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於物。忠孝友悌。
「養志」,就是儒家講的「立志」,佛法講「發願」。我們立志不要為名利,而要立大志「養其徹地通天、胞民與物之志」,即「為法界一切眾生盡忠盡孝服務之志」。我們學佛,此生必定要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之志。自己能立如是大志,養此大志,同時也要幫助別人養志;自己能順親,也要幫助別人順親。能自行化他,才是大乘菩薩道。
順親養志從何處落實?《大學》教給我們落實的綱領是「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佛家講的發菩提心。可是我們的菩提心發不起來,什麼原因?有障礙,必須去除障礙才行。而去除障礙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
所以,落實的首要條件就是真誠,要想真誠必須要格物。物是欲望,欲望有兩類:愛欲和嗜欲(嗜好)。你能捨棄這兩種欲望,即是格物。欲望的力量非常強大,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但障道,而且障世間一切善法。
佛講世間的善根,就是所有一切世間善法,其根源是無貪、無瞋、無痴,這是三善根。若你還有貪瞋痴,你縱然做出善,這個善是偽善,不是真善。儒家講的格物,就是斷煩惱。格是格鬥,格物的意思是要戰勝物欲,用智慧、理性去克服煩惱,這是佛法講的斷煩惱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障礙是所知障,儒家講的致知,就是要開真實智慧,真實智慧現前才能捨棄所知障。
佛家修行講求禪定,我們念佛就是用執持名號的方法修禪定。禪定的目的是破煩惱障,心清淨了,心定了,就生智慧,智慧能破所知障。我們今天用功的方法是雙管齊下,念佛堂著重修定,講堂著重修慧。但是我們的定慧都不能成就,其原因何在?沒有把愛欲、嗜欲斷除,所以修一輩子,外表是很像,實質上沒有內容,我們的過在此地。
二障一定要斷,但斷不是那麼簡單,只能是分分斷,斷一分煩惱,開一分智慧;斷兩分煩惱,開兩分智慧。聖賢人是凡夫做的,佛菩薩也是凡夫成的,他們怎麼成就的?就是每一天都在做這件事情。所以,煩惱天天輕,智慧天天長,這就是功夫,就是進步,這也是當年方東美先生教給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世間凡人是享受不到的。煩惱輕,智慧長,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與真相,愈來愈清楚。你不管是過什麼樣的生活,都能享受真實、幸福、美滿、自在與安樂。這是過聖賢人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我們養志要養這種志。
所以,能順能養的根源在於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認知,在佛法講是對一切眾生佛性、法性的認知。可是這個認知得來不易,所以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其目的無非是借重他們的經驗與修持,幫助我們覺悟、認知而已。因此,功夫只要得力,不必要很高,就能生死自在,前途一片光明。
註解講不孝有「小不孝」與「大不孝」,小不孝有四個原因。第一、嬌寵,嬌生慣養易形成小孩子悖逆的個性。所以,要讓他體會到「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決不能驕縱他。對孩子的要求要分別,他的合理要求可以滿足,但不合理的要求則要限制。第二、習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就要養成孩子的好習慣。而佛門初出家有五年學戒,就是培養好習慣。第三、縱欲,不知足,人的欲望無有止盡,總不能知足、守分。第四、忘恩記怨。這種人怎麼能盡孝、行孝?
這四個因素讓我們生活在嚴重的罪惡之中,《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換言之,我們是生活在罪報之中。所以,認識忠,認識孝,能夠學忠學孝、盡忠盡孝,這個世間哪裡會有災難?常言道:「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什麼人能如此幸運?孝子、忠臣。歷史上這類公案太多了。什麼原因?忠臣、孝子的心是純善之心,純是愛護一切眾生之心,純是利益一切眾生之心。境隨心轉,惡劣的環境必然變好。
一個人明白了,一個人認真去做,這個人就沒有災難了。大家都明白了,大家都肯做,共業的災難就沒有了。水災是貪心變現出來的,貪心增長就會洪水氾濫;瞋恚是火變現出來的,火山爆發、核武器爆炸都屬於火災;愚痴是風變現出來的;磨難、不平就引起地震。什麼樣的念頭,感什麼樣的業報。
所以,真正能夠依照佛的教誨,修「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處事待人接物依「禮讓、忍讓、謙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才有意義、價值,這才是過佛菩薩的生活。因此,一定要從此地回頭,才能救自己,幫助別人。
古人說:「知難行易」。行忠、行孝、盡忠、盡孝都不難,而要徹底通達明瞭「忠孝」之義,實在太難了。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經教,歸納起來就是講忠孝。
古人常講:「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孝」落實在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是「忠」。一個人沒有偏心,大公無私,盡心盡力,就是忠。能行中道、守中庸的人,辦事最可靠。
儒、佛經典都教導我們,起心動念要遵循道本。「道本」指大道的根本,就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之體就是「孝」,一念心性的作用就是「忠」。大道之本,「忠孝」而已。
以《華嚴經》的經題來說,「孝」即「大方廣」,「忠」即「佛華嚴」,含義無盡深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就是對忠孝兩個字的詳細闡發。所以,「忠孝」兩個字做圓滿了,就是無上菩提,就是如來究竟的果地。個人成聖成賢,家庭和合,社會安詳,一切眾生都能和睦相處,離開這兩個字都做不到,所以這兩個字我們決定不能疏忽。
「孝」字的含義包括虛空法界根本的真理,也包括無量無邊的事相。「友」與「悌」兩個字的內容,包括在「孝」中。從哪裡做起?從「愛」與「敬」做起。友悌是對家人的愛與敬。
聖賢教我們「尚同天志」。天神、上帝、佛菩薩之志,全在忠孝友悌。明心見性的人知道一切眾生是「我」,起心動念當然是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念頭完全斷絕乾淨了,孝悌忠信、仁民愛物都隨順自然,沒有絲毫造作。
中國古代的教學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孔老夫子教學包括四個科目:第一、德行,德行擺在首位;第二、言語,言語是禍福之門,不能不謹慎;第三、政事,類似現代的職業教育,人要有一技之長才得以謀生;第四、文學,可以提升人文的精神生活。
佛家教學也是從倫理開始。佛說:「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以,無論修學哪個宗派、法門,都以淨業三福為基礎。淨業三福的第一句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基礎之基礎。所以,佛家教學不外乎「孝親尊師」而已。古德言:「不懂得孝親尊師,不能盡孝道,是謂悖逆;不懂得尊重老師,不尊重三寶,是謂背師叛道。」古人還講:「悖逆之人縱然一生修積很多善行,也都是虛的,不能成德。」為什麼?因為孝親尊師是根本,像樹木花草的根、幹。如果根本失掉了,就像花瓶中的插花,雖然很好看,但幾天就會凋謝枯萎。如果一個人的修學深植根本,當前即使遭遇困境,窮途潦倒,也會有生機。因為他懂得孝敬,孝敬就是生機;有生機,就能改過自新,成就德行。
最後,若父母親不在世,要常念父母恩德,激勵自己好好修學,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生活行持,要與佛菩薩、聖賢的教誨相應;並能以純善的心、純是愛人的心、純是幫助別人破迷開悟的心,落實在生活、工作中,以此功德迴向,父母才受用。若父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幫助提升品位;若不幸落入惡道,可以此功德幫助父母超生。
>>>續載中…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