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4.6-8 啟講於 香港九龍 / 編號: 12-022]
菩薩一切時、一切處,即使在生活工作、平常應酬之中,也沒有忘記他在求什麼,他在修什麼;他所求的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經上所說的『如來』,就是說的我們自己真心本性。『如來一切智』,就是自性本具圓滿的般若智慧。經上講兩個智,兩個智,一個是根本智,一個是後得智;換句話說,一個是智慧的本體,一個是智慧的起用,佛法常講有體、有用,所以說兩個智。後面註解就講得詳細,『專求二智』,「二智」就是根本智跟後得智。『無餘趣向』,其他的什麼都不求,就是求這兩種智慧。這個智慧要怎麼求法?諸佛菩薩非常慈悲,在《華嚴經》上不但是教導我們,他做給我們看,讓我們在這裡面去體會,在其中來學習。但是我們總得要把它的綱領掌握到,這才容易理解,容易體會,容易契入,知道我們學習從哪裡下手。
綱領,總不外戒定慧三學。從哪裡下手?下手有最初方便,就是最初下手之處,這是持戒。持戒能幫助我們達到第一個目標,斷惡修善,這是第一個目標。修定修慧,幫助我們從這個目標上向上提升。定,能幫助我們得清淨心,能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轉迷成悟,宗門常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第二個階段;教下所說的大開圓解,都是在第二個階段。我們的修學是以這個為目標。第三個階段那就圓滿了,轉凡成聖。一切佛法,無論是哪個宗派,無不是以這三個目標,做為我們修學的趣向。
(節錄自12-22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