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2006.4.28 星期五 Vol. 246

修福與相好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佛法裡講「發菩提心,上求下化」,真正有心幫助社會大眾,形象就非常重要。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阿難尊者,就是因為見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發心來求學佛法;換言之,佛如果沒有相好光明,就不能引他入佛門。請看本期專欄

  六道眾生何以不能脫離輪迴、超越三界?就是無量劫來的習氣太重。佛說,一切有情眾生捨身受生,習氣強者先牽。每個眾生都具足十法界的習氣,即使是地獄眾生也有佛的種子,但為何不能作佛?因為種子的力量弱,而貪瞋痴慢煩惱的種子強。強的種子先受報,所以才墮惡道。六道眾生難調難伏,要調順、降伏貪瞋痴慢的習氣,相當不容易。請看地藏經講記

  最新訊息善果林孝親尊師佛七通告東亞宗教領袖論壇在印尼雅加達召開贈送日本地區「乾隆大藏經」落實中華文化弘揚道德教育護持台語弘法淨空法師、悟道法師、蔡禮旭老師於衛星電視台講演時段通告(衛星電視台有網路直播)

  新增大陸主機下載,目前影音檔為4/26日前的,最新檔尚未放入。 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現提供蔡禮旭老師講演52-116、52-118各40集和52-143共12集VCD檔下載。若同修們想要哪一套淨空法師或是蔡老師講演的vcd檔案,也可以來信amtb@amtb.tw建議,我們會依據最多人數建議的,做為上網的先後順序。此是敝網站為廣大同修新提供的一項服務,但嚴禁燒錄販賣,僅供個人修學或與同修們結緣免費流通之用。若發現有下載燒錄後賣錢的情事,將取消vcd的提供。網站會公告即將上網的vcd,前一套會再保留數日,之後將會刪除,若要下載請儘早,因網站同時只能保留最多100片vcd檔案。

  近期網站新增內容最近新增文字/mp3/wmv檔最近新增約百種的電子檔案

  目前發現@themail.com、@pchome.com.tw、@sohu.com、@126.com、@263.com、@163.com、@eyou.com、@sina.com與@21cn.com的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以致於無法順利送達,若您是上列信箱,請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以免收不到雜誌,謝謝!


  本期專欄:修福與相好

  【講經原則】

  古大德講經論道,對於久學老參可以用點到為止的方法,但對初學一定要委曲婉轉細說因緣,才能幫助他建立信心。用現代話來說,對於老修行、老同參,只須將經論中最重要的地方說明即可,因為這些人經驗豐富,領悟力很強,不必細說。古大德註經在經前都有玄義,玄義就是點到為止。老參已熟悉經文,只願意聽玄義,可是初學人對佛法沒有信心、不認識(不但對佛法,對世法亦復如是),所以對初學人一定要委曲婉轉細說,這是學習講經的同修必須知道的原則。

  特別在現代,雖然是在講堂裡講經,人數不拘多寡,可是我們的錄音、錄影同時就上網路,而從網路上看佛法資訊的人太多了,比現場不知道要多多少倍,大多數都是沒有接觸佛法、初學的人。因此,無論在任何地方講經,只要有這些設備在面前,就要知道我們應當幫助接引一些初學的同修,讓他認識佛法、認識大乘、認識淨宗,這樣對他才有真正利益,我們的教學演講才不至於落空,佛法常講「功不唐捐」。這些事相要講清楚,確實需要較長的時間來細說,因為事都有道理,要把事講清楚,可以先說事實,再講道理。

  【修福與相好】

  佛法裡講「發菩提心,上求下化」,真正有心幫助社會大眾,形象就非常重要。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阿難尊者,就是因為見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發心來求學佛法;換言之,佛如果沒有相好光明,就不能引他入佛門。《地藏經》上,世尊告訴我們,地藏菩薩從久遠劫最初發心,也是見佛相好,這幾乎與阿難沒有兩樣。地藏菩薩最初發心的是大長者子(中國古時候稱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個「子」是尊稱,與中國人從前稱「先生」的習慣一樣,有尊敬的意思。如果稱這位大長者為「大長者子」,用現代話就是大長者先生、尊敬的大長者),他的發心也是見佛相好,相好是大福報。

  佛的相好無比殊勝,相好是修得的,不是報得的。佛示現在人間是應身,應身就是示現修得的。佛在經上說,藏教的佛、通教的佛證果之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福,這個福感得的果報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經上也曾經見到「百福莊嚴」,這就說明要修一百條的福,才莊嚴一個相好。換言之,佛有三十二相,就是三千二百福。三千二百福不是數目,是三千二百種好事,每一種好事要做到圓滿,果報上才成就一個好相。人天也修,菩薩也修,功夫淺深不一樣,所以相好光明殊勝也就不同。

  譬如「不妄語」(指口業),實際上包括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這四種算是一種福。佛說一個人的口業真正能守得很清淨,三世不妄語得的是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佛生生世世都不妄語,所以佛現的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由此可知,佛的三十二相是百劫所修,三千二百種福圓滿成就的相好。每一個相都有隨形好,「形」是大相,「好」是細相,所以讓眾生看到生歡喜心,百看不厭。可是經上也說城東老母卻因業障深重不願意見佛,見到佛就掉頭離開。佛有神通,化身四面八方把她包圍住,城東老母就哭起來,蹲在地上看也不看一眼,這就是業障深重!

