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化解衝突 促進安定和平 從我心開始做起

 
 
   
  本期專欄:十二德目與我們的生活(中)
  本期內容簡介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92)
  印光大師開示:示修持方法
  倫理道德:要相信老祖宗
  因果教育:不受苞苴而姻緣湊合、不附權貴而昆季聯芳
  心得交流:eb25678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如何說明極樂世界的殊勝?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3.1.15 星期二 Vol. 367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禮是有節度的,禮是社會的秩序、規矩,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這裡面,它的範圍非常廣大。請看本期專欄

  須菩提尊者聽佛講金剛般若,對於這些理事,他一接觸就完全通達。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淨空法師專集網 Facebook專頁淨空法師專集網 新浪微博

  影片及mp3下載:一般品質影片BT種子網(下載170k wmv請多用此,速度快,一個編號一個種子。12-17華嚴經除外,50集打包成一個種子)江蘇電信雲南電信遼寧網通山東聯通日本(流量40m人數限制70人)德國下載,不需帳號/密碼下載影音檔,嚴禁燒製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十二德目與我們的生活(中)
 

  「禮」,是約束身體行為的標準,一舉一動、一言一笑要合禮,佛門講:「不犯威儀」,這個威儀就是禮貌、禮節。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在過去的社會如果不懂禮,沒有法子立足,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稱為禮義之邦,人人都知禮守禮。懂禮、守禮的人、持戒的人,人人都歡喜親近。一個人要做到跟一切人接觸的時候,別人歡喜你、不討厭你,你做人就成功了。所以禮節是我們要學習的。

  禮是有節度的,禮是社會的秩序、規矩,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這裡面,它的範圍非常廣大。人人能守規矩、守禮、守法,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所以禮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到,要恰到好處。如果超過節度,就是諂媚巴結,不合禮;如果不及,顯得自己傲慢,所以一定要符合節度。可見得「懂禮」相當不容易!雖然我們現代這個社會不講禮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疏忽了禮節,可是我們以禮對人,人家都歡喜,並不討厭。由此可知,好禮是天性,絕對不是孔子、孟子想出來的一套辦法,它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自性本具的德行。

  「性德」是個抽象的名相,它從儒家的禮、佛家的戒律顯示出來;禮與戒都不是聖賢制定的,而是古聖先賢心行自然的流露,給我們看到了。所以明心見性的人對人事物,自然具足禮貌。如果沒有禮貌,這是凡夫,無禮就是將自己的本性迷失了,所以表現出來就與禮法相違背了

  所以人與人相往來第一個就要懂得禮敬,才能和睦相處,化解衝突,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弟子規》是最基本的禮教,禮的精神是恭敬,對人事物平等的恭敬心,用最恭敬心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是真正有禮。

  「義」是盡義務,為一切眾生服務,決不求果報,不求報酬,不講權利;義者循理,遵循正理,遵循大自然的規則。中國人講的做事情,無論是為自己的,或是為別人的,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在什麼地位、什麼身份,應當做哪些事情,循規蹈矩,盡心盡力做好,也就是所謂天理良心,處事待人接物利益眾生,不能夠傷害眾生,這叫義。我幫助別人,為社會大眾服務,不求報償,這叫做義務。

  我們現在講做義工,義工就是不要報酬,義務,應當為社會、為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是道義。我們在社會上,無論什麼身分、地位,用財力、勞力,或是智慧,或者三個都用,盡心盡力,全心全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不計較報酬,也不計較工作環境,這就是義!這是應該盡的義務。

  如今的社會只講法,沒有情、理,自以為聰明的人鑽法律漏洞,這就是沒有義;做多少工作都要計算代價,是商業行為,這也沒有義。中國古人講義氣,「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現在這個社會有這種觀念的人,很難找到了,都講利,人情焉能不冷漠?世界焉能不亂?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利害的集合,上有老闆、下有員工,不是親情的組織團體,這之間利害要出了狀況,公司馬上就破產。現在的員工,如果老闆經濟有了困難,周轉不靈,一個月、兩個月工資沒有發出來,員工馬上就要包圍工廠,公司馬上就垮掉。這是道義沒有了,沒有相憐,都是互相對立,都是利害的關係。

