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祖是如何教導後裔的?根據歷史記載,中國遠祖至少可以推到四千五百年前的堯舜時代。特別是在國外,這是認識中國人、認識中國傳統教學的根源。
中國遠祖的教學有五個科目(五教),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祖祖相傳的。這個教學理念一直綿延到滿清末年,民國興起後,才將之廢除了。
一、「父子有親」,親是親愛。父母對嬰孩的愛護無微不至,這個愛是發自於真誠心,是沒有條件的,是天然之愛,絕對不會想到子女將來長大要如何報答我、孝順我。子女在嬰孩時代,對於父母之愛也是天然的,這就是道。所謂「道」就是自然而然,宇宙大自然運行的規則,這是道。隨順道,絕不違反天然之道,稱之為「有德」。
我們從這些地方細心觀察,為什麼兒女長大不孝了,不像嬰兒時代、幼年時代對父母那種出自於真誠、自然的親愛呢?原因就是失去了天然的親愛,沒有這個愛心,道就失去了,德也沒有了。如果子女能從小受聖賢教誨,終生保持對父母的親愛,永恆不變,這就是德。
中國古人最足以作為代表的就是舜王。舜的生母過世的早,父親娶了繼母,繼母對他非常不好,而舜依舊能以愛自己親生母親那樣的愛心來愛他的繼母,終生不改,這就是德。二十四孝,首推大舜,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是教導我們「父子有親」。
所以,中國的父子、君臣、夫婦、長幼(就是兄弟)、朋友,稱為「五倫」。這種人與人的關係,不是人制定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譬如,小朋友兩、三歲就會與同年齡的小朋友做朋友,這完全出乎自然。
因此,「父子」是自然的,「君臣」也是自然的,君臣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人在世間,不是領導別人,就是被人領導。「夫婦」也是天然的,「兄弟、朋友」也是自然的。五倫不是人發明的,是自然而然的,這稱為道;順乎道,不違背道,就是德,所以父子相親是德。聖人就是教人明瞭這個大道,永恆遵守而不違越,這是大學問。佛法講的真實智慧,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是自自然然的般若智慧,不是妄想、分別、執著。
中國傳統的教學是「師道」,尊師重道。師道並沒有明顯的列在五倫裡面,但它屬於第一條。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頂天立地,靠的是教學。第一是父母教,父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子女最好的榜樣。第二是老師教,到了上學的年齡,學校的老師是他最好的榜樣。父母教子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
「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眾生本性都是至善的,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受社會的薰染,迷失了本性而成了不孝之人、作惡之人。佛告訴我們,人不是只有一世,有過去世、未來世,過去還有過去,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諸佛菩薩的緣好,生生世世學習善法,他的善圓滿了,惡就消失了。我們凡夫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受惡習氣的薰染,阿賴耶含藏著無量無邊的惡業種子,這些惡業種子又受現在不善環境的引誘,於是惡習種子就起現行,起現行就叛離了本性,造作惡業。
如果沒有好的教養,就會愈陷愈深,愈迷愈重,很難回頭!這些惡習、惡業消除,才能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回歸本性,回歸自然。消業障到哪裡去消?有地獄、有餓鬼、有畜生,這三個地方是給這些造作惡業的眾生去消罪業的,很苦!那是自作自受。正如同人在世間犯法,被法律制裁判刑,他要坐若干年監牢獄,監牢獄是替他消業障,刑期滿了,他就出來了。同一個道理,造作一切惡業的眾生,墮落三途,刑期滿了他才能出來。出來再得人身,要是遇到善緣,學習善法,生生世世不斷學習,就不斷提升。
教導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與老師,所以師道是合在第一條。父子有親,師徒也有親;父子是血緣關係,師生是道義關係。所以,中國古禮,學生對老師跟對父母沒有兩樣,學生有義務照顧老師,以及老師的後代,這是報恩。老師過世了,老師的後裔如果在生活上有困難,我們要照顧。老師死了之後,要心喪三年;父母死了,要帶孝守喪三年。心喪就是沒有孝服,在精神上跟對待父母之喪完全相同。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中國的教育是以孝親尊師為根本。
>>>續載中…
(節錄自「中國遠祖如何教導後裔」21-190講於2003/10/22澳洲淨宗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