  佛的相好如同世間一種高級的藝術品,若懂得欣賞,看了之後就生歡喜心,流連忘返。譬如喜歡字畫、古董、古玩的人,懂得欣賞;對於這些一竅不通的,畫就如一張廢紙,一文不值。由此可知,見佛是福報,能欣賞佛的相好光明是智慧。有福有慧,佛的色身相好才能加持得上;沒福沒慧,佛的相好就加持不上。

  更深入一點體會就能了解,現代眾生這麼苦,為何佛不出現在這個世間?其實佛是「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這兩句話是布袋和尚說的。諸佛菩薩時時在世間與大家在一起,世間人不認識。眾生沒有福智,所以佛菩薩示現在人間,示現的形相與眾生一樣,不是大福報的相,但決定是有福的相,福比世間人稍微高一點,讓人可以接受。如果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反而讓一般人不能接受、不敢接觸。所以,現在佛菩薩在世間,連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劣應身都不示現,真是慈悲到了極處,完全適應於現前眾生的根機。可是決定有個現象,就是他的示現一定會讓大家起好感。中下根性的人,接觸佛菩薩的應化身都能有好感、生歡喜心。這是說明自行化他,自行是容貌、體質、風度、言行舉止,自己功夫所展現出來的自受用。展現在外面接觸大眾是他受用,正是「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樣才能度化、攝受眾生,樂意接受菩薩的教誨。我們從這些地方,就能體會、領悟佛法修學的真實受用。這裡面有事有理,有果有因,事隨理顯,相隨心轉,這是道理。

  佛為我們示現一個榜樣,佛一生的生活、工作就是教化眾生,有教無類,沒有分別、執著,以平等心教化一切眾生。教化眾生最重要的是自行化他,而其樞紐就是安住。我們一定要懂得心住在哪裡。佛心住在二空真如,人我空、法我空,住在真實智慧。《無量壽經》云:「住真實慧」,真實慧是般若。雖住二空真如,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他能生心,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所以住空不墮在空裡。為了要教化一切眾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類化身,因此他住有,住有而不著有。兩邊都不著,佛的心是這麼安住的。住空是根本智,住有展現的是後得智,無所不知。

  因此,佛的示現讓我們一看,此人有智慧、有大福德,故稱為二足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大福德從布施、持戒、孝敬裡修,修福裡這三條是根本。布施財得財富,佛示現的出家人三衣一缽,但是他有大福報,生生世世物質上的受用不缺乏,這是財布施之果。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所以應當要修布施。修孝敬也非常重要,孝敬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啟自性,無量的智慧、德能就能現前。這把鑰匙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教孝教敬;沒有這把鑰匙,自性寶藏再豐富也無法現前。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3-0606)


  經論輯要:地藏經講記(23)

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閻羅王說出自己的疑惑。「脫獲罪報」,罪報指三惡道,脫是脫離,獲得脫離罪報。眾生脫離了惡道,可是「未久之間,又墮惡道」,未久是很短暫。

  科註舉「等活地獄」做例子,等活是屬於八大地獄之一。此地獄眾生的壽命與四王天一樣,人間五十年是地獄裡的一天。罪人離開地獄到人間來,在人間又造作罪業,縱然活上一百歲,死後又回到地獄去。在地獄看才兩天,怎麼去了兩天又回來了!這種事情太多了。

  閻羅王看到罪人接受地藏菩薩的教化,覺悟回頭了,一念回頭就能脫離惡道,縱然是在阿鼻地獄亦不例外。何以很快又回到地獄去,閻王向釋迦牟尼佛請教。其實,閻羅王是明知故問,因為菩薩、鬼王說出來,大眾的信心還不足,才請佛說出來,大眾才相信。是故此是屬於「利樂有情問」。不是不知道,而是代眾生問。我們要想佛法久住世間普遍的弘揚,一定要懂得代眾生提出疑問。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此處的確是我們的重大疑惑,閻王很慈悲地代我們問出來。地藏菩薩的智慧、慈悲、神通、道力,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為什麼罪報眾生不遵照菩薩的教誨,「永取解脫」?因為眾生的業障、習氣太重,煩惱放不下,內有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外受五欲六塵、妖魔鬼怪的誘惑,誘惑的力量太大!是故到人間又被迷惑,又造罪業,沒多久又再墮落入地獄。不是地藏菩薩沒有能力,而是眾生不肯依教奉行,才遭此苦難。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世尊答覆閻羅王,眾生又墮惡道的原因是「其性剛強」。性是習性,不是本性。習性就是阿賴耶識含藏的習氣種子,其種子有善、有惡。大乘佛法講善的標準是自性,自性本具的是善,「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之「善」也是不善。 