  如果公司所有人都能明白義理,能守住重義輕利的原理原則,能把父子有親的這種愛表現在上級跟下級的關係之中,彼此互相憐愛、包容、關懷、照顧,互助合作,共存共榮。團體的每一個人,尊重團體、愛團體,不毀謗、傷害團體,這就是有道義的團體!這樣的公司就能有義且有利,就能給世人做個講義、行義的好榜樣。心裡存義,做出道義、仁義、情義、恩義的形象來影響社會,廣度眾生,讓眾生迴歸道義。都能把它做到,就是現代能盡義務的聖賢君子。

  廉是廉潔,廉潔就不貪汙,不取分外之財,不占別人一點便宜。知道節儉是美德,日常生活當中,守本分,一飲一啄不浪費。過一般社會最低水準的生活,習慣清苦的生活,不追求奢侈,物品要懂得節省,不隨意丟棄,物力艱難,來之不易。拓開心量,不貪圖別人的供養,不貪圖享受,把多餘的用來供養、照顧社會苦難眾生,自己身心清淨,體力自然充沛,粗茶淡飯就足以維持身體健康。

  生活清苦好,心裡沒有貪瞋癡慢,沒有病毒,沒有自私自利,對外面的感染就有抵抗力!佛法在行不在說!一切要做出來,表演給大家看!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沾染,默默的做去,「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自自然然有收穫。勉勵自己盡形壽要這樣做,人家看到你廉潔,深受感動,回頭向你學習,這個感化就產生效應。所以只要自己默默去做,自然廉潔效應就會產生。

  「恥」,是知恥、羞恥、慚愧心。慚愧在中國道德來說,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問心無愧。慚是中國人講的良心,是對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愧是外面輿論的批評。內不違背良心,外面就不會有輿論的批評指責,這就是知恥。知恥是規範自己的行為,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想想如不如法,反省這樣做能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讓別人批評我、指責我?用內外的力量約束著自己。如果是無慚無恥的人,做惡事不在乎別人批評,只顧自己的貪婪欲望,根本不理會什麼倫理、道德,那就是無慚無恥。所以善護諸根,要靠慚愧,要靠知恥的心。

  慚愧是性德,知恥是性德。在佛法講,阿羅漢以上,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具足慚愧,真正知恥。本性本善,本來成佛,我們現在卻受到這樣嚴重的污染,別人都成佛了,我們卻墮落在六道輪迴,迷失了自性,還在當凡夫,怎麼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怎麼能對得起自己的本善?人墮落在六道那就是奇恥大辱!所以我們應該知恥,好好懺悔改過,否則怎麼能對得起自己的本性本善?怎麼能對得起自己本來是佛?怎麼能對得起父母老師,怎麼能對得起佛菩薩,怎麼能對得起一切苦難眾生?我修成才能幫助他;我修得不好,他天天在期望著我們幫助他,救苦救難,我們怎麼能對得起他?所以人要有恥辱心,就有救。

  知恥的人,「知恥近乎勇」。人,為什麼他能夠勇猛精進,發憤圖強,那個力量從哪來的?這個力量不外乎知恥,這個力量推動他,這是他精進的動力。佛家講「勇猛精進」,儒家講「日新又新」,誰能做得到?知恥的人能做到。能知恥,當然就能夠發憤、勇猛精進。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世間善根有三個:無貪、無瞋、無癡,世間一切善法的根就是不貪不瞋不癡。佛法修行當然要具足世間的三善根,沒有世間三善根不能修行。在三善根當中還要有一個特殊的善根:精進不懈。精進使一個人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依舊勇猛精進應化在十法界普度眾生。看到有一個眾生還沒有覺悟、還沒有成佛,覺得那是我的恥辱。這就是見性的人跟不見性的人不一樣的地方,沒有見性的人在迷,不知道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所以他的思惟是侷限的,不是圓滿的;見性之後,知道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是一體,《華嚴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一個眾生沒有成佛,性德不圓滿,這就是恥,然後你才曉得這些諸佛跟法身菩薩為什麼跟十法界眾生感應道交。使得那初學佛的學人,初發心的學人,感恩的心油然而生,知恥、慚愧心當然也就生起來了。唯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依教修行,感激佛菩薩、感激老師、感激一切善友的恩德,所謂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自動自發去做。所以知恥,是修行德目中非常重要的一條,能成就自己的道德仁義。

