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癡欲諸想,
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
前二句,萬緣放下;後二句,一向專念,正是淨業綱宗。

 
 
   
  本期專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七)
  本期內容簡介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05)
  印光大師開示:警人命無常
  倫理道德:聖賢是母親教出來的
  因果教育:盛德感人(元德秀)
  心得交流:eg12241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念佛時間久了會疲倦的原因?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3.8.15 星期四 Vol. 380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我們要把我們的良心裡面裝聖賢人的教誨,要裝一切善人的善言善行。請看本期專欄

  不能不讀經,不能不聽經,否則必定被外面境界所誘惑。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網路直播:2013年中元普度消災祈福三時繫念2013年香港中元護國息災超薦繫念佛事淨空法師專集網 新浪微博淨空法師專集網 Facebook專頁

  影片及mp3下載:一般品質影片BT種子網(下載170k wmv請多用此,速度快,一個編號一個種子。12-17華嚴經除外,50集打包成一個種子)江蘇電信雲南電信遼寧網通山東聯通日本(流量40m人數限制70人)德國下載,不需帳號/密碼下載影音檔,嚴禁燒製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七)
 

  「若有能開釋深義」,佛經裡面甚深的意思,能夠講清楚、講明白「解散疑結」,我們的懷疑,結是我們不能暢通,通不過去的地方,為我們解除了,我們真得受用,「則盡心敬之,不念餘惡」,縱然他有什麼過失,不要去想這些。這是我們常常說的,勸勉大家,我們人人有個良心,記住,你的心是良心,是非常善良的。你要把你的良心去收集一般人這些垃圾、這些罪孽,放在你的心上,你就錯了,你的良心變成造作惡業人的垃圾桶。你是個聰明人嗎?聰明人怎麼肯把自己的良心去裝別人的垃圾?我們要把我們的良心裡面裝聖賢人的教誨,要裝一切善人的善言善行,才能幫助我們提升,才能幫助我們成就。所以,我們對這些人要盡心、要愛護,要向他學習。他有什麼毛病習氣,有時候是大權示現,凡夫看不懂。他在那個地方度化眾生,不同根性的人用不同的方法。

  四攝法最後一條叫同事,這一條通常我們講的時候都有一點忌諱,不敢細說,細說怕別人聽錯了,錯會了意思。所以我講到同事,我都說我們與佛同事、與菩薩同事,我不敢講與世人同事。世人同事,這個人喜歡跳舞的,你天天陪他跳舞,那個人喜歡打麻將的,你天天陪他打麻將,那叫同事。是不是這樣?是的,菩薩可以做。為什麼?他要度那些人,你不跟他在一起,你怎麼度得了他?跳舞跳得好,人人都羡慕。你從哪裡學的?我從阿彌陀佛那兒學的。阿彌陀佛?是,大舞臺在極樂世界。這樣把他帶到佛門裡來了,這叫真善知識。打麻將都贏錢,沒有一場輸的。你從哪裡學來?我從阿彌陀佛學來的。有智慧!所以他能夠從這個方面把人帶向正路,這是四攝法裡頭最後一個,太高明了!但是你沒有這個本事你去學,那你就是被人家,不是你帶人,被人家帶跑掉了;真有這個本事可以。

  四攝法末後一條,那是諸佛菩薩度這些作惡的眾生,用這些非常手段。所以說是我們看到他作惡,也許他在裡面正是要度那些眾生,用這些非常手段。所以,我們不能夠認為他是惡,因為我們想他的惡,把我們惡的念頭拉起來,這是絕大絕大的錯誤。永遠不要記任何人的惡,保持自己純淨純善。惡的事情不看,惡的言語不聽,絕對不放在心上,我們的心才快樂、才自在,純淨純善,沒有惡念,沒有惡的印象在裡頭。