  六道眾生何以不能脫離輪迴、超越三界?就是無量劫來的習氣太重。佛說,一切有情眾生捨身受生,習氣強者先牽。每個眾生都具足十法界的習氣,即使是地獄眾生也有佛的種子,但為何不能作佛?因為種子的力量弱,而貪瞋痴慢煩惱的種子強。強的種子先受報,所以才墮惡道。六道眾生難調難伏,要調順、降伏貪瞋痴慢的習氣,相當不容易。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是大菩薩」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無量劫來沒有離開六道。他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用千百億化身,隨類化身「頭頭救拔」眾生。我們時常遇到地藏菩薩,但不能夠覺察。我們起惡念想做壞事時,有人來勸導我們,那個人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我們哪裡知道?地藏菩薩無時、無處不在勸導我們,我們不肯接受,所以仍舊造作罪業。

  一切諸佛菩薩的化身都沒有一定,感應往往在剎那間。諸佛菩薩藉著任何人身、物身,依報、正報,讓我們覺悟回頭。《華嚴經》說,凡夫只有我一個,除我之外皆是諸佛菩薩的化身,示現來度我這個剛強難化的眾生。無論是善人、惡人、順境、逆境,都是諸佛菩薩應化的,能作如是觀,今生當然得度。 

  「如是眾生早令解脫」,解是解除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習氣;脫是脫離六道輪迴,生死苦海。此是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期望。

  「罪報人」是泛指六道眾生。以覺悟人的標準來看,明心見性才是正常的人,沒有見性都是罪報人。以《華嚴經》與本經的標準,十法界的眾生都是罪報眾生。「乃至墮大惡趣」,此句是專指三途,地獄、餓鬼、畜生是大惡趣。十法界裡都有地藏菩薩的應化身。「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用教學勸導眾生回頭,說出眾生迷惑、造罪業、受苦報的原因,使眾生覺悟之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得度了!我們在經典中看到很多,極重罪業之處,只要有纖毫的善念生起,就能破地獄而超生。  

  佛教眾生「遣悟宿世之事」,最低的限度,佛教我們認識三世因果,更深的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對十法界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無非是幫助大眾開悟而已。《法華經》云:「開示悟入」,將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的綱領,一語道破。開示有淺深廣狹之不同,悟入亦復如是。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自是」指六道眾生。「結惡習重」,結是總結、歸結。造惡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皆結惡習。惡是貪瞋痴三毒,習是習氣。在三善道與三惡道「旋出旋入」,旋是很快,出是出離三惡道,生在三善道。旋出,出離三惡道;旋入,又回到三惡道。墮入三惡道之後,出來不容易,經上講得很清楚。菩薩在三惡道教化眾生,若眾生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足,佛菩薩對其亦無可奈何。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苦口婆心教化眾生,有幾個人相信! 

  「勞斯菩薩」,是指地藏菩薩,也可以泛指一切諸佛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無量劫來菩薩不疲不厭,度脫罪苦眾生。諸佛菩薩在六道度眾生,先度根熟的。《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方是成熟。何謂善根?接觸淨土法門能信、能解,即是善根。何謂福德?能行、能證,即是福德。淨宗的「證」就是往生。若肯念佛,真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證果。因緣是遇到正法,遇到善知識,遇到好的同參道友,此是緣分。凡是根熟的眾生,不是偶然的,無量劫的薰修在今天成熟,機緣非常希有難得。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既遭諸毒。

  「譬如」是比喻,「有人」是指六道的眾生。「迷失本家」,迷失了本性。「誤入險道」,險道是指六道輪迴,在此特指三惡道。佛家常說「輪迴路險」,何以故?六道都有邪惡。色界天以上有定功,即我們常說的定共戒,是故不造惡。雖不造惡,無量劫來的惡習種子沒有斷除,只要定力失掉,強大的惡習力量立刻就爆發,隨後就墮惡道、墮地獄。  

  現前社會,我們六根所接觸外面的境界,就是經上講的「夜叉、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哪一樣不是在毒害我們的法身慧命?《楞嚴經》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就是此地講的夜叉、虎狼師子、蚖蛇蝮蠍一類的。別看是人樣,心如虎狼,充滿了貪瞋痴慢。如此環境就是「險道」。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既遭諸毒」,須臾是很短暫的時間。現代社會尤其可怕,六、七十年前,社會還相當淳樸,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染污很少。現前的社會,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無不是誘惑。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知識」指善知識,此處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智慧、有德能,不僅有能力斷貪瞋痴,有能力防範外面的邪惡,而且還有方法幫眾生解毒。「夜叉諸惡毒等」是指外面的誘惑,內有貪瞋痴慢的惡習氣,外有誘惑,豈能不遭難?險道是指現前的社會。在現前社會,須臾之間就中毒;中毒後將來果報決定墮三途。  