  慚愧知恥是性德,自性本有,對於不知恥的、不如法的,沒有慚愧心的,怎樣幫助他回歸性德?馬鳴菩薩講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無慚無愧不知恥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的可以斷,本來有的可以恢復。護法的人,修行的人,對這要有堅定的信心和認知,幫助自己、幫助別人恢復性德。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做出了示範、表演。

  在中國有孔子、孟子,在西方有耶穌、穆罕默德,有許許多多的先知,他們都在表演、示範給我們看,從來沒有終止過的。現在這個社會,恥這個字沒有了,所以大家敢胡作妄為。要挽救現在的社會,最重要的,要提倡知恥!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會守禮,自然能夠盡義務,自然能夠廉潔,自然會從迷回頭皈依覺;所以恥的確是一個中心的問題。如果希望社會和平,希望化解災難,把知恥心找回來就真有效了。

  對一切眾生講信用,孝悌忠信,人之言謂之信,都從那個孝字衍出來的,再衍出禮義廉恥,再衍出仁愛和平。所以核心就是一個孝,其他的十一個字都從孝衍生出來的。中國自古以來,以孝治天下。這是文化的根!

仁愛

  「仁」,是會意字,仁者二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別人,自他不二。以真誠的心,仁愛的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可以叫別人做,愛人如愛自己,仁慈博愛,這叫仁,仁者愛人。比如古老的夏威夷他們治療疾病的方法,不必跟病人接觸,不需要見面,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可以用意念治他的病。而且方法很簡單,頭一個就是我愛你,就是仁,然後講對不起,請你原諒,謝謝你,就這麼四句話。心裡頭沒有雜念專注觀想,把病人跟自己當作是一體,愛他如愛己,然後用極善的意念,把自己的器官細胞裡頭的病毒統統清洗乾淨,恢復健康,那個人的病就治好了。這是醫者和病人所起的最自然心電的感應。

  現在人可憐,不知道愛自己,更不會愛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這是不自愛。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變成凡夫造作罪業,這不自愛。人不自愛,就不會愛人,自愛才會愛人。愛人從愛父母、妻子、兒女、家親眷屬開始,慢慢再擴大,擴大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在佛法講,不但愛人,還要愛樹木花草、愛山河大地,對待萬物,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像天、地一樣沒有一絲毫私心,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愛遍法界虛空界。人懂得愛人就不會害人。今天的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是愛心完全沒有了。仁愛之人大慈大悲,心裡沒有敵人、沒有冤家對頭。大家都來推行仁愛,社會就會祥和,問題就能化解,衝突就沒有了。

和平

  八德裡面講的和平,和是因,平是果。要想心安得先要心平,心平之後就得到安。我們現在不平,怎樣才能讓它平?平上面有和,和平,跟大眾相處要能和。佛教我們修「六和敬」,這是佛法戒律的根本戒。六和頭一個「見和同解」,這用現在的話說建立共識,和是從這個地方紮根的。有共同的看法、共同的想法,在這一生當中有共同奮鬥的目標、方向,這是和的基礎。第二個「戒和同修」,守法、守規矩,不守法不行。

  規矩,在中國五千年來每個家族的規矩就是家規,家規的集大成就是現在我們學習的《弟子規,也是各個不同族群家規裡面共同必修的科目,流傳了五千年。這五千年來,你們看看中國歷史真的是長治久安。很不幸現在這一百年,中國人生活得非常痛苦,什麼原因?把老祖宗的成法疏忽、放棄了,苦難來了。如果依照老祖宗成法規規矩矩,肯定整個世界亂,中國不亂,整個世界人苦,中國人享樂。