  「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囊是個袋子,簍子。這個囊很破爛,可是裡頭裝的無價之寶。這個弊囊是什麼?這個老師好像有一點或是破戒,不太好的行為,你看到你就不跟他學了,錯了。人家一肚子學問,正知正見,你看到一點點,你覺得不滿意,你就不學了,誰吃虧?自己吃大虧了。連釋迦牟尼佛、連孔子都有人批評,我們親近那些善知識,不能跟世尊比,不能跟孔子比。孔子、佛都有人批評他,都有人反對他,都有人罵他。我們這些老師被人批評、被人辱罵,我們就受了算了。能解釋的解釋,不能解釋的就點頭,你說的都對,可是我還是要親近,我還是要跟他學習。我決定不能夠因為你批評,我就不再去學了,那我到哪裡去學?批評的這些人遠遠比不上老師。所以自己要有智慧、要有抉擇,不能因為別人說老師過失,我們就不跟他學,這個虧吃大了,這才叫大錯特錯。

  「又如夜行險道」,險道是很危險的小路,「弊人執炬」,這個人不是個好人,或者是個無知的人,不懂禮數的人,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他拿著火把在前面走,他給你照路。你因為這個人沒有知識,不願意他這個燈照,你走路掉到坑裡頭去你不能怪人。這些例子都是告訴我們,記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孔子講的。哪個人沒有過失?你在世間找一個沒有過失的人,決定找不到,有過失的人他也有良心。找一個完完全全的惡人,一個人一生沒有一個好念頭,沒有做一樁好事,也找不到。於是我們對於善知識的觀察,對善知識的取捨,心裡就有數了。自己親身感受是真的,別人批評,或者是有意、或者是無意,我們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就好,絕不受這些影響,這就對了。

  「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佛菩薩在惡道裡有沒有?有。他要到餓鬼道,他現餓鬼身,他跟鬼和在一起,這就是什麼?四攝法裡最後一個同事攝。這個人墮地獄了,他要去度他,他一定現地獄身,不現同類身你度不了他。他是個畜生,你去度他,也要現同類身。他變成一條豬,菩薩也要變成一個豬,豬跟豬在一起。他墮到螞蟻身,菩薩也要變個螞蟻,跟牠在一起,才能溝通、才能教化牠。佛菩薩尋聲救苦,於一切眾生現同類身,就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不是隨自己的意思,隨他。這是四攝法到究竟,都是屬於同事攝中。

  菩薩到我們這個人間來,釋迦牟尼佛來,一定示現我們的身相。菩薩到中國來,我們所知道的,智者大師,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善導大師,阿彌陀佛再來的。阿彌陀佛再來的,我們至少知道三個,善導是的,永明延壽大師是的,豐干和尚是的。這三個身分暴露了,沒有暴露的我們不知道。傅大士,彌勒菩薩再來的,布袋和尚,彌勒菩薩再來的。佛菩薩在中國應化很多,身分沒有露的多,身分露出來的少。還是中國人善根深厚,祖宗積德。

  今天說實在話,最近這兩百年把祖宗教誨疏忽了。這在古時候,這是不孝,不孝父母,不敬祖先就是不孝父母;不敬老師,佛法是師道、孔孟是師道。不敬老師,不孝父母,那就要受懲罰,災難是懲罰。雖懲罰還是愛護,父母懲罰兒女,哪有不愛護的道理!老師懲罰學生也是愛護。對祖先要有孝順心,對老師要有誠敬心,我們才真正能學到東西。所以最好是,真正學佛,心裡不能有惡念,不能有惡言,不能有惡行。凡是一切不善的統統放下,別人說也不必理會,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就對了。

  對於一切心行不善的人,原諒他,決定不要計較。我們被人傷害,還得感恩他,為什麼?替我消業障,這都是真的。我感恩他,我的業障就消了,我要是跟他計較,要跟他辯駁,將來還要報復,那麻煩大了。為什麼?極樂世界去不了,要跟他在這個世界上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搞這些把戲。這個把戲雙方都痛苦,何必?所以,用感恩的心情我們大幅度提升,他來幫助我們提升,成就我們忍辱波羅蜜,好事,決定不是壞事。「是故彼經結云」,經上的總結,「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能夠親近正知正見的人,他的行為不要去管他,正知正見你就能得到無上菩提。「蓋謂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識。於真善知識能知能求」,你能知道這個人真善知識,你能跟他求學,「故必證菩提」,你決定成就。