  地藏菩薩遇到「迷人」,迷人是指六道造惡業的眾生,造作貪瞋痴的惡業,死後必墮惡趣,而「欲進險道」。菩薩看到彼等就警告,「咄哉」是呵斥之意。接著就問:「為何要走此路?此路是三惡道。」內心是貪瞋痴慢,言語造作是損人利己,就是入三惡道之因。

  「有何異術」。異術是方法,有什麼方法入三惡道不受毒害?凡夫、小菩薩都沒有「制毒」的能力。法身大士方能行。他們示現在六道,與邪惡和光同塵,表面好像與這些人造作沒有兩樣,其實心地清淨慈悲,種種造作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的,是故大士「能制諸毒」。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免為貪瞋痴的惡念所動,所以要懂得遠離。

  「有何異術,能制諸毒」?此話對我們來講很現實。我們要牢牢記住,常常提醒自己,若無制毒能力還是迴避為好。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此是比喻眾生聽經聞法忽然覺悟。知道貪瞋痴慢是自己嚴重的病毒,明瞭外面五欲六塵是惡緣的誘惑,懂得起心動念與貪瞋痴相應是三惡道之因。他真的覺悟了,自然就「求出此路」。將惡緣斷除,增長善力,希望臨命終時善種先成熟,能往生善道。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遇到善知識教導,就是「提攜接手」,伸出援手把我們從惡道拉出來。心惡、口惡、行惡,就是惡道,我們造作惡道業,將來必墮三惡道。已經墮到三惡道的,提攜接手就非常困難,是故佛度眾生特別重視人道。若在地獄門口還沒進去,拉回來容易;進去之後就不容易拉出來。我們聽明白菩薩的勸導,回頭即岸,「提攜接手,引出險道」。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佛菩薩看到迷惑的眾生回頭了,再警策其要嚴持戒律,今後不可再犯。戒律最低標準應做到五戒十善,做到《觀經》三福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即可脫離惡道。再進一步做到「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乃至於「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方是行菩薩道。從惡道回頭轉到菩薩道,如是方能得究竟樂。要時刻記住菩薩的警策,不能再走回頭路。「此路入者」即是三惡道,要是進去,出來就難了。「復損性命」,性命是指法身慧命,嚴重傷害了法身慧命。迷人得到佛菩薩的教誨,覺悟後對佛菩薩非常感激,真能依教奉行。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此是比喻。善知識與其告別時特別囑咐,不僅要自己回頭,還要幫助別人回頭。「知」是知交好友。「及諸路人」是不相識的人。無論是男是女,只要見到有人走三惡道,就應勸其莫入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貪瞋痴是最嚴重的病毒,六道三途是它變現出來的。人亦因心中有此三毒,才會生病。我們內有病毒,外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邪染,內外結合方會生病。如果心清淨,身就清淨,境界清淨,怎麼會生病!  

  「無令是眾,自取其死」,此是大慈大悲看到眾生造惡業不能不勸導。而說法勸導也要有緣分,有緣分就啟請善知識來講經說法,教我們如法修行。

  「無令是眾,自取其死」。此是勸導我們要代迷人請法。現在請法的方式很多,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傳播。尤其是網絡,可以收聽全世界的資訊。我們向他說明修學佛法的好處,再把網址告訴他,讓他照此網址把資訊找出來學習。不像從前要費許多時間,非常不方便,現在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方便多了。

  要把佛法介紹給大眾,先要把佛法的形象做好,讓人看後生仰慕心、歡喜心。自己一定要依教修行得到成果,確實從毒惡回過頭來,得到真正的善利。讓別人明顯地覺察到,別人才肯相信回頭,這才能收到效果。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菩薩在三惡道勸導一切惡業眾生,讓其覺悟、懺悔、回頭。在惡道中,只要能生一念真實懺悔心,就能立刻脫離惡道。許多同修不能生信,認為一生中造了許多罪業,墮在惡道不容易脫離。何以一念真誠懺悔就能出離?因為惡業眾生的那一念真誠懺悔之心,很不容易生起來。能真正生起一念懺悔心,那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是好人中之好人!十法界愈是往上頭腦愈清醒,愈往下愈迷惑,地獄是迷到極處。在地獄中,能生一念清淨懺悔之心,希有難得!

  凡聖就在一念之隔,一念覺超凡入聖,一念迷永處輪迴。佛菩薩救度眾生就是勸眾生一念覺,一念覺就超生。超生到什麼境界?要看眾生覺的程度。如果是徹底覺悟,從地獄就可以超生成佛。問題是能否相信?《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能令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淨土法門殊勝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佛真正能做到教地獄眾生立刻成佛,問題是地獄眾生肯不肯合作。不肯合作、不肯相信、不肯依教奉行,佛也沒有辦法。不是佛的能力不夠,而是對方有業障。由此可知,真心可貴!  

