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開示 > 節錄 > 十二光佛(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十二光佛(有字幕)
Facebook
2012.4.10-14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284~0291集) / 編號:29-290 / 共 8 集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文件檔)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2012.4.10

第1集:【29-290-0001

十二光佛

講義下載:三達

庚二、十二光佛

【經】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解】此段是本品之三,顯光明之十二勝名。此十二光明,稱十二光佛,均為無量壽佛之異名。亦正是法 藏成佛之果覺。《首楞嚴經》曰:「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今經之十二光佛。即彼往昔恆沙劫前之十二如來也。又密部《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曰:「是內坐十二大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其名為一切三達無量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正與本經相合。又《唐譯》為十五光,《宋譯》為十三光,乃開合不同耳。

「無量光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大師此讚,深契聖心。直指光明即是智慧,智光不二。「是故稽首真實明」,以此光明即是真實,故應稽首禮敬也。因此大經,唯一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今偈云 「真實明」,可見極樂依正因果純一真實。


下載

下載
2012.4.11

第2集:【29-290-0002

十二光佛

「無量光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大師此讚,深契聖心。直指光明即是智慧,智光不二。「是故稽首真實明」,以此光明即是真實,故應稽首禮敬也。因此大經,唯一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今偈云「真實明」,可見極樂依正因果純一真實。又宋大慧禪師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是法」指真實法,即真實際也。不離是光說是法,智慧光明不二也。此光即真實慧也。只以此光宣妙法,乃惠以真實之利,亦即光中之妙用。是故《讚佛偈》云「有量諸相蒙光曉」也。因此智慧光明之真實明,能開曉諸有中一切之相,亦指開曉一切諸有中之眾生。故云「有量諸相蒙光曉」,一切眾生蒙此光益而曉了真實之慧也。《論註》曰:「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是等眾生,種種意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是即「蒙光曉」之義,亦即惠予眾生真實之利也。

「無邊光佛」。《讚阿彌陀佛偈》云:「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下載

下載
2012.4.11

第3集:【29-290-0003

十二光佛

「無邊光佛」。《讚阿彌陀佛偈》云:「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曇師此讚,遠勝餘師。義寂解「無邊」曰「無邊際故」。淨影曰:「廣也」。皆不如曇師之圓妙。曇師以解脫光註無邊光。解脫者,涅槃三德之一。復名之為「輪」。輪者,圓具之義。表解脫之德圓滿具足。「無限齊」者,離一切局限與齊同。「離有無」者,離有無之二邊。離一切邊,從容中道。邊中俱離,究竟解脫,是「無邊」義也。亦即《論註》中「畢竟平等意業」也。末後直云「平等覺」(「平等覺」亦彌陀聖號)。頓顯第一義諦,畢竟平等,萬法一如。曇師此讚,剖顯無邊光佛號之深義。此真能讚佛者也。

「無礙光佛」。「無礙」者,憬興、義寂曰「無障礙」。淨影曰「自在」。曇師讚曰:「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 難思議」。其意為,光如虛空,故無障礙。本體常寂,妙用無窮。自在無礙,光明遍照,一切有礙(有情),皆蒙光益。故云「難思議」也。


下載

下載
2012.4.12

第4集:【29-290-0004

十二光佛

「無等光佛」見唐、宋譯。《魏譯》為「無對光佛」。淨影曰:「他光不敵,名無對光。」憬興曰:「非諸菩薩之所及,故無對。」曇師讚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無對與無等之義同,無有等對,即是絕待。《首楞嚴經》曰:「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此顯無等無對絕待之義。若是文殊,則二文殊,便有等對矣。故知「無對光佛」號,其義甚深。

「智慧光」。淨影曰:「於法善照,名智慧光。」憬興曰:「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垢心,故智慧。」又曇師讚云:「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後兩者,均以破除無明,而名智慧。彼佛智光,能蕩除我等無明心垢,惠予我等真實之利,是故彌陀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常照光」。見《宋譯》。常寂光中,寂而常照,故名常照光。《魏譯》為「不斷光」。淨影曰:「常照不絕,名不斷光。」憬興曰:「佛之常光,恆為照益,故不斷。」曇師讚曰:「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一切時普照,正是常照之義。

