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切眾生,無不有欲、色、識。此三者若不轉移,則永遠輪迴三界六道。而轉移之最善巧,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
「一切眾生,無不有欲、色、識。」欲是欲望,我們今天講的感情,貪、瞋、痴、慢,都是欲。色是身體,任何眾生,都有身體。識是分別心、執著心,有分別、有執著。有身體,有貪瞋痴慢,欲、色、識,三個字就代表「眾生」。
「此三者若不轉移,則永遠輪迴三界六道。而轉移之最善巧,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此處說得好,此三者要「轉移」,不是講斷,何以故?斷不掉,不能斷,它是從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它要斷了,真如本性也斷掉了。要把它轉變,把欲轉變成智慧,把貪、瞋、痴轉成戒、定、慧。把「色」轉成圓滿報身。我們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裡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金剛不壞身,不生不滅。把「識」轉變成真如本性。迷了,真性就轉成識。悟了,識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心,要會轉。如果不能轉,就永遠在輪迴裡受苦受難。你要問為什麼?輪迴就是此三者變現出來的。
古印度有不少宗教家的功夫相當高明,能在定中觀察到六道輪迴的現象。可以看到非想非非想天,可以看到地獄。他們見到這些事相,但不知事相之所以然,原因是他們沒有智慧。一直到佛出現於世,才把六道輪迴的來龍去脈,以及怎樣才能超越六道輪迴說清楚。佛教我們轉移,而轉移最善巧的方法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用此方法來轉移,每一個人都做得到,誠如善導大師講的「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功的。
第二、西方極樂世界環境好,阿彌陀佛是老師,諸上善人,等覺菩薩無量無邊,是我們的同參道友,隨時隨地都幫得上忙,何況每天你還會到十方諸佛拜訪,聽諸佛講經說法,焉能不開智慧?供養諸佛菩薩,修大福報,福慧雙修。無量劫來所修的比不上人家修一天,人家一天有能力去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我們那有這個能力。
也許大家懷疑,無量無邊諸佛菩薩,一天之中訪問,怎麼來得及?你完全想錯了,西方世界菩薩拜訪諸佛,供養聽法是分身去的,不是一個一個去拜訪。換言之,一切諸佛如來面前,他都在座,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他也沒離開,有這種本領。知道事實真相,我相信一定能萬緣放下,趕緊到極樂世界去。到了極樂世界福慧雙修,才圓滿。他方世界修行要無量劫,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有個成就,西方世界三劫四劫就成佛了,何以故?人家修一天,我們無量劫都比不上。是故,一切菩薩沒有一個不願意往生西方淨土的。
11.化除我見,即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不起分別,即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此二既轉,則五、八亦隨轉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修行要在轉識成智。
「化除我見,即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前面講轉移的理論與方法,此處講轉移的效果。第七識是執著,一切都不執著,平等性智現前了。何以是「平等性智」。不平等,智慧就現不出來。
「不起分別,即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我們偏偏要分別。因為分別,我們的妙觀察智不能現前,道理在此。真正用功的人,在一切境界裡,不論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不用分別心,也不用執著心;絕對不用第六識,不用第七識,他用「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此是因地上轉,這兩個一轉,八識與前五識連帶就轉了。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轉了,一切境緣之中,我們起心動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把你的分別心轉掉,把你的執著心也轉掉。這一句阿彌陀佛念熟了,分別執著沒有了,四智菩提就現前,這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
「此二既轉,則五、八亦隨。」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成是成就,所做的全是智慧。穿衣吃飯是智慧,那是成所作智,我們每天生活,每天工作,每天交際應酬充滿了智慧,對人對事都應付得很圓滿,恰到好處。「成所作智」,成就所做的智慧。
第八識轉變成「大圓鏡智」。圓是圓滿,無所不知,像大圓鏡照虛空法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轉八識成四智。「修行要在轉識成智。」縱然這一句佛號念得很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過是凡聖同居士而已,凡聖同居士修行在西方世界要證果,需要三、四劫。三、四劫時間就長了。如果轉識成智,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品上生,經上講一去就華開見佛,這才是一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才是真正不可思議。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讚歎的。諸佛何以禮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心王」,道理在此。
真正會修行,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掛在口邊的口頭禪,大家聽多了,也就無所謂。放下身心世界就是放下分別 、執著。提起正念呢?就是這一句佛號。立即轉識成智,你之所以轉不過來,沒放下,是「分別」障礙了妙觀察智,「執著」障礙了平等心,只要放下分別、執著,自性的智慧就現前。《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釋迦牟尼佛說,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現在何以變成這個樣了?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執著,沈淪墮落,不能恢復自性。
「執著」就是第七識。佛教你捨掉妄想,捨掉分別。想捨、難捨,捨不掉。何以捨不掉?認為身心世界都是真的,即是沒有看破事實真相。
佛在此講「當體皆空」,如果我們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試問,能不能放下?能不能不執著?能不能不分別?自然就不分別、不執著了,因為分別、執著毫無意義。假的、空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有什麼好執著的。果然能放下,自然就轉識成智。何以放下難,因為沒看破。《金剛經》開智慧,智慧是教我們看破。念佛是教我們放下,只取西方極樂世界。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