  《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用真心,只是真心用的多少不同。用一點點真心,是圓教初住菩薩;再多一點,是二住菩薩;用究竟圓滿的真心,就是如來佛果。等覺菩薩的真心還摻雜一品妄。四十一品虛妄稱無明,只要有一品無明未斷,就不圓滿。我們懂得此理,為何不用圓滿的真心?用真誠心待人,以德報德,以德報怨,即是菩薩道。忘恩負義,以怨報怨,是三惡道眾生。用妄心墮落惡道,用真心超凡入聖。是故,無論別人用什麼心對我們都歡喜接受,依舊以真誠心對人。為什麼?我要作佛,要高品位往生。別人不要作佛,依舊輪轉六道。若是別人冤枉、陷害我,我一定要報復,那就墮三惡道,這是愚人。

  諸佛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時常照顧我們。可是我們很容易迷惑、墮落,生到人天中一享樂又迷了。所以,遇到因緣自己要抓住,不要輕易放過,覺而不迷,方能得到「妙樂」受用。如果在享樂中迷失了,就不妙了。世間人都以享受五欲六塵為樂,在五欲六塵裡起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樂了。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三衣一缽,他受的是妙樂。人生在世所需要的,吃飽穿暖就夠了。真正懂得生活,逍遙自在,即是快樂。有緣盡心盡力幫助社會,幫助眾生,犧牲奉獻也是妙樂。不要名、不要利、不要權位,做義務工作者,其中真有妙樂。佛教導我們超越世俗,過最簡單的「妙樂」生活。

  「是諸罪眾,知業道苦」。本經一開端,一切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示現成佛,「知苦樂法」。佛知道何法為苦,何法為樂。我們聽了佛的教誨,要知道業道苦。何謂業道?造業而不覺悟就叫做業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就叫做業道。反之,就是菩薩道、佛道。佛道跟業道在事上沒有差別,只是在念頭上不同,一念覺就是佛菩薩,一念迷就是業道苦。如何才能「脫得出離」?脫是脫離惡道。不但脫離三惡道,六道都脫離了。何時脫離?現在就脫離。現在如何脫離?心中對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就脫離了。

  脫離不是離開環境,逃避世間,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分別、執著。譬如吃飯,對於飲食挑剔,就是分別、執著,就是與迷邪染相應,搞三途六道。如此豈能出離?若淡有淡的滋味,鹹有鹹的味道,沒有分別、執著,什麼都好吃,就能出離。表面上跟大眾過的生活沒有兩樣,然一個是過六道的生活,一個是過出離六道的生活;一個有分別、執著,一個沒有分別、執著;一個心不清淨,一個心極清淨。能永遠保持清淨心,不生分別、執著,就「永不再歷」惡道。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

  好像走路迷失了方向。「誤入險道」,險道中有一些獅子、豺狼虎豹、毒蛇猛獸,很危險。

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善知識對於險道中的種種危險很清楚,勸我們不要走這條路。我們明白後,可以換一個方向走另外一條路,不必去冒險。並且看到別人誤入惡道,我們也要勸導。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此是輾轉教化。告訴別人,「你現在想走的路,我過去曾經誤入過,但我遇到一位善知識勸導,從惡道回頭了。」幫助別人回頭,從妄想、分別、執著回頭,從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回頭。諸佛菩薩給我們說明事相的道理,我們要於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決定不再迷惑,不再起心動念,不再分別、執著,就覺悟了。若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又誤入惡道了。對於社會一切眾生,菩薩大慈大悲,隨類化身,隨機說法,示現在各行各業,做出最好的成績,為一切大眾做榜樣。

  我們世間人做了好事居功驕傲,這就被染污了,因此做再多的好事,也出離不了六道,只能在六道享福,六道的福不是妙樂。諸佛菩薩示現做好事,事上做得圓滿,心中不留痕跡,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方是真妙!「作」,我們盡心盡力去做;「無作」,心地清淨,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為一切眾生盡心盡力,做成功了眾生有福,不是我有功;做不成功,是眾生的福德、因緣不成熟,我亦無過。自行化他,隨緣而不攀緣。著相就是攀緣,離相就是隨緣;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攀緣,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隨緣。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此句是說我們的警覺性不夠高,穿衣吃飯又起分別、執著,貪圖享受而不覺悟。我們吃飯合掌念供養咒時,有沒有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出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挑剔。我們樣樣挑剔,造了業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把經教落實在生活中,從現實生活上去反省、回頭,改正自己的習氣、毛病。

  「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我們過去生中都在三惡道輪轉,自己不覺悟。今天能離開三惡道得人身,多蒙地藏菩薩慈悲救拔,但我們把過去三惡道的苦,忘得乾乾淨淨。我們也曾經墮過地獄,也曾經做過餓鬼,也曾經變過畜生。何以變畜生?愚痴。何以墮餓鬼?慳貪。何以墮地獄?瞋恚。我們心中時常還起貪瞋痴,就是「若再履踐」,又走回頭路了。才離開三惡道得人身,又繼續不斷的造三惡道的業,很快便又回到三惡道去了。是故,我們要提高警覺,日日反省,時時檢點,勿再造三惡道的業。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旋」是很快,才出來立刻又回去了。「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眾生的罪業深重,地藏菩薩勸化不聽也不相信。地藏菩薩經常去地獄教化,眾生也不認識。諸佛菩薩在哪一道教化,一定示現那一道的同類身,才能收教化之效。

