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佛教群生。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佛教群生」。「教」,當動詞,就是教導。佛教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得真實福德。
「捨五惡」。「五惡」是殺、盜、淫、妄、酒,這是因。
第一、「殺生」,帶來疾病、短命報。不殺生、不食肉,得健康長壽報。
第二、「偷盜」,果報是貧窮。我們要想富有,自己的財富能永遠保持而不失,就要懂得修因。時時刻刻存著盜心,財富決定保持不久。
第三、「邪淫」。人人希望家庭美滿,家族興旺,要達此目的,決定要禁止邪淫。
第四、「妄語」,不妄語,言而有信,在社會上能得到大眾的信任、尊敬與支援,事業就一帆風順。
第五、「酒」,酒能迷惑人性,酒醉之後,言行不能控制,往往造作罪業,產生嚴重的過失。
佛在此地教導我們要斷此五惡,修五善。五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是從初發心學佛一直到菩薩都要遵守。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若是這五條做不到,佛號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不能斷五惡修五善,與西方極樂世界就格格不入,一定要善與善相應,方能蒙佛接引往生。
「去五痛,離五燒」,「五痛」是花報,「五燒」是果報,有因必有果。造作這五種惡因,一定會帶來苦報。「痛」,生活痛苦;「燒」是將來的三途苦報。可見得造作惡業不僅現前苦,將來果報更苦。
「降化其意」。「意」是妄念、貪瞋痴慢。「降」是降伏。「化」是轉化,轉煩惱為菩提,轉殺害為慈悲,這是佛教學的目標。如何降化其意?惡念起來,立刻要有智慧警覺,中止妄念。因為凡夫無始劫來為煩惱習氣所薰染,自然會起許多妄念,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惡念一起,立刻警覺並轉為「阿彌陀佛」,這就是修行。在宗門,這是「覺照」的功夫。我們做功夫就要在這裡下手,轉惡念成善念,轉惡念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念頭更善的了。
「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五善是五戒,我們能守持五戒,不但不殺生,更進一步要能吃長素,因為素食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尤其現代奇奇怪怪的病很多,病到底從何而來?醫學、科學家說了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不見得正確,其真正的原因是肉食。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肉決定有毒。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一個西洋婦人用自己的奶餵孩子,第一個孩子死了,第二個孩子沒多久也死了。於是就將奶拿去化驗,結果發現她是在生氣的時候給孩子餵奶。因為起瞋心生氣時,體內會產生毒素,奶就有毒,於是自己把小孩毒死了。
從此推斷,一切生物在被殺害時,其怨恨決定比平常的瞋恚心要嚴重很多倍。所以,凡是肉都有毒,吃肉就是服毒,雖然不至於立刻得病,但是長年累積下來,就產生了奇奇怪怪的病。因此,素食決定是健康長壽。不殺得長壽,不盜得大富,不淫得身體相好莊嚴,不妄語得大眾的尊敬,不飲酒屬於智慧,保持頭腦清醒。能修持五善,自然感得福德,長壽、健康、富有,家庭事業樣樣美滿,這是現前可以得到的,而將來的果報一定更為殊勝。
<續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