  在古時候讀書的人,一生奮鬥的目標可以說是代眾生受苦,希望我多受一點苦,眾生少受一點苦,這是性德自然的。古德所說的「學問深時意氣平」,這個人的學問、品德到一定的程度心平氣和,對待任何人都謙虛恭敬。我們看孔子、孟子、釋迦牟尼佛,即使是對待乞丐都尊重,為什麼?他是人,有人格,有人性,是值得尊敬的。他今天落到這個地步,那是不善業的果報,他的習性不善,他本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從本性上看是平等的。

  在佛的心目當中跟一切大眾平等,所以自然謙卑,自然尊重別人、愛護別人、關懷別人,別人有苦難,哪有不援手幫助的道理!這是和諧社會的根。「身和同住」,大環境來講,大家同住在地球上;小環境來說,同住在一個城市,一個鄉村,乃至於更小,同住在一個道場,大家要各自約束自己言行動作,要規矩謹慎,不影響別人,給大家一個好的修學、生活環境。「口和無諍」,沒有爭論。「意和同悅」,每個人都歡歡喜喜,法喜充滿。「利和同均」,衣食住行,大家是平等的。

  一個團體,真正做到六和,大家心就平了,心平之後就得到安,安了之後就得快樂,安樂,離苦得樂就真正得到;如此,佛法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才會真正得到。大經題目叫「平等覺經」,平等就覺了,覺就平等,和是平的前方便,由此可知,覺才和,和就是覺,不和就是不覺。和、平等、覺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與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和,和沒有爭、和沒有界限,有界限必定有爭執。所以真正要得到一生的安樂,從哪裡做?從六和敬修起,以六和敬修平等心,才真正得到安樂。所謂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心就安了,安當然就達到和平,安和樂利。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92)
 

二四、生信 揀示根機 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須菩提尊者聽佛講金剛般若,對於這些理事,他一接觸就完全通達。我們有沒有資格聽金剛般若,有沒有資格學金剛般若?這個疑問,誰能為我們解答?尊者很慈悲,三千年前就知道我們現在的心理,他代我們啟請,代我們提出這個問題。他問得好,有沒有眾生聽到佛在金剛般若會上說的這些話,真相信?「實信」就是真的相信,不帶懷疑,真實相信。

1.「章句」二字,指上文所說道理。「實信」,是能了解如是言說之真實義。

  「『章句』二字,指上文所說道理」。「章」是章法、段落。大段落裡分中段落;中段落裡分小段落。「句」是文句。通常稱之為「文章」。文以載道,文章裡包含許多道理,所以此處「章句」二字,就是指前面佛所講的道理,所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則。

  「『實信』,是能了解如是言說之真實義」。我們每天講經之前須唱三聲「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禮節,表示我們不忘本。經典法門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我們今天研究、讀誦、講解,念念不忘老師。更重要的,我們的心行也要與老師一樣,希望得感應。如果得不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即使《金剛經》有再詳細的註解,我們也講不出來。不依靠佛不行,要真心依靠,即是歸依三寶。真心依靠一定依教奉行。認真努力去做,盡心盡力去做,方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道場這麼多聽眾,如果得不到三寶加持,不要說我來講經,佛親自來講,我們也聽不懂。我們今天能聽懂,聽得很歡喜,亦是三寶加持的力量。當然我們自己有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這是基礎。雖有善根福德,不蒙三寶加持,我們無法聽懂。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虔誠恭敬的求加持。開經偈裡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即是此處講的﹁實信﹂。我們沒有把佛的意思解錯會錯,方是實信。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示修持方法
 

  近來人每每好高務勝。稍聰明,便學禪宗、相宗、密宗,多多將念佛看得無用。彼只知禪家機語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廣大。而不知禪縱到大徹大悟地位,若煩惑未淨,則依舊生死不了。相宗不破盡我法二執,則縱明白種種名相,如說食數寶,究有何益。密宗雖云現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決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則著魔發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為千穩萬當之無上第一法則也。