  此世間佛菩薩應化的很多。誰是佛?誰是菩薩?我們不認識。一定要深明佛法,對佛理了解得相當透徹,心地清淨,警覺性高,逐漸就會發現自己的周邊,真的有很多佛菩薩,時刻在照顧我們。

  佛菩薩示現的相不一樣,有善、有惡;示現的境界有順境、有逆境,無非是幫助我們覺悟。在順境幫助我們斷貪愛,在逆境幫助我們斷瞋恚。讓我們在善惡、順逆境界中得清淨心、平等心。如果我們在順境裡生貪愛,逆境裡生瞋恚,就又墮落了,離開惡道沒幾天又要回去。佛說六道輪迴的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如果我們不能認清環境,不能接受菩薩的教誨,那就是業障太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續載中…

  (《地藏經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5.28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前生所作之業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則會過於前生所培。若有大罪過.則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認真修持.以轉前業也。汝欲得有學問、有才能、有德氣、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這個福.則便不能滿汝癡心。楞嚴經謂.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諦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


  答疑解惑

問: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平等,無有高下。請問為何淨土法門是非常究竟圓滿的大乘佛法?

答:「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是事實,而且此「法門」是廣義的。不僅限於佛法,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包括在其中,這才是真正的平等,才是究竟無有高下。如果佛法與基督教比,說佛教高,基督教低,這就不平等,心就不清淨。甚至與妖魔鬼怪相比也是平等,這才是真平等。理上平等,事上平等。一切法的不平等,是從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而生的。假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不但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平等,佛法與所有宗教、學說,與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不平等的,這才是大圓滿。佛法說十法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同一法性所現,絕對沒有抵觸,皆是圓融具德。問題出在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

  《金剛經》上說得非常具體,「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有這些觀念在,就有高下;離開四相,就沒有高下。我們雖知理上平等,事上平等,但現在要離開四相,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卻做不到。如果佛一說,我們立即做到,豈不是個個人皆成佛,皆證得大圓滿。這一關太難了,因此在一切法門裡,有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來修學。「念佛法門」在一切法門中,修學最方便,因為它不講求儀式,也不講求規矩,行住坐臥都可以修,比其他法門方便多了。淨土經論數量少,容易涉獵、讀誦。雖然文字少,其義理也是圓滿的。現代人的生活、工作,以及精神壓力都很大,此方便法門容易修學,這是選擇此法門的理由。

  其實,選擇念佛法門,也是遵守老師的教誨。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老師,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佛的法運共有一萬兩千年,「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在正法時期(佛滅度後第一個一千年),眾生真正能守法、持戒就能得定,就能開悟證果。在像法時期(佛滅度後第二個一千年),人的根性差了,妄想、煩惱比正法時期的人多,靠持戒無法成就,必須修定。佛教傳入中國,正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後。「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所以禪宗在中國發揚光大,遠超過印度,且由中國再傳到韓國,又傳到日本、越南,這都是禪定成就的。佛滅度後二千年以後,就是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依照中國的歷史記載,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二十三年。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皆依此說。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選擇淨土法門也是遵佛遺教。

  末法時期的眾生,妄想、分別、執著比從前更嚴重,修學其他法門要斷除煩惱、習氣,實在很困難。淨土法門是帶業往生,不需要高度的清淨心,只要達到清淨的邊緣(功夫成片),就能超越三界,往生不退證果,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這是佛對末世眾生的慈悲教誨。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聽從佛的教導選擇淨土,這是很如法的。

  修學淨土,對於教義要明瞭。如果理論、方法、境界、因果不明,這句名號念的還是不相應,所以我常勸同修們先從讀經下手。經要讀熟,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能立刻想起佛經的教訓。凡是佛不准我們起的念頭,不准我們做的事,決定不去做。佛教導我們應當要發心,應當要發願,教導我們要做的事,就要認真努力去做。經若不念熟,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依此為標準。經典就是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如果把經典中的教訓與理論完全做到,你就是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沒有問題。

  經教是要實行的,不是光念。如果沒有做到,念了也沒有用處。必須將經典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你就成佛了。18-14

問:往生到極樂世界,請問是否可以馬上回來度眾生?還是要等到「花開見佛悟無生」?

