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 啟講於 中國安徽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編號: 52-407]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中心的緣起,是因為我們師長,釋淨空老教授他從小有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教育,祖宗的教誨。所以老人家深感這一生能夠在學業上、在處世待人上,能有很好的發展、很好的根基,在物欲的社會當中能不被染著,都是因為我們祖宗聖賢教誨的庇蔭。再加上老人家參與了很多和平會議,世界和平會議就有十次左右的參與,深刻感覺到整個社會、世界,非常迫切需要倫理道德的教育。參加了這麼多次的會議,感覺到連致力於和平工作的人,對和諧、和平信心都有動搖。這不是一件小事情,信心沒有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成就。
三年多前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徽廬江,受到廬江縣委縣政府,以及湯池鎮諸位領導同志的熱烈歡迎,而且很有信心,希望老人家回到自己的故鄉來做這個實驗點。確實回到自己的故鄉來做,是很有意義的,所謂「飲水思源」,「知恩報恩」。而整個倫理道德的推廣,最重要的有中央領導人的大力推展。我記得我自己到祖國大陸來,已經五年多的歲月,一到海南海口,整個中央就非常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從改善青少年道德教育,到和諧社會的推展,八榮八恥的榮辱觀以及和諧世界,到我們去年年底十七大的精神。強調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而且是號召我們海內外的華人,能夠共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有中央領導的支持,又有地方政府的愛護、指導,才有了我們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這三年能夠順利的來推展倫理道德教育。這三年多來我們感謝政府的支持,感謝父老鄉親的信任、愛護。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個人待人處世的態度都是從小就養成,所以家庭教育好,這個人他一生做人做事的根基就紮得很牢。所謂像樹根紮得很牢,縱使遇到再大的風雨,也能夠屹立不搖。而湯池鎮的長者、老百姓們,因為都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我們清朝儒家最興盛的學派,桐城派就是在湯池、桐城、舒城,這三個地方為一個基礎、一個基地來推展出來。所以在跟老百姓交流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深深被他們的德行所感動。所以不是我們在協助老百姓,反而是老百姓的行為在感動著我們。 節錄自 2008/12/1 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三年工作總結大會 【52-4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