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一位僧人生平事迹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他是一位佛门再来人,他为我们住世表法细致、深刻、全面。或许是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缘故,致使我们没有去享受、品味和体悟,那么我们今天就去还原一个原本就立体、丰满、福慧具足、真实的千百年一遇的僧宝形象。
一百一十二岁老僧生活自理,不用人照顾;一百一十二岁老僧每天劈柴、除草、做农活;一百一十二岁老僧上树摘柿子;一百一十二岁老僧穿针引线缝僧袍;一百一十二岁老僧戒杀放生度众生;一百一十二岁的老僧栽种奇花瞬间开;一百一十二岁老僧,净空导师为之亲撰挽联、墓志铭;一百一十二岁的老僧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极乐邦。
一位高僧的真实生活写照:贤公和尚,佛门榜样。
茫茫宇宙,无限太空;浩浩神州,中华大地,一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中原沃土,人杰地灵,位于中原之中的南阳盆地更是圣贤辈出。南阳四圣,誉满天下,高僧云集,举不胜举:天然禅师、慧中国师,被誉为“南阳和尚”的神会法师,近代净严法师、体光法师、海墨法师……
二0一三年一月十七日(壬辰年腊月初六)凌晨,在中原南阳来佛寺这座极不起眼的乡间小寺庙里,又一位大德高僧,一百一十二岁的上海下贤老和尚预知时至,完成了住世表法使命,无诸痛苦、潇洒自在、安详示寂、舍报归真,驾莲台往生极乐。世寿一百一十二岁,僧腊九十二载,戒腊九十春秋。令无数见闻者叹羡不已。
古历壬辰年腊月十二日上午,伞盖林立、幢幡排空,桐柏山清泉寺的印生大和尚、鳌圆寺的演教法师、豫山寺的妙宝法师参加了装缸入塔法会,海贤老和尚的弟子印志、印涵、印荣等法师和诸山长老,以及来自南阳及全国各地的三千多名净宗学人,为老和尚念佛送行,老和尚的弟子印志法师诵读了祭文:“圣哉贤公,人中豪雄。三界师表,法门象龙。严持净戒,勤修梵行。九十余载,善始善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来佛古寺,因师而名。师今归去,福慧圆通。花开见佛,彻悟无生”。
印志:南无阿弥陀佛。
农历壬辰年腊月初六凌晨,来佛寺上空祥云缭绕,霞光万道,似乎在向世人宣说着什么。我们最尊敬的上海下贤老和尚,娑婆印坏、净土文成,永远离开了我们。老和尚圆寂前一天下午,还在来佛寺门前的菜地里一直干到天黑。
印宝:印川师父说师父你别干了。他说,我干不了多少时间了,马上就干完了。
师父这话,当时只做平常话,现在想起,恩师话里有话,一语双关。
印宝:他是每天夜里一点多起来念佛。三点多灯还亮着,赶到早上六点多,一看他衣服都叠得好好的(他平时不叠衣服的),看到可喜像,脸也是红红的。
法师:到六天、七天的时候发现他头发黑了一半,眉毛整个黑完。
海贤老和尚往生的二十天前,去到桐柏县平氏镇的孤峰寺看望他共修多年的老朋友“铁脚僧”演强法师。路上,老和尚拉着陪同他去的老护法春生居士的手说
春生居士:(他说)我来这一趟,就永远不来了。
春生居士:我问他,你怎不来了?师父。他说,最近我就要走了。
春生居士:你上次给我说,你说老佛爷不叫你走,叫你在这里再住二年,你现在又说你要走。叫我马上就得走啦。
六方佛堂鄢居士:我说你啥时候往生走,你给我说一声,我找人去给你助念。海贤老和尚说,叫人助念那是不相信,他走不了;我这不用助念,我自己都走了。他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印志法师:师父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谁能比得了?不识字(哈哈),一句阿弥陀佛,就这成就了,师父给我做个好榜样。
刘居士(女):临终他实现了预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往生极乐。
