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開示 > 節錄 > 往生極樂即圓生四土(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往生極樂即圓生四土(有字幕)
Facebook
2014.4.5、8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回)02-041-0025~0026集) / 編號:29-444 / 共 2 集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文件檔)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2014.4.5

第1集:【29-444-0001

往生極樂即圓生四土

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按《要 解》義,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⑴暫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證阿羅漢便入寂滅。大權菩薩,度生機盡便不復示現,故與此土凡夫只是暫時同居,非究竟 也。在彼淨同居土,則可與諸大菩薩俱會一處,直至成佛。⑵難遇。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但不易見聞親近。而在極樂則皆如師如友,朝夕同聚也。⑶希少。聖者如珍 如瑞,希有難逢。而極樂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⑷所作不同。在此土,聖者咸遊聖域,而眾生輪轉六 道,升沉無定。凡聖雖同居此土,而其所作與成就,則迥然不同。在極樂則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故知同居淨土之同居,勝於此間無量億倍也。

又此土之凡,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而彼土同居則「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得往生者,不復更入三惡道,永離惡趣。不似此間眾生,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輾轉惡道,苦趣時長也。

更有進者。如《要解》云:「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蓋以同居土之凡夫,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得漏盡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 而升方便有餘土。此名豎出三界,其事甚難也。今此往生法門,乃捨同居穢,而生同居淨。得生極樂,即斷生死,故名橫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斷此見思二惑, 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便蒙佛願冥加,決得往生淨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 又帶業往生,仍屬凡夫,但無退轉,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也。

⑵方便有餘土-念佛功深,離雜亂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橫生極樂方便有餘土。

【解】二方便有餘土。若人念佛功深,以離雜亂之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

⑶實報莊嚴土-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痴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

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解】三實報莊嚴土。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 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如《疏 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 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 光淨土。


下載

下載
 2014.4.8

第2集:【29-444-0002

往生極樂即圓生四土

實報莊嚴土乃法身大士之所遊居。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現。於一 毫端,現寶王剎。於微塵裏,轉大法輪。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圓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屬此土,位位皆分證常寂光土。

⑷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

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

常-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般若德,智光遍照故。涅槃三德,如來密藏。

等覺大士,歷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解】四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 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顯涅槃三德如來秘藏。常即法身 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覺大士破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 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3.凡夫帶業往生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圓生四土。

【解】凡夫帶業往生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圓生四土。

4.極樂勝於十方者,首在帶業凡夫,一生彼國,便不退轉。

不退有三:⑴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夫。⑵行不退-斷見思,伏塵沙,恆度生,不墮二乘。⑶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覺海。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