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真信有彌陀 極樂 真願往生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決定得生極樂淨土 萬修萬人去也

 
 
   
  本期專欄:五常(上)
  本期內容簡介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89)
  印光大師開示:示修持方法
  倫理道德:仁義禮智信帶來社會和諧
  因果教育:孝子循吏純臣(狄仁傑)
  心得交流:ec27732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老人日子不多應享清福,為何要念佛?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2.12.1 星期六 Vol. 364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五倫是組織,維繫五倫的是五常,就是常道。這個「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標準。請看本期專欄

  此段講了兩個層次的功夫效果。我們入門,從讀經下手。讀經的目的就是作觀,改變我們的想法、看法。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12/21~23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恭請悟道法師主法網路直播: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啟建四十九天護國息災佛七法會淨空法師專集網Facebook專頁淨空法師專集網新浪微博

  影片及mp3下載:一般品質影片BT種子網(下載170k wmv請多用此,速度快,一個編號一個種子。12-17華嚴經除外,50集打包成一個種子)江蘇電信雲南電信遼寧網通山東聯通日本(流量40m人數限制70人)德國下載,不需帳號/密碼下載影音檔,嚴禁燒製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五常(上)
 

  五倫是組織,維繫五倫的是五常,就是常道。這個「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標準,仁、義、禮、智、信。在佛法裡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五戒、五常,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

  「仁」,是會意字,仁者愛人,要推己及人,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我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可以叫別人做,愛人如愛自己,仁慈博愛,這叫仁。現在人可憐,不知道愛自己,更不會愛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這是不自愛。人不自愛,就不會愛人,自愛才會愛人,人懂得愛人就不會害人。愛人從愛父母、妻子、兒女、家親眷屬開始,慢慢再擴大,擴大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在佛法講,不但愛人,還要愛樹木花草、愛山河大地,對待萬物,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像天、地一樣沒有一絲毫私心,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現在的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是愛心完全沒有了。人人有愛心,社會才會祥和,問題才能化解,衝突就沒有了。

  夏商周時代稱為三王,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總共一千八百年。這一千八百年,用仁治國,稱為小康之治,還稱不上大同。從禹王傳位給他的兒子開始,(他的兒子太好了,天下都推崇他。)之後就變成家天下,傳位的時候都傳自己的兒孫。這些君王們都是用愛治天下,真正負責任,真正的履行仁道。

  義是什麼?義者循理,無論何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則。「義」是盡義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求果報,不求回報,不講權利。在什麼地位、什麼身分,應當做哪些事情,要把這個事情盡心盡力做好;處事待人接物循規蹈矩,利益眾生,不傷害眾生。這就叫義。有義走遍全世界,沒義就走不通。

  中國自古以來教學是義務,束脩是學生對老師的供養,老師決定不會訂標準,有訂價那是生意買賣。教學是義務,這是師道。若訂價碼,貧窮人受教育的機會就沒有了。所以中國的師道是多麼值得尊敬。孔子教學,有教無類,對學生決定沒有分別,學生對老師的供養是隨意的,富有的多供養一點,貧窮的少供養一點,沒有也行。所以老師都很清貧,但是他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受到大眾普遍的尊敬。老師看到學生將來在社會上個個有成就,他也很安慰,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所以要講求義務,人人都能夠對社會、對大眾願意盡義務,不講求報酬,這個社會才真正有進步。報酬裡有偷工減料的,有偷懶、有欺騙的,義務裡頭沒有。

  我們要給眾生做個講義、行義的好榜樣。幫助眾生的項目眾多,那要看我們是在什麼樣的地位,什麼樣的身分。或者是用財力,或者是用勞力,或者是用智慧,或者三個都用,盡心盡力,全心全力,為一切苦難眾生工作;幫助他解除苦難,離苦得樂。不要計較報酬,也不要計較工作環境。心裡存義,做出道義、仁義、情義、恩義的形象來幫助社會,廣度眾生,讓眾生回歸道義。

  禮是生活規範,是社會秩序,禮是有節度的,不能夠超過也不能不及,也不能不到。儒家講的禮,是古聖先賢、祖宗傳下來的教誨。禮的本質(內在精神)就是恭敬、謙卑,表現在外的身口意(三業),自然就現出尊重恭敬別人的相,這就是禮。所以禮是以心為根本。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有誠敬,外在身體自然表現出禮。禮之本——恭敬心,恭敬心是我們本性,是自性中的性德,本有的。學禮的目的就是恢復恭敬心,「禮者,敬而已矣」。

