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玄義」,是隋末唐初天台智者大師詮釋一切經論之準則。正式講經前,先用五個科目來闡釋經中大意及玄妙之義理。
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
講經之前,先介紹全經之大意,目的有二:一、對初學者而言,經文很長,講解需要時日,初學之人不了解經典之義趣,會很難產生興趣,而易失耐心。故先講述全經之大意,以引發其學習之信心。二、對老修行人而言,玄義乃是註者之心得報告,可從中了解註者對佛法的契入程度、修持之功夫以及見解與智慧,對自己功夫之增進,見解之擴充,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古代講經,講解玄義的方式有多種。但是,到了唐朝中葉以後,其他方式幾乎都不被採用了,唯獨賢首之十門開啟,與天台之五重玄義,光耀至今。晚近,五重玄義尤為講經法師所青睞,因其簡明扼要,最契現前廣大聽眾之根機。
現今,即使五重玄義亦不為講經法師所重視。當年李炳南老居士告誡學人,學講經者,一定要懂五重玄義、十門開啟。但是,講經時是否採用,要視法會情況、聽眾根機而定。若不講玄義,則代之以講經因緣,然後直接入題。經題講畢,即講「如是我聞」,直截了當,最契現時之機。現代乃工業時代,大眾工作繁忙,分秒必爭,講授佛法一定要「契理契機」。若雖如法演繹,卻不契時人之根機,不懂現代人之所需,難免不受人歡迎。
此次講演,力求簡單明瞭。青蓮法師的註解有些特別獨到的見解與殊勝的發揮,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就可以細講。現前不需要的,不容易理解的,不適合現代社會環境和意識形態的,我們就將它省略。諸位如果需要深入,自己可以依照原著修學。我們從玄義中,可以看出青蓮法師確實有很高明的見解,在古大德註經玄義中少見,他是以「不可思議」作為世尊演說地藏法門的依據。
佛法常稱《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大不思議經》,稱《維摩詰經》為《小不思議經》。青蓮法師對《地藏經》亦以「不思議」稱之,法師豈不是將此經與《華嚴》、《法華》、《維摩經》等量齊觀!其看法是否有根據?不僅有,而且非常充分。我們從「忉利天宮集會品」中看到,法會盛況空前,參與法會的人眾,乃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與《華嚴》法會盛況無二無別。《華嚴經》稱為「一乘了義」,此經又何嘗不是一乘了義!法師對名題以「不思議人法為名」;「辨體」以「不思議性識為體」;「論用」以「不思議行願為宗」,如是講法很少見到。然仔細思惟觀察,確實有道理!我們體會到:青蓮法師註本見地之深邃,確有其獨到之處,而為其他註本所不及。
「題」乃一經之總綱,猶如世俗文章之題目,觀其題而知其文之大意矣。是故講經先講經題,向聽眾提示一經之總綱領。次而講體,體即是經典之理論依據,佛是依據什麼理論而說的。明瞭一經之體,方能建立信心。信心建立,明理之後,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才得受用。若不能落實,難辭談玄說妙之咎。落實就是「明宗」,明宗是講修學的方法,就是將理論落實在生活之中。落實之後,有何利益,即是「論用」。用就是受用,依照此法修學得到哪些受用。「判教相」,本經是佛法修學的共同基礎科目,無論顯教密教,都以孝親尊師為修學之根基,此乃通途之教相。
所以五重預釋者。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即能詮名。識所詮體。欲顯此體,須明宗要。宗成體顯,妙用得力。然後判屬時味部教,則義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擬觀山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矣。
「預釋」,預先解釋。「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即能詮名。」此是預先解釋全經大意之目的,令人一看經題就知道經中所說的義理。「識所詮體」,體即性質,認識此經之性質。
「宗要」是修行的方法。「宗成體顯,妙用得力」,用是指論用,學習後所得之功德利益。「然後判屬時味部教,則義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擬觀山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矣。」此是說明,何以要用五重玄義來釋經中之大意。
一、釋名
釋名中。地藏菩薩本願六字,是別題,別諸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餘經故。