  【解】《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事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展轉令往矣。」復云:「故《法句經》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識,謂父母、眼目、腳足、梯橙(橙同凳)、飲食、寶衣、橋樑、財寶、日月、身命等。後結云: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自念曠劫為善知識守護。今日值於如來,乃至未曾報恩,無心親近。說是語已,重復舉身號泣。」是故《圓覺經普覺品》普勸曰:「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且恭敬善知識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難。故云「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底下一段,「《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師」,這個明不是名氣大,名氣大未必有真學、實學,這個要特別注意,不要被名氣誤了自己。佛經裡講明師是光明之明,這明是什麼?有智慧,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學問,你去請教他。「明師必自臨事指示」,這個老師教你,他一定有善巧方便,幫助你開悟。「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輾轉令往矣。」這是善知識的善巧方便,善財童子他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他在老師會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就像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成就的一樣,明心見性,這個他得到了。再向上,老師叫他去參學,不必住在我這裡,在我這畢業了。為什麼?你有能力分別是非善惡,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之後,人人都是老師。善人,跟他修善;惡人,看到他惡行,自己反省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善惡統統是老師,沒有一個不是老師,成就你無量智慧。

  五十三參真的是如此,裡面代表作惡的,勝熱婆羅門愚癡,甘露火王代表憤怒,代表貪瞋癡,還有一個伐蘇蜜多女是妓女,代表貪。這三個代表貪瞋癡,善財童子都要去參訪。你看參訪這三個人,善財童子有禮敬,禮敬諸佛,沒有讚歎。參訪任何一個老師有禮敬、有讚歎,只有這三個人有禮敬,沒有讚歎,你細心看。為什麼沒有讚歎?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與性德不相應,一般人不可以學,要引以為戒就對了。不能學貪瞋癡,要能從這個地方回頭,那就成就了,大成就。這三個人是什麼人?都是諸佛再來示現的,用這種方法度化那一類的眾生。必須用這個方法,不用這個方法你就入不了他的氛圍,你就沒有辦法跟他接觸,用這種手段。入到他們境界,善財童子感覺得清涼自在,諸佛菩薩示現的。

  所以善財這畢業了,問菩薩行如何落實?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真學問。文殊菩薩沒有跟他說,叫他去親近善友,完全開放了。沒有開悟之前不可以離開老師,開悟之後,老師不會讓你在他那裡多住一天,一定叫你出去參訪。沒有開悟之前,只聽老師一個人的,什麼人講的東西不能聽,什麼人的書籍不能看,規矩非常之嚴。開悟之後完全解放,你什麼都可以看,什麼都可以聽。為什麼?你只有得利益,你不會迷惑的,你有這種能力。你看得多、聽得多、接觸得多,你就什麼都知道了,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續載中… …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05)
 

2.「淨信」,正指實信,亦即實相。「生淨信」,有淨念相繼者,有不能淨念相繼者。「乃至」二字,包括許多功夫不同之人。

  「『淨信』,正指實信,亦即實相」,與「生實信」的意思相同。「『生淨信』,有淨念相繼者,有不能淨念相繼者。『乃至』二字,包括許多功夫不同之人」。經文「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一念」,時間很短,然其功德不可思議。猶如黑暗中從來沒有見過光明,忽然像閃電一樣放了一次光,時間雖短,十分希有,非常難得!有一次,則會有第二次,慢慢愈來愈密集。 今天在座的同修皆是「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這個「淨信」能不能保持?保持,就成功了。何以不能保持?聽《金剛經》的時候,心地很清淨,淨信;一散會,看到外面花花世界,淨信沒了,又去搞五欲六塵了,這就是「一念」。從一念至淨念相繼,有許多等級,究竟圓滿的淨念相繼是「理一心不亂」,是「法身大士」。「有淨念相繼者,有不能淨念相繼者」,時間長短差別不同。我們現在的狀況就像閃電一樣,放一下光,再也沒有了,此就是「一念生淨信者」。