  在佛教到中國來之前,中國古聖先賢把禮敬擺在第一條,謙卑是基礎,沒有謙卑什麼都不能建立。所以從謙卑開始奠定基礎,然後學敬愛別人,從內心真正敬愛、尊重、關懷、照顧、幫助眾生。《曲禮》第一句就講「毋不敬」;在佛法講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禮敬要遍法界虛空界,就如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一樣的謙卑恭敬。對一切人、事、物都不能夠失禮、失敬,這是成佛成聖賢的大根大本。中國聖人跟佛菩薩的觀點一樣,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沒有驕傲,沒有別人不如我的想法,只要有人請教,無論是什麼身分的人,上自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他們都親切教導。可見聖賢們平等的恭敬心。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89)
 

7.讀經,是經轉我。作觀,則為轉經。經轉我,則以經轉移凡情。我轉經,則常生智慧,更為重要功夫。

  此段講了兩個層次的功夫效果。我們入門,從讀經下手。讀經的目的就是作觀,改變我們的想法、看法。用讀經改變我們的想法、看法,這就是「經轉我」。用經轉變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初學一定要從此處入門。至於「我轉經」,在中國歷史上只看到六祖惠能大師一人。惠能以前,一個也沒有;惠能大師以後,也沒發現一個,所以不能學他。我們還要循規蹈矩,從讀經下手;功夫做到相當的程度,也能進入第二個層次「我轉經」。所謂轉經就是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

  參禪會豁然開悟,大澈大悟,明心見性。教下用讀經的方法,讀到功夫成熟之後,也會大澈大悟,明心見性,是一樣的。用的方法不一樣,功夫累積,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智慧,所以教下講「大開圓解」。到大開圓解時,方是「我轉經」,就不是「經轉我」。念佛,用持名的方法,行;用觀想的方法,也行;用觀像的方法,也行;用讀經的方法,也行。我每天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都可以。念經就是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不亂,就開悟,明心見性,到那時就是「我轉經」。

  轉經是什麼現象?智慧現前,心地清淨。如六祖大師,不認識字,沒聽過《法華經》;法達是專念《法華經》的。《法華經》二十八品,法達只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便說,好了,後面不要念了,全都明白了。這就是「我轉經」。

  世出世間法,科學家花費多少心血,匯集多少人的力量,才發現許多新的科學技術。如果是開悟的人,他一聽、一看,全都會了。不但會,比科學家還會得多。科學家還有很多不知道的,而他完全都明瞭。試問,佛菩薩真有能力,何以不肯發展高科技給我們受用?這件事不要問別人,問諸葛亮就知道。《三國志》是《二十五史》裡的一部書,諸葛亮的確很有科學頭腦,他發明「木牛流馬」,機械化的運輸。雖然每天走的路不多,三四十里也相當可觀。這些技術何以不傳下來,把它全毀掉而不留給後世,這是他的大慈悲心。

  如果從那時開始,科技不斷的發展,這個地球早就毀滅了。他們大慈大悲,所以不願意把這些東西傳下來,道理在此。諸佛菩薩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心。科技雖為我們帶來一些方便,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諸位細心想想,得不償失。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嚴重的污染,每天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動物,有一百多種絕跡。每天都這樣子,有增無減。再加上社會上人心,貪、瞋、痴、慢,加速度的增長,整個社會動亂不安。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人心惶惶,沒有安全感,那裡有生活樂趣。這就說明我們付出的代價太慘重,而得到的便利太小,得不償失。諸佛菩薩、古聖先賢雖有智慧而不肯為,真正是慈愛一切眾生。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示修持方法
 

  學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獨上下手。既能慎獨,則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處。若有則當力令斷滅,方為真實行履。否則學在一邊,行在一邊,知見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學佛自稱通家者之貼骨大瘡。倘能以不貳過是期,則學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實益矣。

 
倫理道德:仁義禮智信帶來社會和諧
 

  每個人都存心起心動念「仁」,仁是什麼?愛人。你看這個仁是兩個人,二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想到別人就想到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仁者愛人,愛人怎麼會害人,哪有這種道理!「義」,義是講理,我們一般講是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比法好。法裡頭如果說沒有情、沒有理,這個法就很可怕。中國法裡頭有情有理,情理法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這叫義,這個好。「智」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用理智,不用感情,感情是煩惱。「禮」非常重要,禮是人與外界接觸,對人對事對物要有節度,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及。所以禮叫禮節,它有節制,我們生活才能得到安穩。