佛經立題以「人、法、喻」三為綱,有「單三」、「復三」、「具足一」,共七種立題。單三者,單人、單法、單喻。如《佛說阿彌陀經》,即單人立題也。「佛說」,佛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是西方極樂教主,釋迦、彌陀兩土導師皆屬人,故為單人立題。《大般若經》為單法立題。
復三者,法喻、人法、人喻。如《妙法蓮華經》,名「法、喻」立題。「妙法」為法,「蓮華」是比喻。具足者,人、法、喻合為一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故為人法喻具足立題。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以不思議人法立題。「地藏菩薩本願」是「別題」,不同於其他經。「經」是「通題」,通於一切經。如《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皆稱之為經。「別題」中,「地藏菩薩」為人,「本願」是法。地藏菩薩不可思議,菩薩的本願亦不可思議,是故青蓮法師說「以不思議人法為名」。世尊為本經開示了三個名稱:一「地藏本願」,二「地藏本行」,三「地藏本誓力」。譯經的法師取其中之一,即「地藏本願」。願一定有行,行一定有誓力。是故,地藏本願即地藏菩薩的行願與誓力之總稱,將行與誓都包括了。
人名亦有通別之分。地藏是別名,菩薩是通名。其實,地藏還是通名,不過與菩薩對比,菩薩通的範圍更大。何以說地藏是通名?凡是修學地藏法門、依地藏本願自行化他的,此人就是地藏菩薩。
觀音菩薩若以孝親尊師教導一切眾生,觀音菩薩迅即化身為地藏菩薩。同理,地藏菩薩若以大慈大悲度化眾生,則地藏菩薩搖身一變就是觀音菩薩。佛菩薩沒有身相、沒有名號,名號、身相乃「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現。諸佛菩薩是一體,一體即是一真、一法界、一法身,隨眾生之感而應化。明瞭事實真相,我們對於諸佛菩薩就生平等心,不再分別、執著。
地藏菩薩的名號,義理無盡深廣。「地」是大地,大地能生育萬物,一切動物、植物、礦物都不能離開大地。大地含藏無盡的寶物,供養一切眾生,不但蘊藏的金銀七寶是寶藏,地上生長的五穀也是寶藏,一切動植物都必須仰賴大地而生存。
佛將心性比作大地。《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還是心。世出世法,虛空法界依正莊嚴,皆是自性所現,妄識所變。心地含藏著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一切皆是無量,都是不可思議。此即地藏名號之由來。無盡的寶藏是一切眾生皆本自具有,非佛菩薩之獨藏。即使阿鼻地獄眾生,亦無絲毫欠缺。就心地寶藏而言,的確是生佛平等,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然因生佛迷悟有別,故受用有異耳。
如何開發心地寶藏?必須修學地藏法門。地藏法門的內容是什麼?本經自始至終所顯示的就是「孝親」。佛法的教學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修學圓滿了就是孝道的圓滿。是故,佛法的修學,徹始徹終就是一個「孝」字。
我在十年前,就開始專講淨土。有同修問我:「法師,你不是專弘淨土,為何又講《地藏經》?」我說:「我是專弘淨土!我講《地藏經》,還是專弘淨土!」因為淨土法門修學的根基是「淨業三福」,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而《地藏經》就是第一福的詳細註解。
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
「法界」就是一念心性。我們講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名異義同。佛用種種名相來闡明一件事,其用意在教導我們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教導我們學習佛法的原則有三,一、「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語文字;二、「離名字相」,名詞術語是表達義理之工具,是指路牌,不可執著指示方向的路標;三、「離心緣相」,心緣即意識思惟分別。唯有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一切不分別、不執著,方能體悟大道。若落在名言、思惟、分別、執著之中,即與事實真相永遠隔絕。
以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祕藏,用贖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