张万斌居士:高深的道行在清净心里,在平常心里。贤师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因为他有一颗清净心和平常心。
男曰:是啊!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纷繁环境里,贤师是怎样的修持,能够得享百岁高龄,身心自在,得以解脱,又是怎样练就的清净心和平常心?怀着敬慕,带着疑问,在老师父的高足印志、印涵法师的带领下,我辈不肖弟子一行数人,沿着桐柏山脉,探寻老和尚走过的足迹。
贤师俗姓文,名川贤,字清选。祖居豫南唐河县少拜寺镇,生于晚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父母及祖父皆是虔诚的佛弟子,耕读传家,乐善好施。
十八岁时,贤师腿生痈疮,大幅溃烂,母亲为之四处访求名医,全然回天乏术。师已知因果,叹曰:“妙药难医冤孽病”,遂舍弃医药,从朝至暮,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月余天后,顽疾不药而愈。师由此愈发坚信佛语至诚,确无诳语,菩萨所言“度一切苦厄”果不欺人。历此生死大劫,也令贤师深刻领悟到轮回路险,死生事大,遂生起出离之心。
民国九年,师二十岁,决意拜别慈母,投在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上传下戒老和尚座下。
印涵法师:海贤师父当年年轻的时候,就是到这里找传戒师父剃的度。
印志法师:师爷在当时离开这个寺院,去北京那个广济寺,十二年没有出禅堂。回到这桐柏山,好几个人割荒草,轧轧,谁有病了,他就随手抓一把回家,不管啥病都能治,捏草为药。
老和尚亲自为之剃度,赐法名曰海贤。贤师于二十三岁时,赴湖北荣宝寺受具足戒。传戒公本是临济宗白云系的一代大德,然而却不曾教授贤师参禅打坐,也没有教授讲经说法,唯传六字洪名,嘱其一直念去。
贤师曾先后在桐柏山的普化寺、云台寺、塔院寺常住。开垦过十四片荒山。
印涵法师:当年他们在这里开荒,这儿都是开荒种地。
修建过十一所道场。曾与宗门高僧海墨法师、体光法师一起在塔院寺结庐共修。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到寺院里焚毁经书佛像,逼迫僧人还俗。红卫兵扒开了传戒师的墓塔,可是墓穴空空,只好作罢。
印涵法师:塔院寺始终,红卫兵找他的骨灰没找着,他知道有这个劫难。
贤师在墓穴地下的石板下面找到了师父的骨灰,方知传戒师是得道高僧,早知有此一劫,方将骨灰藏匿石板下面。任凭红卫兵如何逼问,他历尽磨难,师父的骨灰才得以保存。直到一九九一年,海贤老和尚又亲率弟子们为师父在桐柏山桃花洞旁边重新修塔安葬。
贤师被安排到山下的村子里做了生产队长。当时不许念佛,他就在心里默默的念;不许拜佛,他就在晚上偷偷的拜;大锅饭里有荤腥的时候,他就吃锅边菜。更难能可贵的是,贤师一直为大众示现着僧宝的形像。
演强:下生产队时就没还俗。
后待形势稍松一点,便又赶回寺院。寺院没有了户口。
演强:都是挖荒挖地种芋头、种点红薯,都吃那种的。谁上去了,都舍点给他们。
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没有香火供养,几乎是海贤一个人辛勤劳作,供养五个年老体弱的老和尚,直到他们一个个往生。
演强:晚上拜佛,白天劳动,拜得头晕眼花啊!还得挖药。庙里还有一个老母亲。
印志法师:他们当时啊,条件很不好,师父一边苦修,一边孝养年迈的老母亲。在老母亲八十六岁那一年,老母亲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居住,师父劝留不住,只好跟随母亲回到老家。
海贤老法师:八月二十日下来的,菜园那里有一间屋,我腾了腾,后来我回家带了只锅。
刘居士:喔!拎着锅回去啊。
海贤老法师:咱能吃人家的饭?不去开斋破戒。咱那有房子。
刘居士:老母亲也吃斋吗?