  講經、聽經的好處很多。每天來聽,每天放一次光,二十四小時中,能放幾次光,難得!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連續不斷的放,就變成「相繼」,功夫就能成就。由此可知,不能不讀經,不能不聽經,否則必定被外面境界所誘惑, 所動搖。原因是現在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強了。如果說「我不受外面境界誘惑」,那是佛菩薩再來才行。保護自己,唯一的辦法是天天讀經,天天聽經。想天天聽經,從前沒人講。現在大家有福報,有錄音帶、錄影帶就行了。不要聽得太多,重複聽一部經最好,一門深入。聽得太多太雜,不容易攝心,不容易得清淨心。一部經最得利益,反覆不斷地聽,才有指望,方能成功。要懂得保護自己,才不致被時代的大風大浪所吞噬。

3.龍樹大士云:「一切法不生而般若生。」可見若非真實用功,淨信不能得生。

  這個信,著重在「淨」字。龍樹菩薩此話之意,我們要明瞭。「一切法不生」,就是心中一個妄念都沒有,心是清淨心,是故稱為「淨信」。真實的用功,沒有別的,就是去妄念而已。如果心有妄念,即使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妄想、分別、執著仍在。如此斷惡修善,從粗顯方面來說,果報依舊在六道,人天福報而已,不能出三界。如果是很微細的念頭沒斷,斷惡修善,果報亦是聲聞、圓覺、權教菩薩而已,不能見性。因為不能見性,是故不能稱「真實」。真就不假,不是妄的;實則不虛,真實不虛。唯獨心性方是真實不虛,亦即唯有清淨心方是真實不虛。是故,有一個妄念,般若就不生。我們在佛法中看到,世尊常常批評小乘人。小乘人對於三德秘藏,即法身、般若、解脫,只證得半個解脫,沒證得法身,也沒證得般若。

  何以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沒有般若?就是他心裡還有妄想、執著,所謂兩種妄想:人我的妄想、法我的妄想。小乘聖者、權教菩薩,我執沒有了,法執猶存,他依然有微細的妄想沒斷,所以沒有智慧。必須法執也破了,即「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般若智慧方現一分。「般若生」就是般若現前之意。此地提醒我們用功,何者是真實功夫?離一切相是真實功夫,本經所說的「應無所住」是真實功夫。「應生無所住心」,方是真實功夫。我們要在此地留意,其他枝枝節節的小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所以,金剛般若名實相符,從根本修,從根本下手。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警人命無常
 

  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無不豫為之計。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倫理道德:聖賢是母親教出來的
 

  中國古時候教育,教兒教女,教女特別嚴格,比教兒子嚴格好多倍。為什麼原因?這個裡頭道理深。女孩子教好了,你的家就好,你的族就好,你的國家就好。為什麼?她負起責任來養育下一代。從前教兒女,兒女第一代的老師是母親。母親,有很多母親不認識字,她很會教你做人,她教你孝親、教你尊師、教你友愛兄弟,都是她教。

  人從小就教好了,一輩子都不會做壞事情,都不會有惡念對人,你說這個社會多祥和。所以,女子比男子就更重要了。五倫裡頭,夫婦有別,男女結成夫婦,這就組成一個家庭,兩個人各人有各人的任務,有別就是不同的任務。組成一個家庭,當然第一個是經濟生活,賺錢養家這是男子的本分事情。

  在家裡相夫教子,這是女人本分的工作,這個工作比男人工作要重,這個工作比男人的工作要偉大,這一定要知道的。為什麼?你家的後代要靠婦女,傳宗接代。沒有婦女,你這個家這一代就斷掉了,那是最悽慘的。千萬年前老祖宗一代一代相傳,到你這一代完了,沒有了,你能對得起祖宗嗎?所以古時候男子,你能夠不敬妻子嗎?你能不愛妻子嗎?她是你家庭裡頭命脈的主持人,那關係多大!聖賢從哪裡出來的?母親教的。所以教女比教男重要。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七十五集)2011/12/11 檔名:02-037-0075

