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註解說:「文王之政,不過曰,哀此煢獨。」言語雖簡單,卻將周文王治國的理念、目的完全說出來了。憐憫孤寡老幼,使他們免除憂患苦難,頤養天年,這是仁政。國家領袖行仁政,就是聖王。地方官員也要懂這些道理,推行仁政。
註解又說:「夫子之志,亦不過曰,老安少懷。」孔老夫子是大教育家,也是如此理念。《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中,世尊教導從政的人士要憐憫、救濟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由此可知,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都是這樣教導我們。
佛法講因果,如果我們不尊敬老人,不愛護老人,不照顧老人,試問問我們自己會不會老?自己老時,是否也會希望年輕人來照顧自己,也希望受到尊重?因果循環,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照顧別人就是照顧自己。
「六波羅蜜」第一條就是布施,對缺乏照顧的老人,我們要特別關懷他。關懷是布施愛心、布施慈悲心及真誠心、清淨心走不動。若只缺食送食,而沒有付出真誠的愛心,實在講並無功德,只有福德,而且不是圓滿的福德,因為圓滿的福德中包含真誠的愛心。
而幫助他人應該以幫他開智慧為主,幫助他離苦得樂,永脫輪迴,這是真正的慈悲救護。缺衣送衣,缺食送食,只能救他一時,救不了永久。縱然能幫助他此生,他來生怎麼辦?佛菩薩幫助苦難眾生,是教導人明瞭因緣果報,使他們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況是什麼因緣造成的?用什麼方法才能改善?這是真正的救濟。
人為什麼會受苦難?一個人到這個世間來,靠兩種業力。一種是「引業」,引導他到人道投胎的業力。這是他在過去生中持五戒,以此善力而得人身。另一種是「滿業」,在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之不同,而感得今生容貌、身體狀況、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種種條件之不同,屬於滿業的果報。鰥寡孤獨人士的引業與我們相同,所以都得人身,而滿業卻不一樣。他貧窮是前生沒有修財布施,慳貪吝嗇;他沒有智慧是沒有獨立謀生能力,是前生沒有修法布施;他的身體不健康、多病,是前生沒有修無畏布施。我們要從果看到因,從他的思想、言行、造作知道他將來的果報。總而言之,六道、十法界乃至於一真法界,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們要想自己生活得很健康、很美滿,就要修因。
若不了解因緣果報的理論與事實,就很難做到斷惡修善。《了凡四訓》的落實,就是《感應篇》。雲谷禪師送給了凡先生功過格,功過格依什麼來定的?依《感應篇》,所以《感應篇》是《了凡四訓》講的因緣果報的落實。了凡先生何以能改正自己的習氣毛病,斷惡修善?他深信因果,了解因緣果報,所以能完全落實。了凡先生在寶坻縣作縣長時,推行仁政,自己的生活特別節儉,而以俸祿幫助孤寡貧窮。他收養孤兒,天資聰明的就請老師教導;稟賦遲鈍的就幫助他們學一些技能,使之有一技之長,長大可以謀生、自立。這才是真正的救濟。
世出世間聖人所行布施,純粹是法布施。《金剛經》中比較布施,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經中四句偈布施的功德大。什麼道理?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只不過養其身命,縱然能得一生豐衣足食,也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如果真正通達了佛經中四句偈,就可以超凡入聖,永脫輪迴。
「歲時春日少,世間苦人多。」看到他人受苦就要想到自己也有那樣的日子,或許過去有過,或許將來會有。自己受苦時,希求別人幫助、憐憫;看到別人受苦,如果不生憐憫心,不予幫助,將來自己受苦時,同樣沒人理會。所以,凡遇到他人遭受苦難時,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幫助。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恩怨,一律給予幫助。
>>>續載中…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