  末後一個「信」,決定講信用,守信。中國古人很多交易沒有文字的,不需要契約,守信。欠錢一定還債,借錢給那個人甚至於忘掉了,還債送來告訴他什麼時候借你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沒有文字記載,不需要。你看古時候的人,你有困難的時候,我就幫助你,你要借,借給你,你還很好,不還也好,不計較。你有能力就還,沒有能力就不必還,你看這個社會多和諧。如果我們能把這五個字做到,你自己身心健康,你家庭美滿幸福,社會和諧,天下太平,這五個字就行了,就可以做到了。佛法裡面講的《十善業道》。在古時候人人做、家家做,所以這個社會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完全得力於教育。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七九集)2011/7/5 檔名:02-039-0479

 
因果教育:孝子循吏純臣(狄仁傑)
 

  狄仁傑。為豫州刺史。詔命治越王貞等黨與。當坐者六七百家。籍沒五千口。趣使行刑。仁傑密奏。彼皆詿誤。臣欲顯奏。似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仁卹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澧州。道過寧州。(仁傑曾為刺史)父老迎勞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攜哭於德政碑下。至流所。亦立碑。為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見白雲孤飛。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去。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傑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藺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時方與司馬李孝廉不平。相與曰。吾等可少愧矣。相待如初。(狄仁傑傳并通鑑)

  狄仁傑字懷英,唐朝太原人(今山西省),博通經史,應試明經中舉,歷任大理丞,河南巡撫,豫州刺史,曾經平斷冤獄,毀除淫祠,拯救詿誤(誤受牽累的罪囚),為官恩威並著,百姓歸心敬仰,立碑紀念。

  仁傑為豫州刺史時,奉命查察越王貞同黨案,當時被錄為連坐者六、七百家,應沒收財產的有五千餘戶,元帥張光輔已拘罪囚二、三千人,將處重刑,仁傑不禁惻然感嘆,於是陳表力救,飛使密奏道:「罪囚甚多誤被牽連,臣若顯然陳情,似為逆人申理,但明知詿誤而緘默不說,又恐違背陛下仁德體恤意旨,所以拜表陳訴,仰乞矜恤鑒裁!」不久接到覆旨,太后特予赦免死罪,令流戍澧州。流犯路過寧州(仁傑曾任寧州刺史),父老迎接慰勞說:「是我狄使君救活你們的性命。」於是相攜到德政碑下哭拜追思三天才走,到了流所,也為之立碑,感恩懷念。

  這時張光輔尚駐豫州,部將恃功,強橫搜索罪犯,仁傑不許,光輔憤怒,責難仁傑說:「刺史難道敢輕視元帥嗎?」仁傑說:「公率領將士,前來平亂,如今亂已平靖,越王已死,公放縱將士暴掠,以殺降人為己功。仁傑奉命來此,是為民除害,恨不得尚方寶劍加公頸上,雖死不懼!」光輔張目,無言可對,回朝奏說仁傑出言不恭,於是被遷為復州刺史。

  仁傑為并州法曹參軍時,雙親都在河陽,兩地遠隔,仁傑思念雙親,登太行山,舉目南望,見白雲孤飛,睹景感觸,對左右說:「我親所居在此雲下。」惆悵久立,瞻望良久,直到白雲飄散,才依依下山。

  仁傑不但自行孝道,且能體諒成全他人的孝行,同府參軍鄭崇質,其母年老且病,奉派前往邊遠區域,仁傑得知,對崇質說:「太夫人危疾在身,如今你將遠使邊地,豈可拖累老母為你操萬里憂慮呢?」於是拜見長史藺仁基,自願請代崇質前往,仁基感嘆佩服他對同僚深厚的情誼,於是另派他人代行。當時藺仁基正與司馬李孝廉有嫌隙,同被感動地說:「我輩怎不自覺慚愧呢?」於是言歸於好,相待如初。

  武后朝起用仁傑為同平章事(宰相),仁傑剛正無私,正色立朝,以復興唐室自任,不肯諂事諸武,然而對於武后,則屢用婉言諷諫,徐徐引導,武后終被其忠誠所感,因此委以重任,尊他為國老,仁傑常以調護皇家母子為意,武后要立武三思為太子,仁傑以母子親於姑姪,切情切理婉詞譬喻,武后終於感悟,迎還盧陵王(武后子)(中宗)於房州,唐室國運,由此賴以維繫。居位又蓄意舉薦賢才,所薦如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皆為中興唐室名臣。仁傑一生公忠體國,名重當時,功高千古,年七十一歲以功名善終,武后聞訃,不禁感傷泣下說:「朝堂自此無人,天奪我國老,未免太速矣!」於是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中宗復位,晉贈司空,睿宗朝又加封梁國公。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O九)

 
心得交流:ec27732同學的學佛心得
 

  題目:是怨親債主還是佛菩薩護法神

  阿彌陀佛。想想我們身上是背著所吃所害等的眾生,身後跟著過去世的怨親債主待機報復;身邊是現世的怨親債主,報復我們刺激我們怨恨造業;周圍感應的都是妖魔鬼怪,看的見的,看不見的。所以我們要是不學佛的話,往哪裡逃呀?受報有怨恨就是有果報,有怨恨就要受果報,有怨恨受果報同時就又造業,苦難苦惱一生,迷惑顛倒。死後還要到地獄等受報。我們和所有眾生互相為怨親債主,冤怨相報。苦不堪言!