海贤老法师:老母亲从小就吃斋。
刘居士:这样。
海贤老法师:晚上吃一顿饭,自己包的馄饨(包饺子)。
晚上,老母亲吃顿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坐在椅子上,自在而逝。当时条件极其困难,贤师为母亲念佛三日后,只能用一口薄板棺材将母亲简单埋葬,这让贤师常挂在心,深感对不起母亲的无边深恩。八年后,贤师发心为母亲迁坟竖碑,岂料掘开墓穴,竟然空无一物,仅有几颗钉棺材用的大钉而已。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莲池大师曰,“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至于贤师之母是否乃菩萨应化,如达摩挂履般游戏神通,我辈凡夫自是不敢妄断。然而,贤师对慈母至纯至真的一片孝心,却足以令我感动至极。
有一段时间,贤师看到几个师兄弟在一旁总对他指指点点,直到师父把他叫到方丈室严加斥责,他才明白,原来是有人诬陷自己的清白。
海贤老法师:海贤谈了一林子(一队),(被一队)说得那个难听啊,我再也不理会了。
他不争辩,直到一个外出游学的师兄回来后,马上站出来澄清,那几天他和海贤师弟一起在山坡上收玉米,是山下村民来帮忙干活,他一直和海贤住在一起。
多年前,电工月底去收费,老和尚说:跟上个月用的数量比,这个月咋这么多?
印涵法师:电工二话不说,啪啪,给我师父两个耳光,师父把电费掏出来给他了。在场的居士看不惯,要找电工去理论,我师父说,算了算了,打我算是给我挠痒痒了,吐我脸上算给我洗脸了,咱是出家人要有肚量,能够宽容别人,忍者自安。
印荣法师:不能行的他老人家行了,不能忍的他老人家忍了。
一九七六年,文革宣告结束,南阳及社旗的许多护法居士相约到塔院寺迎请贤师前来主持正法,恢复来佛寺的学佛道场。饱经磨难的贤师深悟蕅益大师赞叹莲池大师时所讲的“只要两脚着实,不求门庭好看”,故而仅修起大殿三间和西厢房的罗汉殿三间,泥塑佛菩萨圣像供奉,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来佛古寺。
南阳来佛寺位于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西南。相传在隋唐年间,有羊册镇粮商王居士驾牛车去源潭镇贩粮,途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行至深夜,便在路边停车休息,待次日黎明,却见三老已化为三尊石佛。众信士因而便在此处兴建道场,取名曰“来佛寺”,即佛陀化身来此之意。
几度江山易主,几经沧桑变迁,当年殿宇轩昂,如今尽还太虚。然而,虽是空门零落,幸喜正法犹存。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在这座毫不起眼的乡野荒庵中,就是这泥塑佛像和破旧瓦房,却成就了震惊寰宇的两位神僧,一百一十二岁自在往生的上海下贤老和尚,和他的师弟肉身菩萨上海下庆法师。
肉身菩萨海庆师略传:师俗姓李,讳富贵,祖居豫东南泌阳县,生于晚清宣统元年。因出身寒微,未曾习书学文,然天性仁厚,生来贤孝知礼。十一岁时皈依三宝,礼宛东罗汉山清凉寺传东法师乃为剃度,赐名海庆。师四十二岁入来佛古寺常住,专修净土,老实念佛。一九八一年敬住白马寺增受具足戒。一九九一年腊月十一日,师谈笑示寂,自在生西,世寿八十二岁,僧腊七十一年。
师坐缸六年后,其戒兄上海下贤老和尚发心为之荼毗入塔。寿缸开启,众皆惊叹,唯见庆师结趺巍坐,面貌如生,乃至所著衣物亦纤毫无损。四众知是金刚法体、全身舍利,遂将其供奉寺内,朝暮礼拜。二00六年,广州大德李元天居士欣闻庆师圣迹,倍生敬仰,乃发心为其贴金供养。
初阅庆师生平,似觉平淡至极,除却一声阿弥陀佛圣号,竟无他物可言。然细加玩味,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岂非师暗合道妙处么?心下会悟,始信大道至简,生佛不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是而已。兹有净业学人为师赞曰:“一句弥陀法中王,七十年来心中藏。不参禅理不研教,不解经咒又何妨。信深愿切直念去,自然花开极乐邦。留此金刚不坏体,证转法轮度迷茫。细观佛首低垂处,恰似六祖驾慈航。今虔祈祷莲台下,求师引我出梦乡”。
>>续载中 ——中国河南南阳来佛寺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