答:這個問題,《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非常慈悲,對於悲心很重、法緣殊勝之人,有特別的加持。如果是發願先度眾生,後成就自己,佛也幫助他,只要往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見了面,就能得到彌陀本願的加持,無論在哪一道受生,都不會迷失自性。所以,彌陀法門不可思議,也是古來祖師大德講的「難信之法」。這個法是佛在一切經裡從未講過的,一切諸佛剎土也從來沒有這些事情,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

  佛法是教育,而非宗教,我們要認識清楚。佛陀的教學與孔老夫子的精神完全相同,都是「有教無類」,對一切眾生平等教化。但是孔老夫子教學的範圍是在人世間,至於天道鬼神,孔老夫子常講「敬鬼神而遠之」,只能奉祀而不能親近學習。釋迦牟尼佛教學的範圍,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經中講的十法界,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至於有多少不同維次的空間,無人知曉。這樣廣大而沒有邊際的範圍,都是佛所教化的區域。

  佛所講的都是每個人自性的本能,自性就是真心,我們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德能、才藝、相好。我們常講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而大乘經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都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所以,佛說他沒有東西教人,他所教的全是一切眾生的本能,只是他的本能恢復了,而眾生的本能被蓋覆不起作用。因此,佛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不僅「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而且「生佛平等」,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都是平等的,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是大乘經的經義,也是事實真相。

  為什麼世間有聰明的、有愚鈍的?就是蓋覆的煩惱有輕重厚薄之不同。煩惱輕的人,智慧高;煩惱重的人,智慧低;造作善業多的人,相貌端嚴;造作惡業多的人,相貌醜陋,這個境界沒有一定,千變萬化。跟我們的身體一樣,身體也是屬於境界,這是現相,「相隨心轉」。

  所以,一個修行人斷惡修善,過幾年相貌就變得慈祥,說明他修行功夫得力。相隨心轉,境界也隨心轉。如果一個人一生都被外面境界所轉,受外面境界影響,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凡夫。要是能轉境界,不受境界影響,能影響境界,就是佛。《楞嚴經》云:「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之後,無論到什麼地方度眾生,別說是到人間,就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都能去,因為他將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了,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就有功夫。這個功夫,一方面是自己修的,更大方面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使你恆住念佛三昧,才有此功夫。

  我們要問,有沒有必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絕對有必要。我們肯定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明末清初蕅益大師別號為「西有道人」,他說極樂世界確實有,阿彌陀佛確實有,這是我們要肯定的。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決定是不同維次的空間,它是高維次,極高無上,將所有一切不同空間維次全部突破。所以,世尊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是讚歎阿彌陀佛的智慧、能力,能將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佛中之王」是讚歎其德行。

  而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我們要記住一個原則,必定是針對現前社會需要,提供拯救解決的方法,這對我們才真正有利益。今天社會發生了嚴重的危機,我們要知道這個危機是教育徹底失敗。過去世界還能維持祥和,原因何在?雖然全世界對於道德倫理的教育疏忽了,但中國人仍重視。《十善業道經》序文講,十分之一的人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沾光。中國人口佔全世界比例不止十分之一,有五分之一,五分之一裡有一半的人接受儒家的教育、佛法的教育,這個世界就能安定。

  我們仔細觀察現代的小孩,三、四歲的小孩看電視,霸佔著電視,家裡客廳有大電視,房間有小電視,父母要看的節目與他不同,父母叫他到房間去看小電視,他卻回答說:「小人看大電視,大人看小電視。」這種思想、言行是目無尊長,我們聽到之後提心吊膽,他長大之後怎麼辦?這是對教育的疏忽。這個問題現在要是不重視,不認真想辦法挽救,二、三十年之後,世界就沒救了。打開電視、網路,裡面的內容都是殺盜淫妄,全世界眾生的腦子裡都想這些,這還得了!大家都造惡業,惡業天天增長,果報就不可收拾,這是共業所感。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決定有惡報。

  聰明人、有智慧之人,在這短短一生之中,要懂得修福;對於善、惡,必須有能力、有智慧辨別。凡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是善。凡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團體,損害別人,欺騙別人,這是惡,惡的果報在三途。人在世間能活幾天,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去造作罪業,墮落在三途,這個時間就長了。所以,在世間讀聖賢書,受良好教育,必定要克服自己的煩惱、欲望,真正發心利益眾生。

  度眾生先要度自己,自己沒有得度,怎能度眾生?如何度自己?將自己的煩惱、習氣全部改掉,就是度自己。《十善業道經》就是標準,譬如殺生是習氣、煩惱,我從今爾後不殺生。不懂道理時,常常看到蚊蟲、螞蟻、蒼蠅這些小動物來干擾,有意無意就把牠殺死;學佛之後,再也不殺,牠也是一條命。螞蟻來這裡是為了覓食、謀生,牠沒有犯死罪,為什麼要殺牠?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待牠?以慈悲心對牠,要布施供養牠。牠找東西吃,我們放一點東西在門外院子,牠慢慢就到那裡去了,以後就不會再來干擾,不需要用殺蟲劑。我們可以跟牠溝通,牠有靈性。凡是有靈性的,你殺牠,牠會沒有報復心理嗎?將來牠得人身,我們變螞蟻,他又來殺我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偷盜是最容易犯的,凡是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都屬於偷盜。有些人說,不損人如何能利己?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是迷惑的,豈不知真誠心利益眾生,才是真正利己。佛教我們「廣修供養」,廣是廣大沒有邊際,對一切眾生我們盡心盡力供養、布施,果報不可思議。你布施這個國家的人民,要是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生的果報一定是在這個國家做國王,因為你對他有恩惠。你要是布施全世界,你就做輪王,這是經上講的統治全世界的大王,世界的盟主,許多國家都情願聽你的教誨,都服從你的號令,這是從布施得來的。你今天賺很多錢,是前世修財布施;你今天有智慧,是過去生中修法布施;你得健康長壽,是修無畏布施。修什麼因,得什麼果。沒有修因,今天想盡方法去得果報,得不到!