 
倫理道德:要相信老祖宗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稱為禮義之邦,這是在全世界真正少有的。這個國家,這個族群,這塊寶地上的居民有禮有義,實在是太可貴。我們現在把禮義疏忽、忘掉了,忘了多久?大概一百五十年。這個時間不很長,但是也不短。今天我們的社會遭難,原因在哪裡?老祖宗的教誨疏忽了,受到老祖宗的懲罰。祖宗沒有不愛子孫的,沒有不照顧後代的,這些災難它的目的在哪裡?大概是讓我們覺悟,是逼著我們回頭,我們要不回頭,我們束手無策,沒辦法了,一定要把禮義找回來。禮義是什麼?「禮義者,仁義禮智信,世間道德也」,這五個字在我們傳統文化裡面叫五常。我們傳統文化四個根本,五倫是第一,五常是第二,四維是第三,八德是第四,中國千萬年來就靠這四樣東西,讓這個國家長治久安,太平盛世,禮義之邦,和諧社會都從這來的。

  老祖宗的東西用了千萬年,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是四千五百年,文字是四千五百年前黃帝時候發明的,黃帝以前沒有文字。有沒有文化?肯定有,我們的傳統文化我相信決定超過一萬年。為什麼?印度婆羅門的文化有一萬三千年,我們不會輸給它。所以我們從孔老夫子他老人家談話當中他所說的,他說他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說得太好!「述而不作」是說他只是敘述古聖先賢的教誨,他自己沒有創作、沒有發明,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全是祖宗的東西。對老祖宗的東西他相信,一點都不懷疑,很喜歡,「信而好古」。這種求學的態度是我們今天迫切需要的。我們今天看看這個社會的年輕人,他們學習的態度與這個完全相反。相反學不到東西,學相反了你學習的是皮毛,你得到的是垃圾,不管用,換句話說,有害而沒有利。也許大家看到眼前有利,但是十幾、二十年之後問題出來了。就正像現在的美容一樣,好像很有效果,一美化馬上就改變,十年、二十年就苦不堪言,毛病都出來了。為什麼?它不是自然的,美容是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你自找苦吃。所以我們要相信老祖宗。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九九集)2011/7/17 檔名:02-039-0499
 
因果教育:不受苞苴而姻緣湊合、不附權貴而昆季聯芳(裴寬)
 

  裴寬。為潤州參軍。刺史韋詵。有女。登樓。見人於後囿有所瘞。訪令偕來。問狀。曰。寬義不以苞苴汙家。適人以鹿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詵嗟異。妻以女。累遷蒲州刺史。久旱。入境輒雨。徙河南尹。不屈附權貴。終禮部尚書。兄弟八人。皆任臺省州刺史。寬性友愛。在都治八院相對。常擊鼓會飯。政務清簡。人皆愛之。(新唐書裴傳)

  裴寬唐朝聞喜人(今山西省絳縣西),字長寬,博覽群書,學識豐富,個性忠誠。曾任潤州參軍,當時潤州刺史韋詵,有女兒登樓觀賞景色,發現有人在後園場地掘土埋藏東西,深覺奇怪,於是稟告其父,刺史隨即命人訪查,結果帶裴寬前來,刺史詢問原故,裴寬說:「寬自幼稟承家教,為人應當廉潔守義,不可接受賄賂,玷污我家清白,剛巧有人饋贈一隻鹿,送來就走,寬不敢自欺收受,因此只好將牠埋葬了。」韋詵感歎裴寬有這種廉潔的美德,於是將女兒許配與寬為妻。後來裴寬升遷為蒲州刺史,蒲州地帶久旱不下雨,寬到任入境,隨即下雨,百姓都歡欣慶賀。後來遷徙為河南令尹,不肯屈節附和權貴,結果升為禮部尚書。寬有兄弟八人,都官任台省州刺史,寬天性友愛,特在都城建設住宅,八座院落相對,常擊鼓聚集兄弟子姪會餐。政務清正簡明,人人敬愛他。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一二)