「三千之寶」,即是智者大師註釋《法華經文句》所說的「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是表法,不是數字。佛將無量無邊的法界歸納為十大類,每一類都是無量無邊的性德,不可思議。十法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十法界中的每一法界又有十法界,以人道而言,有人中之佛,釋迦牟尼佛即是。有人中之菩薩,《華嚴經》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即是。有人中之阿羅漢、辟支佛;有人中之天人,福報大的,其享受與天福一樣。也有人中之畜生,愚痴顛倒,天天造作惡業,邪正、是非、善惡不辨。亦有人中之餓鬼、人中之地獄。故一法界又具足十法界,十個法界就變成一百法界,即百界也。
《法華經》說「十如是」。一百界中,每一界有十如是,就是千如。天台大師講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稱為三千。此處「眾生性具三千之寶」,即是就此而言。
十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如是。」性如是,性是體性,一念心性。相如是,性能現相。虛空法界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莊嚴,相如是也。如是是何意?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德以「金」比作性,「器」比作相。黃金可以做出許多形形色色不同的器皿,猶如十法界之依正莊嚴,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希望我們能從比喻中體會,十法界的依正莊嚴皆是自性變現的,除自性外,確實無有一法可得。
前面講性體湛寂,作用虛靈,活活潑潑,決定不可得。因此,我們切不可有得失之念,以為緣生是有得,緣滅似乎有失。真實講,緣生沒有得,緣滅亦沒有失。真正的事實真相是什麼?不生不滅。《中觀論》歸納為「八不」,八不是以不生不滅為主,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此乃一切法之真相。會用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以「八不」觀察一切境界相,觀久了會開悟。若是打妄想就不能開悟了,妄想心會生煩惱。馬鳴菩薩教導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才會開悟。若用思考就落入了意識;意識是迷不是悟。迷決定不能開悟,覺方能證真。
「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簡單講就是眾生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才藝、德能。而佛得受用了,所以得大自在,能在十法界隨類現身,隨機說法,不疲不厭。凡夫何以不能得此殊勝受用?就是「為煩惱六賊所覆」,六賊是指六塵、六識。「意識惡王所害」,六識最重的是意識,而凡夫卻將意識當成自己的真心。意識具足五十一心所,其他與識相應的心所沒有那麼多,可見它的作用之大。向外,它能緣虛空法界;向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能力相當大。但它唯獨緣不到自性,因為它是在迷位,性是在悟位,是故緣不到。它能緣十法界,緣不到一真法界,因一真法界是覺悟之境界。我們不能見性,不能入一真法界,因為「為煩惱六賊所覆」,又為「意識惡王所害」。佛真的是高明大夫,為我們診斷,立即就將病根找到了。
病根找到了,如何對治?「乃出此三德祕藏」,以三德祕藏來對治。三德祕藏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每一德又具有「常、樂、我、淨」四種清淨之德。凡夫迷失自性,不僅三德不能現前,四淨德亦得不到受用,此即凡聖之差別。從性體上說本無差別,從作用上說則差別懸殊。
何謂法身?「法」即諸法,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是自己。認識明瞭一切諸法是自己,就證得清淨法身。一切眾生何以會是自己?是自己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既然一念心性能變虛空法界,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自然含攝在其中。
譬如作夢,能作夢的是我們的意識心。諺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所思是自己的心,晚上睡覺時,心就化成夢境。當心變現出夢境之時,就如《華嚴經》所說的「唯心所現」,虛空法界的依正莊嚴無一不是。夢中有虛空法界,有依正莊嚴,夢境是我們意識心所現,所以夢中也有很多變化,變化也是唯識所變。覺醒之後,夢中境界還清清楚楚,試問,夢中這些人,自己與他人,山河大地,虛空世界,是否皆是自己?除自己之外,一無所得。是故佛法講「全真即妄」,真是能變,妄是所變的幻相。能變的心在哪裡?所變的境界就是心,心變成相分,所有相分就是自己的真性,「真妄不二,性相一如」。我們通過夢境細細體會,方知山河大地、一切眾生,無一不是自己。
