正如世尊所說,必須持戒修福的人,方能得到此利益。若不持戒修福,縱然聽到《金剛經》,也是空過。原因在那裡?經聽到了,沒有聽懂。換言之,依然是迷惑顛倒,這一生依舊是醉生夢死,依然是搞六道輪迴,那真可惜。你能聽懂,你就是佛所說的,持戒修福之人。
對於業障習氣重的人,我們還是要幫助他;若不幫助他,我們的大悲心就不圓滿。怎麼幫助?現在比從前方便,從前科技不發達,幫助大眾真困難,現在方便多了。我們在這裡講經,有錄相、有錄音。新加坡這個地區的人有福報,諸位走遍全世界,沒有那個地方的福報超過新加坡。福報從那裡來的?大家都肯熱心的修福。我到這邊來,聽說你們把錄音帶做成雷射機光片(CD),這就是修大福報,能使許多許多其他地區的大眾也能聽到。雷射機光片好,能保存很久,音質、畫面都不會變。李木源居士告訴我,他們有一個團到大陸去朝山,在五台山上看到的錄音帶,因為五台山冬天很冷,夏天又熱,所以帶子變形,音變質,保存的時間很短。雷射機光片,就能保持很久,氣候變化對它沒有影響。能大量在這裡製作,你們就是修大福報。
《金剛經》說,修這個福報超過大梵天王,有這麼多人肯修福,這個地區就有大福報。福報是靠自己修來的,非常非常難得。我們用錄相、錄音的方法幫助大眾。我們用此法來修法布施,自行化他,「福慧雙修」。我們自己所得到的,「悲智具足,乃是福德性」。我們修的是福德性,他們修的是福德相。福德相再多,都有限;福德性再少,都不可思議,無有邊際。所以,諸位要認真去做,修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大福德。
要認真做,講堂聽一遍不夠。要多聽,聽幾十遍,聽兩三百遍,印象才深刻,自自然然行持就相應。聽一遍,「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點用處都沒有。你們所修的福報,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福德相,福報就小;福德性,才真正不可思議。
「故能『勝彼』」,這個結論下得非常肯定,決定超過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決定超過大梵天王的福報。六道裡福報最大的,就是大梵天王,沒有一個超過大梵天王。經論上講得很清楚,這些天王也都是佛門裡的修行人。如果不是在佛門中修福,何以有那麼大的福報。不僅是天上,人間也不例外。人間的大富長者,大富大貴的人,前世都是在佛門修福的。唯有在佛門當中修福,福報才真實不可思議,因為它是福德性。
縱然不能證得圓滿的福德性,證得一分、二分都不可思議。甚至於一分、二分,我們也沒有證得;僅是很接近,那也不可思議。大梵天王到天上作天王,享天福,不是福德性。福德性超越三界,超越六道;他還在六道裡,僅是相似的福德性而已。相似的福德性,我們也可證得,那福報就不可思議。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