 
心得交流:eb25678同學的學佛心得
 

  題目:心得

  抑鬱症確實是一個很麻煩的毛病,我自己有親身的經歷。我於2001年冬季得了這個毛病,真是生不如死。經過醫治,有了很大的好轉,但不徹底。稍微遇到一點刺激,就受不了,只得靠藥物來鎮靜,自己也非常苦惱。2009年夏天,到附近一個寺院遊玩,偶然遇到了淨公師父講經說法的光盤。請了幾片回去看,就像在黑夜中人突然遇見了光明一樣。從此我走上了學佛的道路。不僅治好我的抑鬱症,而且個性也變好了,從前愛生氣,現在能忍辱。總結自己得這個怪毛病,其實是自己的貪心太重,自己害自己。我主要是聽師父講的《金剛經研習報告》,深刻理解了佛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再加上修忍辱行。過去我把名利看得很重,結果就得了抑鬱症。所以一定不要把名聞利養看得太重,只要吃得不餓,穿得不冷,就應該滿足了,如果還把名聞利養丟不開,那沒辦法,抑鬱症會永遠伴隨你。要想得到的(名聞利養)一點都得不到,不想要的(抑鬱症)又趕都趕不走。這是我的親身經歷。現在我一有空就聽師父講經,快樂無比,世界上最快樂的就是聽經聞法。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為成人介紹阿彌陀佛倒還不是難事,可是面對小朋友和年輕人,就不知道該怎麼說明極樂世界的殊勝。

答:你要介紹極樂世界的殊勝,先要把《無量壽經》、《彌陀經》或者是《觀無量壽佛經》,念熟。不但要念熟,也要有相當程度的理解,你才能夠幫助別人,才能夠把淨土講給別人聽。給年輕人講解,你要有智慧,智慧就是靈活的講法,不是一個呆板的說法。

  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在太空當中的星球,肯定有一些高等的生物,甚至比我們還聰明,科學技術超過我們很多。這些年來,報紙雜誌常常看見所謂有外太空的生物,看到一些飛碟。那是飛行工具,人家從別的星球飛到我們這邊來的,所以可以肯定他的技術比我們高明,我們現在還沒辦法。雖然能發射火箭到太空探險,但屬於非常笨拙的方法,沒有他們那麼靈活。

  他們使用的交通工具,速度之快無法想像,而且它可以在空中停住。這個飛碟我曾經看過一次,那時我還沒有學佛,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台灣,很多人看見,第二天報紙上還登了。我們看見就是一個圓形紅色的光,停在空中不動,大概有五、六分鐘的時間。原先我們以為是軍隊裡面的信號彈,可是看了也不像,看了大概五、六分鐘之後,它就慢慢移動,我們就曉得那不是信號彈。它慢慢移動,愈移愈快,幾分鐘之後,非常快的速度一下就沒有了,第二天報紙登出來。像這些事件,你在報紙雜誌常常看到,很多地方發現。那這種科技,我們地球上現在的科學家還望塵莫及,還造不出來。

  這個東西你們相信不相信?如果相信,極樂世界在外太空,那個地方比我們這好多了,我們這生活太苦了。他們那個地方科學技術比我們更高明。為什麼?空中飛行不要這些工具。所以諸位要曉得,凡是用這些工具到某個星球探險,這是人道,不是天道,天道不需要有工具,他那個能力就更大!神道、仙道、天道,飛行都不需要藉任何工具,那他如何能做到?現在在科學上都能解釋,身體是物質,就是物質跟能量可以轉變,他把物質變成光,光的速度就快了,到達那個地方他才把光又變成身體,這就高明了。這是我們科學家所夢想的,看什麼時候才能夠發展到這個程度,不需要用任何工具,就能從自己意念上來轉變。這在理上講是決定可能,但是在方法上講,現在人還不懂得,但是在佛法裡頭知道,用禪定的功夫,甚深禪定就產生這個力量。

  現在中國、外國都有一些特異功能的人,有一些特異功能那個能量很強,實在講,是正常的現象。這個能量每個人都有,不是說只有他有,還有比他更高的能量,他還沒到那個程度,都是意念。「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意念。他的意念集中就產生很大的能量。我們今天的意念散亂,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你的精神、意念不能集中,所以它不起作用。如果能量集中就起作用。禪定就是把能量集中,心裡頭沒有妄想,它就起作用,所以神通就發現了。

  (節錄自21-305-000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大陸鏡像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