「清淨光」。淨影曰「離垢稱淨」。憬興曰:「從佛無貪善根而現,亦除眾生貪濁之心,故清淨。」


下載

下載
2012.4.12

第5集:【29-290-0005

十二光佛

曇師讚曰:「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故知此光明朗離垢,復能為眾生消除貪濁與罪垢,故號為清淨光。又《往生論》云:「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是知清淨一名,體是真實法身。廣攝國土、佛、菩薩三種莊嚴,故《漢譯》彌陀名號為無量清淨佛,又彌陀密號為「清淨金剛」。當知清淨二字,其義甚深。

「歡喜光」。淨影曰:「能令見者心悅,名喜。」憬興曰:「從佛無瞋善根而生,能除眾生瞋恚慼心,故歡喜。」曇師讚曰:「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安樂」者,如《法華》曰:「身意泰然,快得安樂。」佛光能令眾生安樂歡悅,故名歡喜光。

「解脫光」見《宋譯》。《魏譯》無之。故古諸師,未有註釋。但《魏譯》中有炎王與無稱兩光,曇師讚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


下載

下載
2012.4.13

第6集:【29-290-0006

十二光佛

「解脫光」見《宋譯》。《魏譯》無之。故古諸師,未有註釋。但《魏譯》中有炎王與無稱兩光,曇師讚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由上可見兩偈之實,皆讚解脫。「神光離相」、「因光成佛」是顯解脫光自覺之德;「佛光第一」、「三塗蒙光」,是顯解脫光覺他之益。從此兩讚合參,正顯解脫光之德益。離相成佛,放光普度,正顯解脫光之妙德與利益也。於此亦可見,古譯差異,往往皆由於開合之不同耳。

「安隱光」見《宋譯》。安隱與安穩同。身安心穩也。五濁八苦不能撓,故曰安。山崩地陷不能動,故曰穩。又《宗鏡錄》曰:「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又寂靜妙常,即常寂光。是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安義。三際一如,無去無來,是隱義。彌陀於寂靜妙常中,妙光普照,咸令眾生,安隱快樂, 離諸生滅,是名安隱光。


下載

下載
2012.4.13

第7集:【29-290-0007

十二光佛

「超日月光」。淨影曰:「過(超也)世間相,名超日月。」憬興曰:「日夜恆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輝,故超日月。」曇師讚曰:「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又《超日明三昧經》曰:「日之光明,照現在事。人物蠕動,百穀藥木,諸天龍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日不能照二鐵圍間,亦不能照人心本,令開達也。但照有形,不照無形。超日明三昧,所以勝者何?殊照十方,無邊無際。三界五道,靡不徹暢。」何況彌陀光明。故名超日月光。上之經文,勝餘諸解。蓋以日光能照一切有形,生長天地萬物。但不能照無形,不能透鐵圍山(故不能照兩鐵圍山之間),不能照明人之本心。超日明三昧勝之。但彌陀光明,又遠勝此三昧。故名超日月光也。

「不思議光」見唐宋兩譯。《魏譯》開為「難思光」與「無稱光」。按難思即不可思,無稱即不可議也。淨影曰:「過世心想,故曰難思。過世言相,名無稱光。」過者超過之義。憬興曰:「光非諸二乘等所測度,故難思。又非餘乘所堪說,故無稱。」又曇師讚曰:「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光離光相,故除佛莫測。曇師之解,攝前二者而更勝。(至於無稱光既前合於解脫光,茲又合於不思議光,實亦無礙。蓋諸譯開合有別,錯綜不一,故顯差異。但其實質亦無二致。解脫乃涅槃三德之一,正是不可思議也。)

又「不思議」即不可思議。


下載

下載
2012.4.14

第8集:【29-290-0008

十二光佛

又「不思議」即不可思議。本經小本之原名,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爾時十方恆沙諸佛,皆共讚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有能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又蓮池《疏鈔》釋「不可思議」曰:「此分為四:一是施法廣大功德。謂無量壽、無量光、三寶道品種種等。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謂水鳥樹林,咸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眾生皆具相好神變等。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謂難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無量善根等。四是果報難勝功德。謂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會;即得不退轉地,畢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云不可思議。如《金剛般若》云:『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是也。」

又小本依正因果皆不可思議。《疏鈔》曰:「依謂同居即寂光。正謂應身即法身。因謂七日功成。果謂一生不退。亦復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議也。」

又《彌陀要解》曰:「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於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又曰「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要解》所云:「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真是「紅心裏面中紅心」之語,近代印光大師讚歎此書曰:「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誠哉是言!

不思議光中,全攝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故名不思議光。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