 
因果教育:盛德感人(元德秀)
 

  元德秀。少孤。事母孝。登進士第。母亡。廬於墓所。食無鹽酪。刺血畫像。寫佛經。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數日湩流。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天下高其行。不名。謂之元魯山。房琯每見。歎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卓行傳)

  元德秀唐朝河南(今河南省洛陽縣)人,字紫芝,中舉進士。諡號文行先生。德秀幼年喪父,孤苦貧困,侍奉母親,非常孝順。其母去世,築草廬於墓側,守孝哀思,淡飯粗食,不加鹽酪,自刺身血,用以畫佛像,寫佛經,以其功德迴向母親,以盡孝道。其兄長和嫂嫂,不幸相繼去世,遺下剛出生的孤兒,德秀家貧,沒有能力雇請乳母,於是親自撫養,嬰兒飢餓啼哭,德秀以自己的乳讓他吸吮,慈心感應,數天之後,竟然流出乳水,直到嬰兒能吃食物才停止。姪兒長大成人,德秀苦於家貧,無力替他娶媳成家,為了完成慈愛心願,於是出來做官,任魯山縣令。

  平生清高自持,無名利心,愛好山水,彈琴自得其樂,天下景仰他的高尚品行,不稱呼其名,而稱他「元魯山」,當時長才博學的刑部尚書房琯,每次見德秀便稱歎說:「見紫芝眉目容顏之間,所顯現的神情氣象,使人名利之心完全淨盡。」其感化人心之深如此。

  ※觀元德秀事跡,可以想見,其人修為之高深。所謂「誠於中則形於外。」人的氣質常於眉目容顏之間顯現。有德者涵養深厚,胸次和順安怡,自然別有一種不凡氣宇顯現於面。德秀能使人見之,名利心淨盡,乃至天下景仰其高行,不直稱其名,確實有其來由也。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二五)

 
心得交流:eg12241同學的學佛心得
 

題目:回覆同學「夫妻吵架、妻子罵公婆,是否該離婚? 」的問題

  阿彌陀佛!我們以前沒學佛,沒做老和尚的學生,所犯的過失尚可見諒,如今既已皈依三寶,自己的一言一行無不關係到佛菩薩的形象,無不關係到佛教的聲譽,無不牽連到三世因果。離婚可不是兩個人的事情,是整個家族乃至全社會重新排列組合,後果非常嚴重,危害非常久遠,學佛之人豈可意氣用事,而不慎之又慎!

  俗諺云「宰相肚裡能撐船」,但這個心量還不夠。我們學佛的人豈但肚裡能撐船,而是要能容得下虛空法界;您連老婆的兩口唾沫都裝不下。平常的人考九十九分算是優秀,但學佛的人考九十九點九都屬於不及格,因為只要還有一分無明未破,還有一絲「我」作祟,還有一點情緒,即不能成就無上道業。學佛的人待人處事就是要吃得起虧、守得住委屈、經得起考驗,做到不要名、不要利,只要眾生高興,只要眾生覺悟,我們自己死一千次一萬次也不要緊,何況一兩句話?老婆想罵就讓她罵唄,罵累了自然會休息,但三世因果不會讓她休息。罵人對她有什麼好處?削減自己的福報,而成就您的忍辱。她罵長輩,裡邊肯定有宿命因果,要逆來順受,不必為她的惡口而火燒功德林,到一邊去念阿彌陀佛,要不了多久,您就會看到下場的,恐怕到時候您又要心疼老婆,反而憐香惜玉,去給她燒香叩頭還願祈福了。

  另一方面,很難說老婆是不是佛菩薩化身來到世間做我們修行人的逆增上緣,她罵兩句是消我們的業障,促進我們早日覺悟,使我們知道胭脂虎的可怕,讓我們生生世世再也不敢貪戀女色牢獄。對這樣的菩薩恩師,我們感恩戴德尚猶不及,豈可恩將仇報,要效法什麼「管寧割席」、「丁蘭休妻」?我們不以大乘菩薩為榜樣,反而東施效顰,攀緣古人,如何去普度眾生,如何去圓成自己的道業,到哪裡去修證自己的無生法忍?