境界的實際狀況,真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不是空無,有無是一不是二,有無兩邊不著,方能入佛之境界。是故,真實境界是「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我們要從佛反覆的說法中去體會。若真正體會到,方知諸佛菩薩生活在三德祕藏之中,虛空法界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這才得大自在。
清淨法身佛乃盡虛空遍法界為一體,故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契入這個境界,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當然現前;若無般若智慧,入不了此境界。智慧現前,解脫也同時現前。解脫是得大自在,所有一切的煩惱都化解了,見思、塵沙、無明全都化解,沒有六道,也沒有十法界,一真法界亦沒有。一真法界是與十法界相對建立的,彼一邊沒有,此一邊焉能存在?如人生病服藥,「病癒藥亡」。
三德祕藏的意義,我們一定要了解,並進而做到相應,相應之法一定是以智慧觀照。我教導同學,智慧觀照的方法是從夢境下手,我們每次作夢醒了之後,細心觀照一番。常能如是,逐漸就覺悟了。然後看到社會上的芸芸眾生,森羅萬象,都是夢境而已,確實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於是我們在社會複雜的應酬中,心境坦然,如若虛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時解脫自在則情景宛然矣!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種身分,從事何種工作,無不自在。然後就可利用現前的身分、工作,幫助一切眾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或是物質生活、或是精神生活,貢獻自己之所能,即是大慈大悲。心地真誠、清淨、平等,與三德祕藏就能相應,憑藉這個身體將三德祕藏落實在行為上,自利利他,並幫助眾生覺悟。唯有一切眾生真正覺悟,問題才是徹底解決,若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則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華嚴經》自始至終就是講法界,即現代人講的多元文化。盡虛空遍法界種種族群、種種異類,《華嚴經》說「種種」說了十幾、二十句。佛如何能解決多元的矛盾與衝突?就用法身、般若、解脫。「解脫」是果,「法身」是理,「般若」是智,以此方法來解決一切問題。所以,佛法修學的目的是讓我們證得法身,教我們仔細觀察,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問題就解決了。大乘法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不是空想,是事實。如果真正體認了,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還會有惡念?不可能。這才是徹底斷盡一切惡,念念都是利益眾生,幫助眾生也契入此境界,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真相就是自性本具圓滿的般若智慧。佛用此方法來幫助我們恢復自性,猶如「用贖常住之命」。「常住」是常住真心;地藏菩薩的名號即是此意。
三德祕藏,蘊在一切眾生身心之內。諸佛悟之而證得,眾生迷之而流轉。然此祕藏,初無改移。故地藏薩埵,從發僧那之初,及住等覺之後,自行化他,總不離此心祕藏也。
「蘊」是蘊藏,我們身心確實具足三德祕藏。「諸佛悟之而證得」,證得就是落實,落實在生活上就起作用了。「眾生迷之而流轉」,眾生迷了自性,流轉六道輪迴,三德祕藏雖有卻不得受用,仍舊過苦日子,苦不堪言。「然此祕藏,初無改移」,般若、法身、解脫三德,並不因迷悟而有所改變或是增減。「故地藏薩埵,從發僧那之初」,就是地藏菩薩從最初發心一直到修學圓滿。「及住等覺之後,自行化他,總不離此心祕藏也。」此是地藏菩薩自己修學和教化眾生的依據,菩薩憑什麼修行成功、憑什麼教化眾生?就憑自性本具的三德祕藏。地藏如是,每一尊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此是為我們說出佛法教學理論的依據。
此心祕藏,即是涅槃。梵名摩訶般涅槃那。
「摩訶般涅槃那」,譯作大滅度。大就是法身;滅就是解脫,滅煩惱、滅生死,所有一切知見、妄想、分別、執著都滅了。度即是般若。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