  所以,真正命裡有的,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賺錢。做事業是緣,因緣和合,果就現前。沒有因,緣再殊勝,什麼也得不到。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唯有佛講得透徹。所以,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先要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首先要改的,是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學佛菩薩。佛菩薩沒有自己,《金剛經》上說:「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隨類化身。我到這個世間來,就是行菩薩道,為了度眾生,度自己就是度眾生。因為度自己,就要為社會大眾做好榜樣,讓大眾尊重、效法你,向你學習,你就度了他。不能度自己,決定度不了別人。

  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歷代祖師大德,他們做榜樣給我們看,一生唯有修善,絕不作惡,只有利益眾生,絕不利益自己,眾生就是自己,利益眾生是真正利益自己。所以,心量要大,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一絲一毫的善行,如果心量大,這個善行就擴大;心量小,做再多的善事,果報還是小。因此,先要把心量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遵守佛菩薩的教誨。19-14-002

問:請問何以《觀無量壽佛經》說,下品下生要在蓮花中十二大劫後,才能花開見佛?

答: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花開見佛悟無生」,花開見佛就是證得實報莊嚴土。這個說法是憑自分,而不論佛加持。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靠自己,不靠佛的加持,要達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下品只需十二大劫,這是靠自力。

  我們今天有阿彌陀佛的加持,這是靠他力,所以不需要到達這個地位就有享受了。可是要曉得,這十二劫之內是享受阿彌陀佛的,十二劫之外是享受自己的。也就是說我們靠阿彌陀佛不是永遠靠定了,下品下生靠阿彌陀佛十二劫,十二劫之後自己成就了。

  如果在其他諸佛國土裡,要從證得圓教初住菩薩算起,再修兩個阿僧祇劫才能達到花開見佛。了解這個事實,才知道何以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道理就在此地。

  事實上,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智慧、道力、神通與阿彌陀佛差不多。這在《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裡有詳細說明,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殊勝無比。20-13-1223

問:請問如何才有把握往生淨土?

答: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印光法師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大勢至菩薩再來,他對於《要解》讚歎到了頂點,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為《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由此可知,蕅益大師若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一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所以,他的話就是佛的話,這是非常肯定的告訴我們,深信切願就決定往生。

  深信切願在哪裡表現?對世間決定不染著,才是真信、真願;如果還有貪愛、留戀,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能去得了?因此,古大德說淨土法門的修學是「欣厭二門」。欣是希望,歡喜求生淨土;厭是厭棄,厭離娑婆世界。把求生淨土、親近彌陀,當作這一生唯一的大事,除此之外,微不足道。

  我告訴大家,你能把《無量壽經》全做到,決定上品上生;做到百分之九十,就是上品中生;做到百分之八十,就是上品下生。如是慢慢遞減,最低限度做到百分之二十,也能下品下生。如果低於百分之二十的限度,往生就沒有把握了。

  學佛講相應,相應就是必須具足「信、解、行、證」,即相信佛的教誨,理解佛的教誨,進而如理修行,並獲得經中所講的利益,缺一都不能相應。在現前,煩惱、妄想、雜念減少,心地清淨,智慧增長,這是淺證。

  待功夫純熟,自然曉得什麼時候往生。六祖惠能大師在一年前就囑咐他的學生,替他預備後事。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講經時告訴大眾,他再講兩年就不講了,這個意思就是兩年以後他就要往生了。所以,功夫純熟之人,一、兩年前就知道自己何時往生;功夫差一點的人,多數是一個月或三個月前就知道了。「台北蓮友念佛團」的李濟華老居士往生,就是兩個月前知道的。

  往生沒有把握,說老實話,就是聽經太少。我們不聽經,就被煩惱、妄想薰習。世尊當年在世「二時講經」,四十九年不中斷,二時就是現在的八小時。每天聽經八小時,才會有成就。

  現在講經的人少,所以我們想聽經可以利用錄相帶、錄音帶、CD或電腦網路的方法,反覆的聽,一天聽八小時,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聽掉,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現前就有感應,往生怎麼會沒有把握?20-13-1227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學佛問答四」之淨土篇)


  淨空法師講經訊息

◎淨空老和尚於2006年4月30日起續講《大方廣佛華嚴經》。 詳細時間請參考澳洲淨宗學院網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  amtbhk1@budaedu.org.hk

◎各地欲索取淨空法師電腦專用講經CD片(rm、mp3),請寫e-mail至:  sutra_china@mail.hongkong.com;詳細目錄及索取需知請至:  http://members.tripod.com/lotus118/newpage5.htmhttp://www.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中華少兒讀經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年度問答」「分類問答」中,並加以分類整理,或者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淨空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專科到本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現已全面改為簡體版。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