  對於一心了生死的修行人來說,我們本來就不應該結婚,討老婆絕對是給自己討天大的麻煩,結婚絕對是結六道輪迴。如果跟女人在一起幸福,諸佛菩薩為什麼不去結婚?釋迦牟尼佛何必出家?可見男女關係是件麻煩事,是要花時間花心血去經營打理的,是要消磨畢生的精氣神去修補維持的。佛在經典中一再告誡我們,妻室之累猶如桎梏牢獄,對道業的危害極大,許多人在道業將成未成之際,都是在這一招上敗下馬來,墮入輪迴。我們在經典中看到,最後身菩薩沒有一位不是出家人,如果他們不遠離淫欲煩惱,絕對不能成就菩提之路。

  但我等凡夫被淫業牽引,身不由己登上老婆色船,今既已為人夫、人父、人子,講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做人道義,那就要對別人的一生幸福負責,尤其要對子女的健康成長負責,縱然遇到天大的事,也只能自己吃虧忍辱,而不能教別人有絲毫的煩惱瞋恨。因為凡有煩惱之處必有地獄,故學佛之人絕不做無間地獄的工程師。所以結婚也好,離婚也罷,不是兩個人的事情,真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天地、父母、親族、子孫、乃至全社會。許多人當初結婚已錯一籌,如果為一點小事而離婚,更是錯上加錯!離婚這兩個字不能從我們學佛的人嘴裡輕易吐出來,不光社會影響不好,而且並不能幫助我們解脫煩惱、離開三界。佛教我們離欲,但從不教我們離婚。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彌陀經》講若一日至七日念佛,是否指這七日不吃不喝,不去洗手間,不睡覺,一刻不准停頓的憶佛念佛?

答:佛不是這個意思,經上沒有這個說法。但是這個七日確實是七日七夜,真的是七日七夜念佛不間斷。可是念累的時候可以休息,休息好了,趕緊進念佛堂接著念,這就是如法的。並不是說連洗手間都不可以去,佛經裡沒這個說法。

問:弟子感覺念佛時間久了,大約一個小時,很累、很疲倦,不知是念佛換氣的方法不正確,還是業障的原因?

答:初學佛都有這個情形,你只要把這個瓶頸突破,就不會了。所以念佛的功夫得力,要打佛七。七天,一般大概是第五天,第五天的時候,你也不想睡覺,也不想吃東西,精神非常旺。最前面的兩天很痛苦,也就是你從一個習慣改變成另外一個習慣,有點不太適應,總得要三天才勉強,第四天就正常,第五天是最正常。往後去,你愈念就愈自在。如果佛七,有兩個七、三個七連到,所以有很多。像我們在澳洲是十個七連到,就是七十天,所以第一個星期突破之後,往後是非常自在,你念得很舒服,法喜充滿,精神飽滿,睡眠的時間很少,一天二、三個小時足夠。

問:弟子在家買來小米供養院子外面的小雞。父母看到了生煩惱,說弟子在造惡業,因為將很好的糧食拋散掉很可惜。不知這樣做是善還是惡?

答:這個不惡,可是一般人覺得是,你拿到這是一般人都吃不到的,餵鳥的時候,當然人會產生嫉妒心。餵鳥有餵鳥的鳥食,這在國外就很多。國外鳥很多幾乎都是人餵養的,並沒有籠子。我們在澳洲的山上,鳥就非常多,我們供養牠的食物,真的一天到晚都不間斷。一批來吃了之後,跑了,第二批又來了。所以很多人就看這鳥是你家裡養的?也可以說是家裡養的,你一招手,牠就來了。絕對不是關在籠子養,是牠生活在大自然,牠想吃東西,牠會來,所以在國外幾乎每一家都餵鳥。

  (節錄自21-307-000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大陸鏡像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