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29-423-0001】
仰信佛智 修習善本
講義下載:五智
辛三、化鳥說法
【經】復有眾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
【解】五復令見諸鳥說法,以證《小本》中「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庚二、答
【經】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己四、問答見彼土胎生否 分二 庚一、問見胎生否
【經】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
【解】「有胎生者,有化生者」。極樂有胎生、化生二類。
庚二、答胎化皆見
【經】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眾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
【解】「於蓮華中,自然化生。」是名化生。「胎生」者,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極樂。於佛五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生極樂國。但於五百歲中,花不開放。處花胎中,不能見佛聞法,故曰胎生。或名邊地。《會疏》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指尚未成人)。胎言其闇,借此況彼耳。非胎胞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疏意為:所謂胎生者,只是疑惑未盡,闇障猶存,未能見佛聞法,故以胎兒為喻。若論其實,一切往生之人皆是化生。並無胎生也。且邊地之人雖云處胎,不但無處胎之苦,所受快樂,猶如夜摩天人,在宮殿中。夜摩天乃欲界第三天,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之上,彼天中人時時唱言快哉快哉!可見其中天人之樂,甚矣。
己五、彌勒問胎化因緣
【經】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解】慈氏見已,復問「何因緣故」有此二生,今既見果,欲明其因。「因緣」者,《會疏》云:「親生為因,助發為緣。胎化皆藉因緣。故對其果,問其所由也。」又《楞嚴經長水疏》云:「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戊三、勸知生因免墮疑城 分三
◎ 邊地疑城第四十
己一、胎生因緣 分三 庚一、因 分二 辛一、疑智信福求生 分三 壬一、疑修願生
【經】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解】本品明胎生之因,勸生深信,免墮邊地疑城,五百歲中,不見佛僧,不聞經法。望西云:「邊地胎生,同體異名。」《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可見望西正承曇鸞師旨也。《略論》復云:「邊地者,其言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邊言其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況彼耳。(謂邊與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又「疑城」者,若人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則生極樂邊地之七寶宮殿中,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乃疑人所居,故曰「疑城」。如《守護國界主經》云:「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地府不收,安養不攝,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方歸淨土。」可見信願二者實為往生見佛之根本。
此外更有懈慢國,或稱懈慢界。在此土至極樂國之中途。生此國者,染著其國土之快樂,而起懈怠驕慢之心,不更進而生於極樂,故稱為懈慢國。如《菩薩處胎經》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深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準上經義,懈慢國亦屬邊地疑城之類。
壬二、疑惑佛智
【經】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
【解】「不了佛智」者,曇鸞師《略論》云:「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淨影、法位、元曉諸師均同上之說,以「不了佛智」一句為總。餘四為別。《淨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總。『不思』等別。佛智淵深,餘不能測,名『不思智』。佛智眾多,非言能盡,言『不可稱』。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名為『廣智』。位分高出,名『無等倫最上勝智』。」唐海東元曉師更於餘之四句,配當四智。如《宗要》云:「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稱』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