我們學佛後,念佛,保持身口意純淨純善,就跟佛菩薩相感應,就有佛的弘願加持,有護法神保護,不遭魔難,怨親債主就沒有辦法報復我們;可是只要我們有一點惡,就感應了妖魔鬼怪,就得到了怨親債主的報復。所以,學佛後我們的怨親債主成為我們的護法神,是我們修忍辱,修布施,幫我們持戒律,消業障,警惕督促我們修行的護法神,不好好修不行。所以學佛前環境都是怨親債主,都是妖魔鬼怪;學佛後,我們身口意純淨純善,環境都是佛菩薩,都是護法神。

  只要我們換心轉意,怨親債主就都是護法神,業障煩惱就都是功德菩提,修行的根本在於守住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不在於周邊環境如何。境隨心轉。就如劉素雲老師所說的,逆境是不可多得的寶貴的財富。願意分享,願我們能逐漸理解深刻,才能真正付與實踐。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老年人的日子所剩無幾,應該把握時間享享清福才對,為什麼要用來念佛?

答:什麼叫清福?現在社會大眾在工作的時候,都很緊張,他也沒有時間去想別的。退休之後,我們看到兩種現象,一種是雜念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到自己退休了,沒有用了,感到很哀傷;另一種是昏沈,精神提不起來,有這兩種現象。這兩種現象讓人特別容易衰老。我有很多過去的同事、朋友退休之後,兩年沒有見面,再一見面好像隔了二十年一樣,這就是古人所講的「憂能使人老」。晚年清福要很快樂才行,所謂「兒孫滿堂,孝子賢孫」,那才有清福好享,真的有人能享一點福,可是現在人我看很少有這樣的福報。

  沒有福報的人退休下來之後,念佛倒是真正享清福,在念佛堂精神有個寄託,人生的目標轉移到極樂世界。這個清福是所有清福裡面第一清福,無上的清福。能夠把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不但不容易衰老,肯定心情愉快,精神飽滿,跟不念佛的人完全不一樣,所以念佛、聽經是晚年最好的清福。如果能夠有些同修在一起共修那就更好,為什麼?一個人修往往容易懈怠。有幾個人在一起修,彼此互相勉勵,討論佛法,交換學習心得,這樣往往會提起學佛的興趣,彼此都能夠長進,所以大眾在一起學習有它的好處。一個人除非真的是好學,勇猛精進不懈怠,行。一般人一定要依眾靠眾,古人建道場、建念佛堂用意就在此地。

問:年紀一大,身體愈來愈不中用,拖著這樣受罪的身體還能學佛嗎?如果可以,什麼方法最適合?

答:如果是對佛學有相當的基礎、認知,專心念佛就好。我大概在二十多年前在台灣南部講經,在屏東遇到一個老居士,那個時候好像八十四歲,身體很健康,過去也是做官的,一天念三萬聲佛號。他曾經參過禪也學過密,他想想都不行,都用不上力,最後還是念佛好,每天念三萬聲佛號。我說你怎麼念法?他走路,走路是運動,住在鄉下,在鄉下稻田裡面,他走一步一聲佛號,三萬聲佛號他就走三萬步,所以八十四歲身體很健康。 這個老人的修學方法是很值得年歲大的人學習,為什麼?心要清淨,養心要靜,養身要動。身體是個機器,如果不動,它就生鏽了,它就壞了,所以一定要動。我們常講「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活不了,這有一定道理的。

問:孩子整天為自己事業忙碌,自己想幫忙卻又使不上力,請問念佛可以幫助他們嗎?

答:可以,你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他,真能幫上忙,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你看看江本勝先生的實驗,一杯水放在這個地方,我把意念給它,它都產生變化,你從這個科學證明就知道我們的意念可以加持別人。念佛是最善的念頭,可以真的幫他消災免難,幫他事業順利,這不是迷信,確實是有科學證明的。

  (節錄自21-305-000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大陸鏡像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